用“砂”铸造人生-秦升益

时间:2017-08-29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秦升益,男,1961年11月出生,毕业于南京机械工程学院铸造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兼任第九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曾获首都青年科技企业家之星等荣誉称号。

  公司简介: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6家子公司、1个研究院和3个生产基地,主要从事砂产业开发,已成功开发出5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其中专利技术20多项,专有技术30多项,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5年集团销售收入9960万元,产值10400万元,净利润1240万元。

  用“砂”铸造人生

  创新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报国愿望的途径。同时,创新又十分艰难曲折,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么多年的创业心路历程告诉自己:智慧来自勤奋,发明扎根实践,拓展源于奋斗。在“砂海”的领域中,我取得几十项创新成果,将砂变成了新型建材,变成了精密铸造材料,变成了油田“增产剂”,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变成了家具和房子。随着创新步伐的前进,砂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我由一口大锅起步,三间小平房起家,历经短短十三年的奋斗,开辟了一个新兴的砂产业,创造了拥有六个子公司、一个研究所和三个生产基地的仁创集团,成为年销售总额超过亿元,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而这一切,无不是挑战自我的结果。

  ︱贫困和苦难奠基创新基石︱

  成功源于智慧,更源于耐力,耐力是创新的“发条”。而这种耐力却是在贫困中锤炼出来的。

  二十多年前,一个农家男孩挑着扁担走在大别山的山路上,扁担的一头挑的是十斤米,另一头是母亲做的一罐咸菜,这就是这个孩子在中学里一个星期的全部口粮,然后徒步三十多里到达学校。这个在困境中艰难求学的农家男孩就是我。当时我家穷,在学校读书连一份两分钱的菜都吃不起。197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两块钱的报名费也是借来的。现在回想起来,过去那段穷苦的日子对于我的一生都是有益的,是我人生的财富,它赋予了我坚韧的品格。

  我的家乡在安徽大别山区岳西县,鄂豫皖交界,方圆几百里都是山,很偏僻。因为穷,我在去南京上学之前,从没去过县城。我是家里的老大,五六岁时就上山砍柴、放牛,扛起生活的重担,这无形中锻炼了自己。那时候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家里觉得上学之后回家还是种田,所以父亲规定我每天跟我大妹妹两个人,一天要锄多少草。

  但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我的命运。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我和大妹妹一起锄草,我就哄着她,我说妹妹,帮我锄这一块地,等我学成后,将来有所作为的话,再回过头来照顾你,她就同意了。我就拿着书躲到树阴底下读起来,以填充知识的饥渴,希望有一天能够青云直上,走出大山。是穷困和苦难奠定了我最初创新成功的基石。还记得,大别山的冬天寒风刺骨,我当时没有棉鞋穿,于是我就用草鞋裹着棕毛制作“保暖鞋”。也许这是第一次萌发的智慧火花,也许这是最初的发明。

  1979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然而那一年的高考成绩与录取分数线差两分,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后来,我进入南京机械工程学校,成为我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中专生,第一个走出安徽省上学的人。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script

  ︱六千次试验考验创新耐力︱

  创新的过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要经过无数次艰险,时刻考验着一个人的意志和耐力。创新成功与否同耐力成正比,如果没有持久力,中途就可能夭折,尤其在开始创新时,阻力更大,但我选择了勇敢面对挫折,挑战自我。

  毕业后,为了做出点名堂,我没有回家乡,而是选择离家很远的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做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中专毕业的学历让人冷眼相看,也只能干些“粗活”,但理想和朝气激励自己去闯前程。

用“砂”铸造人生-秦升益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