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时间:2022-04-14 10:49:50 创业融资 我要投稿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目前,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为筹得更多的资金,各地、各部委都竞相推荐大公司上市,这也导致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在加之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二)民间、政府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中小企业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不是长久之计。在政府方面,又存在这样的观念: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谨慎,条件较为苛刻。

  (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截至2007年末,全国小企业授信户数381万户;小企业贷款余额2.52万亿元,仅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提高信用等级

  1.建立科学的经营机制。中小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机制,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挖掘内部潜力,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基于现阶段中小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的现实,而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可行性分析时重要一环是财务分析,中小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财务制度,编制各种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便于对企业经营能力及潜力进行分析的完善的报表。这有利于降低银企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利于社会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信状况的了解,便于对其进行信用评级,降低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3.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中小企业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坚持诚信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用和支持。

  (二)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1、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这可以结合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在中小企业分布较多的县级以下经济区域范围内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股等形式进行改造,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中小商业银行。

  2、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肃清主板市场,建立恢复投资者信心。研究推进建立二板市场的可行性及其运行所需的环境,并加快环境建设以适应二板市场的推出。研究推出场外交易及股权互换的方式,多种措施并进,推动中小企业直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建立。

  拓展资料:

  经营特点

  (一)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三)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四)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流动资金占GDP比例较高

  在中国经济中,与世界情况相比,中国是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流动资金也是有风险的,比如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但是在中国形成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流动资金可以完全依靠银行,中国流动资金占GDP70%以上,有些国家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还有的只有中国的1/3。

  流动资金贷款这么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原材料库存,中间材料库存很大;企业自有资金如公积金、保留利润等被大量用于扩大再生产、基本建设等投资,造成流动资金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达56%。

  发展战略

  一、以取得外部规模经济为战略选择

  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是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所具有的一大显著不足。而与大型企业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相区别,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亦即依据外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立足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可见,通过企业集群化,既能够促进其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单个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

  一方面,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既有利于改进专业化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

  美国两家汽车公司各有4万和6.2万家中小企业分别与之建立了各种协作关系,日本等公司的产品中有 70%的零部件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当前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中小企业应当摒弃“小而全”和“小而散”的经营模式, 跳出外延式扩张的窠臼,避免规模不经济,力争成为与大企业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外围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依托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专配套和专、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来进行拾遗补缺

  中小企业投入少,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容易达到大企业那样的规模经济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以获得竞争的主动权。但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贴近顾客和市场,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来选择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进行目标营销。

  通过突出特色经营和个性营销, 着力满足小批量的特殊用户需求,以与众不同的服务或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占有那些批量小、个性强、营销微利的市场领域,从而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国内外消费品贸易中,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营销方式的主流,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和显著的经营特色,在满足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中呈现优势。

  四、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由它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的,但这种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竞争。因为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讲,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例如,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在不根本改变产品性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变化其外形、包装,色彩、附属物件等,对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

  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合理产权结构和制度设计,引导企业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经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意性太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

  作用

  1、拾遗补缺

  中小型企业在满足顾客对某些产品的少量需求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2、就业蓄水池

  中小型企业对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因此能吸收大量劳动力。

  3、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小型企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各种市场缝隙,从而使不少中小型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来源。

  战略思想

  1、集中化经营思想;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经营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

  2、快速应变的经营思想;船小好调头是中小型企业应确立的又一个重要的观念。

  3、补缺经营的思想;

  4、特色化经营的思想;开发出与大型企业有差别又有自己特点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

  5、灵活经营的思想;充分利用对市场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

  6、联合经营的思想,实施联合经营是中小型企业应该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问题分析11-14

中小企业利用P2P网贷融资的现状08-17

融资租赁:中小企业的融资良方是什么07-28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08-21

仓单中小企业融资07-29

中小企业集合融资概述以及融资渠道11-13

中小企业典当融资的优势07-28

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方法11-12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要素11-03

贸易中小企业融资知识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