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创业者看:6大亿万富翁成功创业历程

时间:2020-11-07 17:23:43 如何创业 我要投稿

白手起家创业者看:6大亿万富翁成功创业历程

  有关六大亿万富翁成功创业历程,是白手起家创业者必看的宝贵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白手起家创业者看:6大亿万富翁成功创业历程

  

  最近在看今年的经管畅销书《赢道:成功创业者的28条戒律》,创业书中当中难得畅销的一本经典著作,在看之前就想到其必有特色之处,不然不会赢得那么读者的好评和认可。读到一半时,觉得有一些观点和感悟同大家分享,而这点分享主要集中在“第一桶金的创造上”,相信大部分创业者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创业的第一桶金怎么掘取,往往这第一桶金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以前定义的第一桶金在数额上可能并不大,几万几十万足矣,到现在来讲,100万或许是第一桶金比较可行的数字,太少了,难以启动其他中长期的项目,谈不上快跑,也谈不上实现长远发展;太多了,估计也不仅仅是第一桶金,可能已经迈上发达的快车道了。

  在《赢道:成功创业者的28条戒律》书中,对“第一桶金”有极其精彩的描述,它这样写道:第一桶金!这四个字是多少创业者梦寐以求的,又是多少创业者希望尽快获得的。在如何掘第一桶金的问题上,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法。

  而作者邓超明等创业者在总结了多位成功人士的经验后,发现了这样一条道理:往往创业者是在偶然的机遇下抓住了掘金的机会。首先,创业有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改革开放提供的市场机会;其次,产业竞争有其规律性和空白点,产业链上的资源整合必然有其机会;第三,发展蓝海的创业者善于借助外力。当然,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包括学历、经历、胆识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笔者从其中选择了部分章节,重点挑出了王玉琐、袁宝景、胡志标等现在的或曾经的风云人物们创造第一桶金的过程,从其中,相信正在创业或者想创业的朋友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王玉锁巧卖燃气

  新奥燃气创始人王玉锁三次高考落榜,从此放弃高考,开始做些小生意。王玉锁卖过葵花子、卖过啤酒,卖过女用泡泡纱背心,还做过一家塑料厂的业务员,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

  1986年春节,生意失败的王玉锁拿着100块钱,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到了地头人家又不许租车了。王玉锁在茫然之际,忽然想到倒腾燃气能赚钱,于是半途改道来到任丘,然后在这里掘到了第一桶金。

  据公开资料的讲述,王玉锁到任丘后先住下来,然后到街上闲转,看到有个蔬菜公司卖钢瓶,就问一个姓樊的老大姐有没有气,并且约好了晚上见面。晚上,王玉锁买了一兜子刚下来的杏,骑着自行车找姓樊的大姐去了。一敲门,门开了,王玉锁一看就愣住了,原来是他救过的一个人。那人说,“玉锁,你怎么过来了,你怎么不打声招呼啊?” 王玉锁说,“大哥,怎么是你们家?”大哥说,“是呀”。该大哥先让王玉锁拿了一套设备回去,然后由那位大哥负责联系燃气。

  王玉锁将设备拉回老家,往自家小卖铺一放,贴了个告示:“就这个东西,谁买,你先交12罐气的钱,10块钱一罐,是120块。”我这个东西一套是120块。实际我这个王玉锁是一次交一次钱,这样我不就多一些资金了吗?另外,再加上利润,那时一套挣40多块钱。做饭烧燃气,那时候即使对于许多北京人来说也是有门路的象征,何况是在河北廊坊。

  王玉锁的告示贴出来,顾客蜂拥而至,当时就登记了7、8套。几天时间就卖出去40多套,净赚1000多元。这是王玉锁从燃气中掘到的第一桶金,以后王玉锁在那位大哥的帮助下,常跑任丘,瞅准燃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中国有名的燃气大王。

  2.袁宝景借“东风”

  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景享誉业界时只有36岁。其幼时家境贫寒。据其自述,兄妹五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有时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就盼着开运动会,那样就有希望获奖。

  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后,袁宝景不愿意让哥哥打工来供自己学费,便一面读书,一面帮别人推销产品,帮教授抄稿,在校园摆摊卖书,维持基本的生计。工作后,还在节假日期间内写字卖钱,以补贴家用。即使后来下海经商,都是为生活所迫。

  他毕业后分配至中国建设银行。为了脱贫,1992年,袁宝景辞职,到北京怀柔注册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创业资金为多方筹集的20万元。在资金不足,又乏门路的情况下,袁宝景将目光首先瞄向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研成果。其认为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那些经过论证和鉴定之后就束之高阁、沉睡不醒的科研成果中,埋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袁宝景采取苦行僧的做法,仿照推销员,先是一家一家地敲企业的门,将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名单及其所需之技术种类记录在案,再找到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买断相关科研成果,再卖给需要这些成果的企业。在做中介的过程中,袁宝景也一直留意着适合自己的项目。他很快相中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现在的名字叫做小黑麦,其实是一个基因工程,能够将种子基因进行排序。袁宝景认为此技术远远高过现在热门的克隆技术。相中小黑麦技术后,决心将之实现产业化。产业化这个词是文明的.称呼,其实,当时就是租地卖种子,就是去当农民。小黑麦成为建昊公司所做的第一个实业项目。

  半年后,小黑麦成熟,麦种很快占领全国市场,当年获利200多万元,袁宝景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以后袁宝景将这第一桶金善加使用,通过收购和买卖企业,迅速将事业做大。31岁时就当上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32岁时获得世界传媒集团举办的世界创业者大奖,为我国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3.胡志标做标王

  胡志标是爱多公司的创始人,一度,爱多曾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期的热门关键词,而胡志标以“标王”之誉名震江湖。

  胡志标出生于中山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境贫寒,没有读过太多书,很早就出来跑码头。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胡志标在中山市东升镇上的一间小饭馆里,听到一个消息:有一种叫数字压缩芯片的技术正流入中国,用它生产出的播放机叫VCD,用来看盗版碟片比正流行的LD好过百倍。经了解,胡志标得知前不久有一家名叫万燕的中国公司已正式在国内市场推出VCD产品。胡志标决心加以仿制,并且迅即赴香港、跑上海,组织人马开发VCD,当年6月样机开发成功。

  1995年7月20日,26岁生日那天,以80万元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开始做VCD播放机。这80万元中既有胡志标自己的资金,也有其合伙人陈天南投入的,同时还有胡志标家乡益隆村的10%。80万,数额虽然不是很大,但对于创业者而言,这笔启动资金已经能够用来做一些事情了。

  这笔创业资金是胡志标与陈天南两人积累起来的,在成立爱多之前,两人曾一起给人修电视机、做变压器,各出2000元办起了爱多公司前身“升达电子厂”,先做游戏机,后做学习机,小打小闹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

  1995年10月,“真心实意,爱多VCD”的广告便在当地电视台播出。同月,胡志标想尽办法从银行贷到几百万元,除留下一部分买原材料外,剩下的全部投进了中央电视台,买下体育新闻前的5秒标版,这是出现在中央台上的第一条VCD广告。通过广告轰炸,爱多迅速打开市场。6个月后,刚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的胡志标,就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他发誓要将爱多的红旗插遍全中国,随后胡志标开始了全国征程。不过,这都是后话。胡的创业经历有许多值得人们回味的地方。

  万燕造出全中国第一台VCD播放机,却没能抓住机会将企业做强、做大。胡志标以仿制之法,反而赚到了大钱。后来又有许多人反过来效法胡志标,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过,这种创业方法因为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窄。中国的富豪中,不少当年都是采用与胡志标类似的方法完成原始积累的,这一点在广东珠三角以及江浙一带表现得尤为明显。榜样的力量无穷,这些地方的众多人士至今尚乐此不疲,但此法还是应该慎用,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多输。

  4.尹明善造车

  尹明善目前身家5.2亿元,曾列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96位。1992年时,尹明善不顾家人反对,在55岁高龄时开始创业。尹明善一开始便将创业核心指向了摩托车发动机。

  在此之前,尹明善对摩托车一无所知,当时重庆摩托车有嘉陵和建设两大品牌,他决心背靠大树。经一番琢磨,尹明善指示手下将建设集团维修部的发动机配件买过来,自己装配成发动机再卖出去,成本仅1400元,而卖价高达1998元。因为零部件系出名门,产品质量有保证,给尹明善免去许多麻烦。尹明善虽是行业生手,却借助建设集团的名牌零配件,迅速将销路打开。

  为防建设集团察觉,尹明善指示部下化整为零,分散购买零件,比如今天买1号到10号的零件,明天买11号到20号的零件,同时指示部下仔细研究哪些配件是通用,容易买到的,哪些零件是非建设集团不可的,然后积极联系配套厂,设计替代品。4个月后,待建设集团一夜醒悟,下令一个零件也不许卖给尹明善时,尹明善的替代品已经开发出来。尹明善从摩托车行业掘的第一桶金已经达百万以上。

  尹明善这种打法在早期时很普遍,通过这种路线创业起步的中国富豪不在少数。一些被损害的企业后来察觉其中价值,反过来搞贴牌生产,创造出双赢局面,也有一些企业因为贴牌而将自己陷了进去,如北京的五星啤酒,现在哪里还能听说五星啤酒,据说被国外一家啤酒品牌收购,作为生产车间了。

  5.朱新礼吃“休克鱼”

  无论是在行业内,还是大众群体中,汇源鼎鼎大名,家喻户晓,但知道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的人并不多。

  朱新礼原是山东省沂源县一名国家干部,官至县外经委主任。1992年辞职下海,买下当地一家亏损超过千万元的罐头厂。所谓买下,其实打得只是一张远期期票,当时朱新礼并没有钱。朱新礼提供的回报承诺是:答应用项目救活罐头工厂,养活原厂数百号工人,外加承担原厂450万元债务等条件。将罐头厂拿到手后,手头缺钱的朱新礼想到的办法是搞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常用做法,当时在国内却鲜为人知。

  朱新礼通过引进外国的设备,以产品作抵押在国内生产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将产品返销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还合作项目的款项,一口气签下800多万美元的单子。朱新礼当时答应对方分5年返销产品,部分付款还清设备款。

  1993年初,在20多个德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朱新礼的工厂开始生产产品。也许是活该朱新礼鸿运当头,正在这时,朱新礼听说德国将连续举办两次国际性食品博览会。他立即购买机票,单刀赴会(朱没有带翻译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他买不起2张机票),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朱新礼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和瑞士洛桑签下第一批业务:3000吨苹果汁,合约额500多万美元,由此掘得第一桶金。1994年,朱新礼将总部从山东北迁至北京。如今,汇源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果汁生产厂家。

  朱新礼的做法,对今天的创业者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现在各地都存在一些面临倒闭的企业不在少数,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操盘实力,不妨倒腾其中,低代价接手过来,盘活资产,把企业做活,闯出一条阳光大道,也并非不可能。当然,要这么做,必须处理好产权问题,以免以后遭遇纠纷。

  6.孙正义卖专利

  大名鼎鼎的投资机构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他想出了一套“构思发明、研发专利、销售专利”的赚钱方法。于是,他每天固定花一定的时间,构思发明,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积累了200多个发明的点子。最后选定一个“会发音的多国语言翻译机”的发明方案。但一没钱,二没技术,孙正义又想出一个办法:找到多位教授进行商谈,说服他们接受这个方案,先进行研制,然后通过卖出专利、拿到专利费后,再支付报酬。

  多方努力后,终于有一位教授同意了他的方案。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奋战,他研制出专利样品。然后,孙正义带着专利回到日本,向许多企业推销,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将专利卖给了夏普公司。作价1亿日元,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也许,笔者及身边创业的朋友们,离那100万的第一桶金也不远了,在拿到第一桶金之后,如何实现事业的飞跃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更大的课题,在读完《赢道:成功创业者的28条戒律》后,会有更多的分享与大家共同探讨。

【白手起家创业者看:6大亿万富翁成功创业历程】相关文章:

1.成功创业者基因

2.创业者成功案例

3.创业者的十年风雨创业历程

4.6位85后创业者的创业历程

5.创业:白手起家如何成功

6.白手起家如何成功创业

7.成功创业者创业的经验

8.谈女性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9.成功创业者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