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

时间:2020-10-19 09:10:18 如何创业 我要投稿

2017大学生创业: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

  大学生有资金,是否就可以创业成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大学生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资讯,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2017大学生创业: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

  清华学生邱虹云的视美乐公司“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的创业项目获1999年“挑战杯”大赛一等奖,拿了250万元的风险投资。然而,最终还是运作不顺,难以独立支撑,最后只得卖掉技术,宣告失败。

  无独有偶。2006年21岁的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三年级学生李玲玲的高杆喷药器获“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防撬锁获第七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武汉世博科技项目投资公司给她投资10万元成立了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到两年公司同样陷入瘫痪。

  就连轰轰烈烈、响彻大江南北的《赢在中国》三个赛季冠军宋文明、李书文、谢莉,也再无后续消息。凭借“券王”优惠促销平台项目名列第四的任春雷获得500万元风投,后来由于印刷成本高,结算不方便,且是后付款,做得很辛苦,到2009年“券王”花完了500万元资金,项目宣告失败。

  我认识的几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也曾经凭借几近完美的创业计划书得到了大笔投资,然而,几年下来,要么早已人去楼空,要么苦苦支撑,鲜见实至名归者。

  所以,对融资问题我想提醒大学生创业者认识到这样几点:

  创业融资成功仅仅是创业的开始,绝不意味着已经成功!清华大学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潘福祥分析视美乐失败原因时说:“学生办公司有他们的优势,比如有闯劲儿,不怕吃苦,能够不计时间、报酬拼命地干。但是,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不懂商业运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竞争对手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就心慈手软,消费者也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就买你的产品。”公众舆论也应该有这种认识,不要把几个凤毛麟角般初始创业就获得投资的案例人物当做成功样板,强化这种误导。要知道即便幸运地获得初始投资,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后面的千难万险还多着呢,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机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获得成功。

  常规风险投资和所谓天使投资是非常不一样的。运作规范的投资公司基本不会给仅有一纸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投钱,他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是那些已经初步打开局面,整个商业模式经受了市场考验,有了初步商业成效的处于发展期的成型企业,特别青睐高科技的、盈利模式新颖而且扩张潜力巨大的,门槛之高非一般大学生创业所能及。有的公司甚至基本只投资那些初具规模,处于上市前“临门一脚”的优秀企业,以期上市后获得巨大市盈率回报。对于他们而言,再好的计划书都不过是“浮云”。张朝阳、周鸿祎也都说过idea并不值钱。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要素支撑,一个再绝妙的创意,没有长期的努力、脚踏实地的运作,都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天使投资也是风险投资的一种,是指对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的初始商业创意进行投资,这种情况整体而言属于典型的“低概率事件”,不是说没有,要么是创业者本人已经是相当优秀的企业家,有过非常令人信服的创业成功历史,正如华尔街投资理念:“我们投资的是人,不是项目”。要么就是投资者本人商业经验有限,投资行为非理性,业内就有一位自称“一兴奋,就投资”的名人,自己都承认开始的好几笔投资血本无归。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 大学生创业指导频道 原文地址:大学生创业: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

  由此可见,创业这个概念要厘清一下,严格意义上讲,创业就是从无到有,从找到商机注册公司,零起点开始运营,这叫做创业,甚至有学者认为从商业经验积累,项目调研开始也已经进入创业过程。与此同时,大家也把开始运营新生企业称为创业。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想创业的大学生在最开始,更应该着眼于自力更生、从小做起,启动的项目最好不是耗资较大的,而是要选择那些自有资金(哪怕是来自父母、亲朋)至少足以支撑到企业运作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项目。堪称国际创业学鼻祖的美国百森商学院蒂蒙斯教授的《创业学》指出:哪怕是在美国这样的融资环境非常成熟的社会,创业者靠创业计划书实现融资的比例是1%。另一位美国专家谢罗德教授也说:在美国,创业的起动资金的来源,一是靠自己的信用卡,二是靠家族成员的帮助。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在零起点的创业之初都没有风险投资的支持,无论是马云还是俞敏洪概莫能外。因此,如果仅凭一纸创业计划书满世界找钱,靠一个自以为绝妙的创意就奢望别人投资给你做实验,结果很可能是四处碰壁,反而空耗了时间,耽误了商机。

  我说融资难并不是排斥融资,而是要认识到合适的融资时机。当新创企业经过艰苦奋斗,杀出一条血路,磨砺打造出自身的盈利能力,已经经受住了市场考验,摸索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商业模式之时,外部投资能够极大加快公司的扩张步伐,甩开后继竞争者,实现创业者心中的宏图伟业。但是,要注意融资不是靠态度好,靠拉关系,靠口舌如簧。有些创业栏目设计的所谓“电梯三分钟”赛项,要求创业青年在三分钟内陈述自己的项目,力求获得投资方的青睐。如果说是考验选手创业思路是否明晰,是否切中主题,也无可厚非,但总是给人一种仰人鼻息的感觉。实际上,在今天房地产萧条、股市低迷、社会投资渠道不畅的格局下,闲散资金非常充足,他们也在积极寻求能够获得资金回报的好项目。大学生创业者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打造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植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这时的创业者和投资方实际上不存在谁求谁的问题,好的企业和投资方是完全平等的,融资行为是基于双赢的考量,而不是创业者向投资方祈求施舍。相反,你越是不卑不亢,敢于和投资方讨价还价,越向投资方传达一个信心:这个企业是值得投资的!

  李开复对毕业生的告诫:刚毕业就创业很难成功

  尽管有关部门高调地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但有关专家则呼吁学生要“更慎重地抉择”,不少曾热衷创业的年轻人如今“回归理性”

  2011年的毕业季已经来临,在毕业后的众多选项中,“创业”的排位却仿佛不断靠后。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以上海地区为例,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但每年应届毕业生中,最终选择走上创业之路者仍然屈指可数。

  显然,国家政策的扶持不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全部。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从萌芽到如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间社会对此的态度也几经变化。

  但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成熟,是否还应包括教育体系的完善、创业理念的更新以及对健康创业氛围的培养?大学生成功创业还有多少路要走?这一切都似乎还前途未卜。

  “友谊万岁!”欢呼声中,一顶顶学士帽被高高抛起。在复旦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应届生雯秀正笑容灿烂地与每一位同学合影留念。而就在两个月前,已经把网店开得有声有色的她还在为毕业后的去向纠结着——找工作还是继续创业?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雯秀还是放弃了创业的打算,应聘进了一家500强跨国企业,转而把网店交由亲戚打理。“我觉得父母的想法还是对的。创业自己要担负的风险太大,而我的营销经验根本不足以保证我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益”,雯秀如是说道。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类似雯秀所面临的这样一道选择题其实也在考验着全社会的判断。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就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与有关部门高调地表示要继续“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将创业视为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必须发挥大学生的力量”等不同的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对于学生创业的热情并不高。著名教育学者李开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就创业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在我看来,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良好的初衷:

  “创业是对就业的促进”

  在相关部门看来,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出路。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有领导指出,要完善各种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更多会创业的青年,对社会发展将是巨大的推动”。

  某高层领导就表示,要形成全社会支持创业的氛围,“通过基金会、项目资助等形式加大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扶持”。还有领导甚至在会上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模仿商学院的模式,设立一所“中国创业者学院”……资料表明,平均1个成功创业者至少能创造出3个就业岗位。支持创业,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全国正在孵化的创业企业有6500家,从业人数将近100万人,其中8成以上为大学毕业生;2000多个大学生创业基地总面积超过330万平方米。

  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创业还远非如今这样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从1999年开始,随着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步显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度才明显提高。

  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办创业知识讲座和培训,企业以各种名义举行创业竞赛……但在教育专家熊丙奇看来,这些做法却有点“本末倒置”。

  “用鼓励大学生创业来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这个导向本身就值得探讨”,熊丙奇表示,尽管这些年国家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对创业的指导也越来越细,但真正在毕业后就选择直接创业的大学生在所有应届毕业生里的比重连1%都不到。“并非学生热情不高,恰恰证明他们更加理性了”。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被称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导师的著名学者李开复,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创业越来越重视,以及舆论对创业成功的个案不遗余力地宣传,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某些误导。鼓励学生有创业精神是完全可以的,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合适就另当别论了。”

  专家疾呼:

  改善教育体系更迫切

  对于到底应该将创业置于何种地位,熊丙奇认为,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创业是一种再就业”。“很多学生是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不得已选择创业的,这其实是把创业看低了。创业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准备过程,还有社会是否存在着一种成熟的创业氛围。从某些专业方面来说,创业的要求远高于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熊丙奇告诉记者,促进学生就业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可推辞的责任,这一点上不应该有用“引导创业”来推脱责任的想法,相反应该尝试一点更加实际的做法,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而李开复也认为,相对于欧美成熟的教育体系,中国从小的“唯分数论”,根本无法要求学生到临近毕业时,都即刻拥有成熟的商业知识和创业计划。“拿美国来说,他们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执行力、团队精神和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培养。而我们更在意考试得了多少分,全校排名第几……创业教育并不是一句话,相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李开复还特地举了斯坦福大学的例子加以证明,“当你进入斯坦福的第一天起,就耳濡目染了身边学长学姐创业成功的故事。学校边上就是著名的硅谷,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学习到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而学校的规章制度则保证了各种创新行为和想法都能得到鼓励”,“与其人为地追求所谓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如先想办法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更为实际”,李开复如是说。

  过来人谈经验:

  创业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

  刘学森是上海市创业成功的典范之一,创业四年不到,如今,他创办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近百人的员工队伍,在上海和苏州分别建厂。

  虽然创业的想法在大学时期就有了,但刚毕业的时候,刘学森还是选择了就业。从本科到读研,当中间隔了五年。这五年中,他分别在英特尔和AMD实验室工作,特别在AMD工作期间,刘学森已经成为专业工程师。“可以说,这五年的工作经验对我研究生毕业后创建公司有直接作用”。

  “第一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代理公司,给一家专业检测研究所做代理,帮它接受其他公司的订单”,刘学森告诉记者,创业时期,公司的经营其实非常简单——拿到客户的订单交给研究所,和研究所谈妥分成比例,赚取当中的提成即可。

  但好景不长,如此“简单”的赚钱模式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当他们觉得可以不需要通过我来寻找客户的时候,我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存在合作的意义了”,刘学森回忆道,那家研究所最后是以收购其公司的名义接收了他全部的代理业务,甚至将他都招为研究所的职员,“当时还给了我编制,对于同龄人来说,这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

  一心要创业,却不料最终还是为别人打工。“这次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在履行完在该研究所的全部工作之后,我就决定辞职,重起炉灶”,刘学森更愿意将第二次尝试看做自己真正的创业,“从筹措资金到确立项目,还要跟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去谈,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第一次跟自己一起创业的伙伴选择留在研究所当个职员。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非常辛苦”。

  和刘学森有相似经历的还有陈凯。三十刚出头的他目前正在经营着几家连锁餐饮店,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陈凯认为刚开始的创业者,身上除了一身蛮劲之外,其实一无所有。“起先我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方向,做家居设计。直到正式开始做了才发现,创业并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的”。陈凯介绍说,首次创业带给自己最大的教训便是如何保证现金流不出现断裂,“后来选择做餐饮,就是出于现金流的考虑——开饭店现金流转会比较快。做家具都是要先付款,将货买下来,如果生意不好就全砸手里了,这些都是在第一次创业中没有弄清楚的”。

  在总结自己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时,陈凯告诉记者,对困难估计不足,以及对市场和经营一知半解是最大的症结,“有些东西只有失败后才能真正体会到”。

  家境比较殷实的陈凯还有第二次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机会。可是,对于绝大部分平凡的孩子,一次的创业失败会意味着什么呢?

【2017大学生创业: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相关文章:

1.毕业生实习创业:拿到融资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

2.成功创业融资故事

3.企业创业融资成功案例

4.大学生创业如何拿到补贴

5.2017创业融资实战指南

6.富有野心的成功创业融资故事

7.女生创业18个月拿到3轮融资

8.创业不成功并不代表着你不行

9.打工打得好不意味着创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