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实操案例

时间:2020-09-04 18:55:07 如何创业 我要投稿

美丽乡村建设实操案例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说,从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依然是未来几年国家建设重点。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操案例,更多创业指导请关注应届毕业生创业网。

美丽乡村建设实操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四大基本表征

  【1】

  内涵特征

  集中体现在“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其中,“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前提,“生活美”是美丽乡村的目的, “环境美”是美丽乡村的特征,“人文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

  【2】

  创建目标

  根据农业部2013年5月下发《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美丽乡村”目标体系分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3】

  总体目标

  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4】

  分类目标

  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 目标,并将原则性要求与约束性指标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 开发模式

  国家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于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

  十大模式

  01产业发展型模式

  概述: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特点 :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 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 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 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02生态保护型模式

  概述: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

  特点: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 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 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案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03城郊集约型模式

  概述: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

  特点: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 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 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案例: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04社会综治型模式

  概述:分布 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

  特点: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 善

  典型案例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05文化传承型模式

  概述:分布 主要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 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

  特点: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 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案例: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06渔业开发型模式

  概述:分布 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

  特点: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 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案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07草原牧场型模式

  概述:分布 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40%以上

  特点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案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08环境整治型模式

  概述:分布 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

  特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 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09休闲旅游型模式

  概述: 分布 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

  特点: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 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 力大

  典型案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10高效农业型模式

  概述: 分布 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

  特点: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 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 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典型案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美丽乡村建设 典型案例

  广东创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增城模式

  广州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突破口,确定了28个创建试点村。因地制宜推进各项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

  主要措施

  一、村庄规划

  二、农民增收

  三、优化环境

  大力推进“七化”工程——道路通达无阻化、农村路灯亮化、供水普及化、生活排污 无害化、垃圾处理规范化、卫生死角整洁化、通讯影视“光网”化,以及公共服务“五个一” 工程——一个不少于300平方米公共服务站、一个不少于200平方米文化站、一个户外休闲文体活动广场、 一个不少于10平方米宣传报刊橱窗、一批合理分布的无害化公厕,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四、传承文化

  重点加强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场所建设,让美丽乡村既有田园风光,也有 生态景观,更有文化气息、文化品位。

  五、形成合力

  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统筹,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各试点村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和工作要求,加强结对帮扶,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级财政安排每年不少于30% 的涉农资金、区(县级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40%的涉农资金集中用于美丽乡村的项目建设。

  六、机制建设

  各区(县级市)从完善领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市场准入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打造可看、可学、可用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在全市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浙江“千万”工程成就万千美丽乡村

  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2003年,浙江省委描绘了村容整洁、村美民富的浙江美丽乡村图景,开始实施“千万”工程,即“用5年时间,对全省一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一千个左右的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改水改厕、河道洁化等农村环境整治项目 “打包”,富裕而“丑陋”的农村面貌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村美民富,城乡融合,成就新农村建设浙江样本。截至2012年底,浙江完成2.6万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率达到89%,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3%,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2.5%。2012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37∶1,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因地制宜,以民为本,为农村现代化集聚正能量。在改造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浙江积极探索户籍制度、农村“三资”等方面改革,城乡之间的无形之“墙”逐渐被推倒,农民富得长久、 农村美留得住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云南实施八大工程建设美丽乡村

  云南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全力开辟各族农民群众幸福生活新 境界。

  “八大工程”

  一、要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发展工程,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互促并进。

  二、要加快实施特色农业壮大工程,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实现大飞跃、大发展。

  三、要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在水利、电网、交通、信息化、流通市场等建设上多上项目、多 补功课、多打基础。

  四、要加快实施农村民生改善工程,使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成果。

  五、要加快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确保贫困地区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六、要加快实施综合改革深化工程,形成有利于激发内部活力、优化外部环境的制度框架。

  七、要加快实施森林云南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宜居质量。

  八要加快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甘肃分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甘肃省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从 2014年起,甘肃省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此行动的补助,同时市县财 政也将同比例进行配套补助。

  甘肃省提出,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通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全覆盖, 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

  针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甘肃省委、省政府计划在全省的行政村普遍开展以通村道路、 安全饮水、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分层次、有重点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城乡规划法》和甘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部署,到2014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 需要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其中,水路房屋建设和万村整洁的专项规划,由县级政府审批。 1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规划,经征求村民活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由县级规划 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审,市州部门复审,报省级规划主管部门审定。

  福建四措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福建省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环境美化。组织发动群众改厕、改圈、改沟,开展农村住房立面景观整治,做到路 面无浮土、房屋无残墙。县、乡、村三级健全“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 处理机制,将农村垃圾处理、日常保洁等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配齐垃圾处理设施,配 足卫生保洁和设施管护人员。

  二、是建房按规划。充分考虑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 计、统一配套的要求,引导农民科学建房。

  三、是村庄绿化。组织农民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 坡耕地、抛荒地等“四旁四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做到村庄绿化和农民致富 “双赢”。 四是生活优化。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引导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不断 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提高建设美丽乡村的投入能力。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 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农民是美丽乡村的主人。建设美丽乡 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村里的事要由农民说了算,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 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加重农民负担。要探索 建立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民主议事、上下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 续,也无法复制推广。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 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解决投入需求与可能的矛盾。

  三、是处理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美丽乡村要建,更多村庄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也亟需改善。要结合农村建设的规律, 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基数部分用于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将增量重 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两者并行不悖。要以普惠保基本,以特惠保重点,妥善解决好重点投入与 普遍受益、面子与里子、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

  四、是处理好统一标准和尊重差异的关系。 我国地域广大,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差异,保持特色。在此基 础上,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等应有一些一般性的统一要求,源头上规范, 嵌入式管理,防止各行其是,五花八门。

  五、是处理好牵头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越多部门参与对工作开展越有利,相关部门要在党委政 府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为才有位。

  六、是处理好美丽乡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美丽乡村既包括村容村貌整洁之美、基础设施完备之美、公共服务便利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之美,也包括管理创新之美。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的同时,要努力深化农村改革,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和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机 制等。

  建议与对策

  一、要科学规划村庄布局。 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规划实施举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 求,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衔接配套其他规划,科学制定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 务各区块的生态功能定位,做好村点有机串联、彰显整体风貌,加强沿线环境整治、景观设计,做到空间布局优化、 功能定位合理、梯次衔接有序、实施落地可行。

  二、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把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着力点,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 农业、生物农业、休闲农业等各具特色的村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统筹建设农村社区 综合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 改厕等环保设施。

  四、要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开展沿路沿线、村庄外围和内部的环境综合整治,成片连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户集、村收、 镇运、县(区)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大推广行动、农村污染大治 理行动、乡风文明大提升行动,促进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居民卫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五、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要有效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经 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支持民间资本以BT、BOT等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净化等工程建设。 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捐资、投工投劳,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六、要以建管并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通过规划引导和环境整治,实现村庄布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优美。另一方 面,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农民树立 自觉维护乡村良好生态与环境的习惯,并建立起一系列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的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 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七、要以点带面分步推进。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活动,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造经验,提供路径。

  八、要加强组织领导。 要建立明晰化的责任机制,明确分工、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合力推进。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加强督查考 核力度,促使美丽乡村建设各项计划、指标任务逐一落实。

【美丽乡村建设实操案例】相关文章:

1.个人融资80万-100万实操方案

2.女生创业案例

3.淘宝成功案例

4.创业案例分享

5.农村创业9个成功案例、4个失败案例

6.女生创业成功案例

7.在肇庆创业案例

8.农民返乡创业案例

9.农村创业故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