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如何理解“创业经”?

时间:2020-08-16 12:21:19 如何创业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生如何理解“创业经”?

  在创业过程当中,要经常性地提前计划或规划一些事情。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形成切实可行的动作分解,要将任何可能的细节都考虑在内。而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针对当下的具体情况进行,适时做调整。运营需要强有力的计划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让自己更靠近成功创业之门。

大学毕业生如何理解“创业经”?

  大学毕业生如何理解“创业经”?

  一、把握政策:

  要了解国家和当地的创业扶持政策,也要了解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法规、规定等。

  六部委将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

  记者22日在此间获悉,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将联合开展“创业引领计划”,以一系列新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据介绍,这些政策将包括:

  一、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允许按行业特点合理放宽资金、人员准入条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高校毕业生可以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注册地点及创业经营场所。

  二、出台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收费减免政策。从今年起,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如从事个体经营,自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3年内,可免交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以往高校毕业生必须先登记失业才能够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今年起,高校毕业生只要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进行求职登记,就可以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以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对于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规模可适当扩大。

  四、做好劳动保障服务。为申报灵活就业和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劳动保障和人事代理服务,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五、开展创业培训。对具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为期不少于10天的创业培训。

  在22日召开的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他强调,要打造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学生自主创业支撑平台,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全面建设100个“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地市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

  据悉,经过近1年的建设,我国已依托1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目前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用场地共计3万多平方米,高校学生创业企业达到540家,创业人数近4千人,仅2009年一年就创办了203家企业和团队,共有2236人创业。同时,基地为创业企业提供1-3年的租金减免、提供小额创业贷款、配备创业导师、创业技能培训、综合咨询代理等服务,切实为促进高校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条件环境和支撑服务。

  为毕业生创业“引航”“护航”——我国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自2004年起,黑龙江大学本科选课单上出现了8个创业教育必修学分。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还能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创业管理等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理论及实务培训课程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业技能。

  这是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案例之一。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就开始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通过创业竞赛等形式自发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指出,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会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介绍,今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还将推出一系列创新措施。例如,从4月起,教育部将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在晚间黄金时段“职场中国”栏目举办“创业有道”系列电视讲座,邀请创业教育家和成功创业者为大学生传道授业;今年5月,教育部将邀请李开复、俞敏洪等知名创业型企业家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开展咨询。

  同时,教育部将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推出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出台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收费减免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引航”“护航”。

  据了解,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和教育部的`指导安排,各地已推出了一些切合高校毕业生实际需求的创业扶持政策。北京,清华科技园作为首批通过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连续11年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催生了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并与学校合作开设了一系列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在上海,市区政府牵头创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工商部门提出创业“零首付政策”;在浙江,政府与银行联合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扶持,40多所高校合作创建创业就业工作站。在辽宁,自主创业尤其是从事咨询业(包括科研、会计、审计、税务等咨询)、信息业、技术服务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和在社区创办公益性服务实体的高校毕业生都可以享受力度很大的税费减免;在广东,每年不仅有1万名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接受系统的、个性化的创业培训,高校也要派遣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培训。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指出,创业培训至关重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创业教育不能离开心理辅导教育。在创业过程出现问题时,还应进行危机干预。

  同时,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要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经费等方面对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给予支持。同时还可以从社会聘请企业家、创业人士作为高校相关课程的兼职教师。

  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大为强调,“创业指导服务不是‘临门一脚’,要让大学生从入学起,从接受创业教育到开展创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相应的帮助。”

  据悉,教育部将督促各高校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数据库,反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

  年内,教育部还将联合有关部门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网上咨询周”活动,针对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新政策进行现场解读。

  二、筹措资金

  通过自筹、银行贷款以及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方式筹措资金。

  北京吉利大学出资3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北京吉利大学20日宣布出资3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这是我国目前投资额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也是国内首家“学校型创业基金,开创了高校办基金的先河。

  该基金会由吉利大学、吉利集团旗下铭泰集团以及吉利大学校友会共同出资创建,基金投资对象以吉利大学学生为主,同时面向其他高校在校生。

  目前国内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一般都是以政府主导创立,通过高校申报的方式建立。吉利大学生创业基金作为我国首家学校型创业基金,投资主体分明、投资流程简明,项目从申报到审核再到最后的投资,其时间成本和投资成本相对具有较大的优势。

  吉利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将依托大学科技园、各种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造就一批真正的企业家。创业基金将以无息贷款、投资入股等方式资助大学生创业。

  吉利集团董事长、吉利大学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不能为了文凭而读书,我们要培养更多像诺贝尔那样具备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今年4月北京车展期间,李书福与吉利大学学生交流时,一位大学生提出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李书福的高度肯定,并且很快予以落实。

  北京吉利大学是吉利集团投资,经北京市区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综合性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是全国十大民办高校之一,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当天,吉利大学还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未来3年每年联合培养千名汽车专业研究生。

  三、确定路径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市场调研等确定创业项目或产品等。

  创业天堂千帆竞——杭州破题大学生创业难

  巨大的人口压力,加上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使中国就业压力巨大。为此,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以破解就业难题。在我国,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创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

  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扶助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创业空间仍然巨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我国仅仅为11.66个。

  为此,昔日商贾云集、今朝快速发展的杭州正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创业开拓:以大学生创业为例,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平均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平均不到10%;而杭州的大学生创业率达到5%左右,成功率超过60%。

  师傅带徒弟:创业导师助力大学生创

  “今天例会的议题是:如果要把这个产品卖出去,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走进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就业创业指导站,杭州格瑞特贸易模拟公司总经理韩坤正在和自己的团队进行讨论。

  “降价!”有人答道。“盲目降价只会造成恶性竞争,结果是两败俱伤。”“创业导师”吴坚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市场部员工”王立的建议:“考虑任何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公司的定位。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你们以后不能复制别人的道路,而是要进行模式的创新。”

  “我们满怀创业的激情,但是非常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导师能够解决我们创业缺乏经验的难题。”刚入校仅一年的韩坤说。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伏晓红告诉记者,该校的就业创业指导站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模拟创业实训等,联系并落实大学生创业导师结对和指导工作,拥有校外导师14人、校内专业导师10人。

  杭州市正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大学生创业导师制。杭州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陈旦秋告诉记者,现在,杭州市劳动部门已经聘请了193位创业导师,辅导大学生660余人。

  “下一步,我们要和高校联动,高校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创业培训教育。”陈旦秋说,目前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已经形成了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一条龙的工作机制。

  创业孵化器:为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搞好创业培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杭州市人事局副局长郑健波对大学生创业了如指掌:“缺资金的为49.4%,缺经验的为44.3%,缺市场的为11.2%,缺场地的为9%。”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在内地开办一个企业平均要办理10个部门的14道手续、经过近两个月时间才能具备合法开业的条件。如果不了解规定细节,申办者常常需要往返数次。

  杭州市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办理经营执照到申请创业资助,从提供税务咨询到提供商务、融资服务等——让创业者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项目上。

  “政府对我们是该给就给,能免则免:创业起步阶段得到了无偿资助5万元。后来政府又提供了租房补贴。”杭州艾贝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吉峰深有感触,2007年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更重要的是,我不用为那些复杂的程序性事务操心,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中。”据统计,2009年杭州市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了1377万元的政府资助,并发放房租补贴300余万元。

  一站式服务吸引的不止是大学生。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总裁华桂潮告诉记者,自己创业选择杭州是因为杭州市创业机构不仅帮其解释政策、看场地,还解决生活、创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子女上学等。

  如今,从事高效节能的LED照明设备驱动电源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英飞特电子营业额已从2008年的29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4000万元左右。

  除一站式服务外,杭州还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大赛跳出传统创业竞赛模式,在办赛思路、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以“引进培养有市场前景的优秀创业项目和团队”为目标,通过推进资本与优秀创业项目的对接及独特的赛后跟踪服务,使大赛成为“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过程,目前已吸引25个参赛项目在杭创办企业。

  民办公助:探索扶持创业新模式

  为了更好鼓励创业,杭州市积极探索新模式——引导社会多元化主体参与大学生创业——赛博创业工场就是其中最显眼的标杆。按照“企业主体、民办公助”原则建立,遵循“天使投资+服务平台”模式运行的赛博具有政府包办不能比拟的优势。

  浙江博风集团有限公司是赛博的主要投资方,该公司副总经理叶钊滢对此进行了精辟的概括:“第一,我们有压力动起来,因为有公司的投资,又是新兴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第二,我们能把数量造起来,因为我们提供的创业面积有80000平方米,有浓厚的创业氛围;第三,我们能够把风险投资找进来,已经和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赛伯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的问题。”

  这样的投资的确存在风险,叶钊滢坦言:“我们的盈利来源是‘物业+对部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投资’。我们已经投入了五六千万元,迄今为止还没有盈利,但目前已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445家,前景看好。”

  这位投资者的心里还有另外一笔账。“我们的创业工场只要有1%的公司能够上市,回报就远远高于投资。”她说,收益当然是投资所追求的,更关键的是,通过扶植创业,希望看到更多创新型企业成长起来,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资金和导师制度帮扶 杭州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攀高

  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平均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的平均不到10%。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市场经验缺乏两大难题,杭州市推出了创业资金政府无偿资助制度和大学生创业导师帮扶制度,使得杭州市大学生创业率达5%,成功率超过60%。

  2008年6月,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王鑫获得了杭州市区政府5万元的创业资助经费,他用这笔钱,与一群浙大博士生共同创办了和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求职通、面试通产品,将网络通信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

  “5万元在外人看来很少,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宝贵了,因为很多大学生创业缺的就是第一笔钱。”和悦的“创业导师”张月英回忆道,“创业之初,和悦公司很大的一笔研发费用还是欠着的,公司还要照常运营,因此政府的支持可以说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2008年6月,与王鑫一起获得政府资助的还有另外7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资助金额共计731万元。

  “公司的团队都非常年轻,成熟和成长的过程,表面上是需要资金,关键是需要指导。”张月英特别提到了杭州市区政府在管理上的支持:“市里主管创业的领导时常来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把自己的经验与年轻的创业者分享。”现如今,刚满两岁的和悦已经在创新企业云聚的浙大科技园站稳了脚跟,产品“面试通”已经在浙江的民营企业当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公司去年还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基金60万元的资助。

  “政府对我们是能给就给,能免则免,不但创业起步阶段无偿资助5万元,后来政府又提供了租房补贴。”杭州艾贝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吉峰深有感触,2007年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更重要的是,我不用为那些复杂的程序性事务操心,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中。”

  据统计,2009年杭州市为275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1377万元的政府资助,发放房租补贴300余万元。并且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作用,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办理经营执照到申请创业资助,从提供政策咨询到提供商务、融资服务等——让创业大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项目上。

  “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州创业,2009年,我们对大学生创业的项目资助资金从最高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杭州市人事局副局长郑健波说,“杭州市区政府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资金,大学生每季度可以申报一次,为了确保项目质量,经过审核后,所有项目还要参加专家评审。另外,杭州市还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通过工商注册零费用和试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分期付款’、落实房租和会展补贴等方式,为创业大学生切实减负。”

  四、谨防受骗: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因为涉世未深、经验不足,所以更需要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大学生创业小心受骗 加盟连锁必须防传销

  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成为一些骗局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些“加盟连锁”的骗子和传销头目在被捕后供述,大学生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大学生没啥社会经验。现在很多大学生急于创业,很容易上钩。”

  法律法规不完善和部分媒体的“纵容”也为这种诈骗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某服装加盟连锁品牌高级招商主管坦陈,商业骗局中的加盟连锁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保护伞——合法!”

  为什么“合法”?“因为我给你货了,双方权利义务在合同中写得很清楚,只是你自己由于经营不善没能盈利而已。这种诈骗与正规的加盟连锁行为从表面上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可能只是产品价格和质量略有差异。”由于诈骗者事前事后“准备充分”,创业者即使诉诸法律,也常面临举证难的问题。

  5月8日至10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北京举办国内最大特许加盟展。展览旨在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针,唱响“以创业促就业”的口号。

  不可否认,加盟连锁这种方式,为目前大学生创业带来了便利条件。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少大学生通过加盟连锁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创业之路。但是,加盟连锁也极易被一些“骗子公司”所利用,因此,有必要提醒大学生们,创业时谨防掉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