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战略

时间:2020-08-15 09:55:06 如何创业 我要投稿

创业的战略

创业的战略1

人才战略。

  企业是人的,人才战略也是让创业者成功的一个关键,即便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其实还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将自己的能力放在一个团队中才能获得发展,对于创业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能量来组建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为自己所用这才是成功的一大保障。

  项目选择。

  人才得到保障之后,项目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些好的人才可能将并不是很好的产品销售出去,而一旦一个项目很好的时候,也可以让不是很优秀的人有饭吃,一个好的项目的选择就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不好的项目即便是再优秀的人也无力回天。

  找准客户。

  对于企业来说,客户是你的衣食父母,没有客户什么都是空谈,而产品的定位的不准确不知道客户需要什么东西都是导致不成功的因素,只有切实的了解自己的产品应对的目标客户群体并对他们进行了解,才能促成成交。

  钱不能少。

  创业是用来赚钱的,这一点没错,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初期还是要投入资金的,如果没有自己的资金投入的话就没有创业这一件事的发生,因此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是必须的,只有找到来临钱合理利用了才能最终实现成功。

创业的战略2

  一、我国创业投资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被投资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

  1.被投资项目成长具有高风险性

  我国创业投资项目大多处于种子期,投资的对象多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技术产品还处在研发阶段,对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在企业后续的生产中,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配备一定的相关技术,也许仅因一项配套技术的不符就会造成被投资项目失败。同时由于被投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或新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这一外部环境因素的依赖性很大,一旦企业外部生存状况发生恶化,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被投资企业面临极大风险。若达不到投资时预期的盈利能力,创业投资公司就会遭遇巨额亏损,尤其是对于高价哄抢的被投资项目,其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2.创业投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会给创业投资带来很大的风险。创业投资是对新创立企业的投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和过程,只有拥有有效的创业投资信息获取渠道,掌握了精准信息,创业投资公司才能对投资项目进行专业且有效的评估,才能找到更合适的投资对象。但是创业投资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始终存在,缺乏实时、有效的信息衔接,创业投资公司只能依靠被投资企业有关人员的解释和项目资料说明,导致创业投资公司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因而无法对创业投资的风险作出客观的评估,可能会造成巨额损失。

  (二)创业投资公司自身层面的问题

  1.盲目投资

  许多创业投资项目与自身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无多大联系,因为创业投资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被投资的项目常常为一些高风险项目。其次,诸多创业投资公司都希望通过自己所投资的项目早日上市来实现高额利润,这使得很多创业投资活动并未与自己的专业、管理以及资源实行有机结合,因此被投资企业很难从创业投资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资源服务,这就使得创业投资行为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增加了项目经营风险。

  2.创业投资中介机构欠缺,创业投资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创业投资中介机构欠缺,配套服务不够完善,阻碍了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与投资领域的多样性决定了创业投资对相关从业人员的高要求。然而,诸多创业投资公司缺乏精通金融、财务、经济、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模式上,现有的创业投资人才都还不能满足创业投资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3.退出渠道不畅

  创业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分享被投资企业的账面利润或者成为公司的股东,还要在证券市场上顺利完成资本退出,从而赚取与之承担的高风险相对应的高额回报。目前所有投资者都希望从资本市场退出,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不够健全,导致我国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不畅通。

  二、进一步推动创业投资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创业投资人才

  创业投资的发展需要以多种方式加快创业投资人才的培养,应努力培养一批具有金融、财务、企业管理、科技、经济、法律以及预测和处理各种风险等多层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比如在高等院校中针对创投人才的需要设置创业投资课程,加强高校与创业投资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使创业投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国外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从社会上引进懂技术、善管理、会资本运作的人才从事创业投资运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2.建立创业投资信息平台,提高创业投资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

  首先,要对被投资项目进行严格、规范、专业化的评估,最大程度降低创业投资活动的风险,这就需要尽快建立由政府部门领导,由经济、金融、技术、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创业投资评估咨询机构;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信息网,加快建立相关网站与投资实时对接服务系统,并通过投资服务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库来建立与完善投资信息披露机制,以丰富投资项目信息的收集渠道,以便创业投资机构获得更广、更快、更精、更准的信息,提高创投机构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水平。

  3.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

  创业资本只有从被投资企业实现成功退出后,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业资本连续、有效地循环和运转。要建立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投企业的资金需要及股权交易需求,为创业投资的退出提供渠道。要继续完善创业板市场建设,同时,要积极规范发展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特别是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具有初级市场性质的地方性创业企业交易市场。

创业的战略3

  生意要想做得好,不仅要创业者们有着认真的经营态度,还要创业者们能够掌握一定的经营技巧和方法!生意的好坏讲究是创业者们所用的心思!所以说,对于创业者们来说,大家需掌握一定的营销策划技巧,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店铺的营销战略应该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做:

  店铺的营销战略一:提高知名度

  新店开店知名度不高,很多顾客不知道,这就面临一个宣传问题,创业初期的广告投入是必要的。广告投放的要点在于选择目标消费群体最为观注或最为集中的媒介,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宣传。

  店铺的营销战略二:提高客流量

  如果店铺没有选择在繁华的商业区开店,那么,就要想办法提高店角的客流量。虽然做广告,可以引起消费者的观注,但是这部分消费者也不一定会到店铺里来,所以,要想把潜在的消费者吸引到店里来,就要动一些脑筋。如果你周围的朋友中也有人做生意,就可以制定一些优惠卡,让这些朋友帮助推荐给他们的顾客,这就是所谓发动大家的力量制造“人气”。

  例如,我们经营制作一批优惠卡或折扣卡,通过影楼、酒店、酒吧等场所,作为这些场所招待顾客的赠品发放出去,效果非常好。当然,作为回报,我们也经常把他们的优惠卡作为赠品,推荐给我们的顾客,以此互相带动双方的客流量。

  店铺的营销战略三:增加回头客

  增加回头客,就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不仅要销售好的商品,提供好的服务,而且还要与顾客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纽带。成功的店铺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例如,建立顾客档案,定期进行沟通和联系,推荐新的商品和新的促销信息,并且要为每一个顾客建立个性消费档案,优秀的服务人员能够记住每一个老顾客不同的消费习惯。在顾客生日、结婚纪念日、孩子生日之际,寄去一张小小的贺卡,甚至发出一条祝贺短信,都能让你的顾客倍感亲切,从而增加顾客对店铺的好感,大大提高他们经营光顾店铺的机率。

创业的战略4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加入WTO以后,我国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入世后政策的放开,以及来自更加专业化的国际建筑承包商的竞争,都对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产生了新的要求,做大经营体量以外,更重要的让企业可以适应竞争,并且成为可以在竞争中形成竞争力,最终崭露头角。在过去的市场中,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积累了经验,入世之后,也暴露出了企业机制与市场环境不相匹配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如何在竞争市场中生存下来,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创造口碑,保证企业利润,最终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都考验着决策者的战略眼光。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战略定位,定位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企业后期的发展方向。

  H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20xx年4月,目前尚处于创业期,是一家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等多项资质的施工企业。本文利用PEST分析方法、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方法,按照战略分析一一战略选择一一战略实施以及战略绩效测评的基本思路,对H建筑工程公司创业期战略定位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深入分析。全文主要分为几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战略选择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对H建筑工程公司企业内部的调查分析以及PEST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第三部分首先分析国内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其次提出H建筑工程公司战略定位的选择。第五部分将为H建筑工程公司基于战略定位进行战略发展规划,包括战略发展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划分、战略实现步骤、主要措施等。最后,对前几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得出基本结论,说明研宄的不足,以期实现对H建筑工程公司发展的帮助。

  关键词:H建筑工程公司,创业期,战略定位

  目录

  摘要

  1研究说明

  1.1研宄背景

  1.2研宄意义与价值

  2企业战略定位理论概述

  2.1国外定位理论诞生与发展

  2.2国内战略定位理论研究现况

  2. 3关于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定位研宄

  2. 3.1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2. 3. 2关于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定位理论研宄的说明

  3国内外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现状

  3.1国外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状况

  3.2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H建筑工程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4.1H建筑工程公司企业介绍

  4.1.1H建筑工程公司企业基本信息

  4.1.2H建筑工程公司组织架构

  4.1. 3 H建筑工程公司业务状况

  4. 2行业环境PEST分析

  4. 2.1政治法律环境

  4.2.2经济环境

  4. 2. 3社会文化环境

  4. 2. 4技术环境

  4.3H建筑工程公司STOT分析

  4. 3.1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分析

  4.3.2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分析

  4. 3. 3竞争分析

  4.4H建筑工程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小结

  5H建筑工程公司战略定位选择分析

  5.1国内建筑工程公司的战略定位现状分析

  5.2国外建筑工程公司的战略定位现状分析

  5.3 H建筑工程公司目前的战略定位分析

  5.4H建筑工程公司战略定位方案分析

  5. 4.1经营领域定位分析

  5. 4. 2行业地位和角色定位分析

  5.4. 3发展战略类型定位分析

  5.4.4目标顾客和产品定位分析

  5.5H建筑工程公司战略定位的最佳选择

  6 H建筑工程公司基于战略定位的战略发展规划建议

  6.1基于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发展目标及战略重点

  6.2基于纵向一体化的战略阶段划分以及实施步骤

  6. 3基于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主要实施措施

  6.3. 1全面实施精益建筑的管理方式

  6. 3. 2实施C0S0内部控制框架

  6. 3. 3实施"全国质量奖"对企业的各项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创业的战略5

  企业战略指的是企业为完成各项经营目标,在对内部因素及外部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后,对企业将来的生存与发展而做出一系列的谋划。企业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占据一席之地,与战略的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创业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创业企业就需要凭借现有的各种资源,制定务实的创业战略,实施科学的战略管理,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一、创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现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般的现有成熟企业,还没有从理论层面形成专属于新创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成果,针对新创企业的战略研究,也通常是借鉴成熟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然而,由于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新创企业的战略目的、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必然与成熟企业存在差异。所以,研究企业创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将战略管理研究前移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由此填补和充实以往战略管理理论不够重视创业和战略管理融合研究的不足,从而使战略管理的研究覆盖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二)实践意义

  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小微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大中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至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国内企业在创办之初缺乏科学的创业战略管理,以致从开始就没有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都难免走向失败。因此,研究创业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应用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和帮助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就系统思考整个创业过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务实可行的创业计划,采取更加有效的战略措施实现成功创业。

  二、创业战略管理的重点

  (一)创业企业的战略准备

  创业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员在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基础上,为建立科学可行的企业战略,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远景。创业企业决策人员需洞察本企业将要发生的业务变化以及市场可能出现的机会,对企业将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技术以及管理等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通过提出富有吸引力且切实可行的概念,从而激活创业企业的战略。

  2.确立使命。创业企业应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依据,来制定出投资者及企业员工理解并为之自豪的、切实可行的使命。对国家,创业企业要有报国之情,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自觉纳税,积极支持国家建设发展;对社会,要以促进社会繁荣与和谐发展作为使命,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员工,要为其创设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将其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强大,进而产生自豪感。

  3.制定战略。制定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将企业风险降至最低,从而确保创业成功。战略的制定需先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前,充分考虑战略的针对性与前瞻性,让企业投资者和员工对行动方向达成共识。创业企业领导人员在制定战略计划时,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获得相关情报资源,再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方向相结合,进而根据建立企业的总体目标、制定具体的生产经营方案、制定3至5年的中长期计划、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程序,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总体策划。

  (二)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1.成长战略的选择。任何一家创业企业都要经历长短不一的成长战略实施期,因为只有成长战略才能使创业企业不断拓展和壮大业务规模,使企业从竞争力弱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所以,企业在创办之初就要根据自身的远景目标、功能定位和经营业务,选择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成长战略,如市场渗透战略、新兴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市场创新战略等。

  2.竞争战略的选择。在确定了成长战略后,创业企业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业务层级或者事业部层级的竞争战略,这是指导和管理企业具体经营策略的行动计划。企业竞争战略设定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和市场特征,明确企业产品或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并形成优势地位的策略组合,比如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集中化战略和总成本领先战略等。

  (三)创业企业的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的遵循原则。创业企业在实施战略时,为将战略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理适度的原则。在实施战略时,由于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的变化,执行人员就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合理改变战略内容,确保不对企业总体目标造成影响。二是统一领导的原则。在实施战略时,创业企业的领导阶层应统一领导,确保资源分配、组织调整、制度建立及信息沟通等工作协调进行。三是应势权变的原则。在实施战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实际与假设不同的情况,创业企业此时就要适当调整之前的战略计划,促进企业应变能力的提升。

  2.战略实施模式的选择。创业企业将战略付诸行动的阶段为实施阶段,企业领导人员应以自身具体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战略模式,推动战略管理的实施,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创业企业可选择的战略实施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指挥型。此种战略实施模式指的是创业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战略后,要求全体员工严格实施战略计划,自己同样参与其中,并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搜集与掌握,从而为后续的战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变革型。此种模式指的是创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将实施战略作为工作的核心,并在各部门的共同协助下,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建立新的信息系统及组织机构,通过采取新的激励方式,将投资者和员工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在得到他们的认可支持基础上,促进战略实施成功率的提高。三是合作型。此种模式是指创业企业管理人员引导员工对有关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问题展开讨论,并听取他们合理化的意见,确保做出全面、准确的决策,从而促进战略的有序实施。需要注意的是,创业企业在实施战略时,应以自身的经营状态及发展程度为基准,混合或交叉应用上述几种实施模式,从而确保战略的实施符合企业实际。

  三、创业企业的成长模式

  (一)财务方面的成长

  财务增长是创业企业最直观、最现实的成长表现,具体包括企业销售收入、总资产的增长,以及财务制度的完善等,随着财务的成长,创业企业的价值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财务制度与企业所有者及管理者等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它可以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与外部的投资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二)组织方面的成长

  在外部,创业企业的成长体现在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在内部,则表现在管理制度的逐步规范与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从而使得组织具备较好的柔性。除此之外,创业企业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愈发专业化,进而确保企业在组织机构不断扩大及快速成长过程中,能够对市场风险及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与控制,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三)人才方面的`成长

  随着创业企业的不断进步与成长,其人才资源管理体制为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就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员工队伍,并以年薪制及股权制等制度,来激励员工,确保企业管理队伍的创新性及稳定性。此外,创业企业在纳入富有优势的人才资源后,便会通过角色转换来促进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在这一优势互补的整合过程中,企业的人才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成长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创业企业为获得生存及长远的发展,就要在创业阶段将自身条件与发展情况同外部环境相结合,对创业企业的成长需求及模式展开动态分析,通过选择科学、有效的战略模式,为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持,在避免各类风险、防止创业失败的基础上,成长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卓越企业。

创业的战略6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 1986 年 1月 29 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来,汽车行业已经跨过世纪,走过百年。汽车的发展带动了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使每个家庭生活更加时尚和便捷。随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全球扩展的必然趋势。大众、通用、丰田、现代、福特、奔驰这些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日趋完善的业务规模,它们的急速扩张刺激了本土企业被动的加入国际创业的浪潮,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0xx 年,党的十六大“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部署的提出确定了我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趋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即,中国企业开始思考拓展海外事业,汽车行业的海外投资建厂、海外合资合作以及对外出口也在快速发展。可是企业的海外扩展必须建立在自身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即“引进来”战略在“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时候也同样重要。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较发达国家晚了半个世纪,还没有走出国门,迎接的便是世界汽车行业越来越繁荣的局面,并且已经中国市场上对本土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不再异国他乡,而是在土生土长的中国市场。所以,我国的汽车企业国际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守住本地市场,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也就等于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这就是内向型国际创业的过程,即内向型国际化,对我国汽车企业至关重要。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为了优化产业价值链,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经营能力。我国一直以来以充满巨大潜力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那么拥有技术比较优势的跨国公司就会以技术优势与我国企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早期我国汽车企业是通过引进车型、购买技术、配套生产、贴牌生产到合资合作来与跨国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对于我国来说,是以市场换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的汽车企业不断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汽车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在国外有不错的声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引进的对于我国汽车技术水平来说先进的技术,在国外已经落后或者淘汰,这样并不能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达到能够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的高度。在与跨国公司合资生产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确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对合资企业的严格要求和技术支持只是其在目标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必要手段。然而,这种分工合作方式不但不能够促进我国汽车业的产业升级,而且十分不利于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因此我国汽车企业要进行内向型国际创业,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国际创业的定义

  创业是指具有创业思维的企业家,发现并识别创业机会,然后搜集创业资源并形成创业组织实施创业过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且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国际创业的定义,首次出现在1988 年 Morrows《国际创业:新的成长机遇》文章中,这一定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研究者如 McDougall、Oviatt、Zahra 对其内涵的讨论,不断丰富理论的发展。20xx 年,Zahra 和 Garvis 将国际创业的研究目标加以扩展,扩展到了任何具备创业精神的商业组织,使得国际创业的研究课题一下子丰富了起来。20xx 年 Zahra,Newey 和Li 完善国际创业,强调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是国际型企业的目标。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国 际 创 业 (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和 国 际 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定义,这两个词语常常出现在文献中。笔者认为,国际化是一个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了解外国同业企业,为应对全球竞争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并且实施的过程。而国际创业首先是一种创业行为,包含有创新的元素。国际创业和国际化是相互促进、互相依托的关系。

  第 2 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国际创业理论

  自 1988 年开始吸引众多学者的关注以来,就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方面有了日渐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汽车行业具有典型的国际创业倾向的现代化行业的决策过程更是需要国际创业理论的指导。战略选择理论是一个联系企业微观环境和市场宏观环境的有效的指导型理论,对于汽车企业国际创业指明了方向,同样需要仔细研究梳理。回顾汽车行业的百年发展过程,无论是从简单的汽车修理厂白手起家到发展成为世界大型汽车集团,还是近几年在激烈竞争的夹缝里艰难求生的新生汽车企业,其发展过程都脱离不开企业发展理论的范畴,因此本文选择企业发展理论,从宏观视角、整体思路对汽车企业进行考察。最后,本文又参考了企业国际化理论,以求在内向型国际化方面得到一个明确的分析思路。本文对外向型国际化相关理论只进行简要介绍,主要从已有理论中考察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

  2.1.1 国际创业相关理论

  自 1988 年“国际创业”定义出现,到 20 世纪 90 年代经过各个领域的学者的不懈努力的研究,近十几年来,国际创业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的支撑,国际创业理论在国际商务活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得以发展,虽然促进了两个学科的一体化,但其不成体系的分散现象仍然不能有效应用于对实践的指导。1、国际商务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最早产生了现代国际商务理论,主要用来支持成熟的大型企业的跨国行为。具有代表性的有Verono(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Dunning(1977)的折衷理论。而此时的国际商务理论并没有与创业理论相融合,因此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创业理论。

  1、早期国际创业研究

  随着 80 年代末全球政治经济的快速变革,全球化的浪潮使学者们对国际化的认知逐渐成熟,为国际新创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Oviatt、McDougall、Shane、Venkataraman为代表的学者研究了新创企业和小企业的创业行为,在国际新创企业理论、机会识别领域丰富了国际创业理论。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发展现状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比国外学者的丰富和深入的研究,我国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成果稀缺而且缺乏系统性。

  2.2 汽车行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研究现状

  有关汽车行业范围内汽车企业施行国际创业过程中怎样做出战略选择的命题文献稀少,但是也足够吸引我国学者结合我国汽车行业的蒸蒸日上却充满隐患和不足的行业背景来寻求一条适用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我国学者对汽车企业国际创业的研究课题有战略决策及影响因素、创业导向影响、国外汽车企业的国际创业特点,研究重点偏向于海外进入战略以及面对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苗青(20xx)总结了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创业的主要方式为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我国汽车企业价格低、质量低、研发能力低、品牌形象不高端、知识产权缺乏、国际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冯德连(20xx)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我国制造业大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总结了这一类企业成功国际化的模式选择。

  研究认为我国的国家政策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准备时间和空间,为汽车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创业制度环境。面对市场压力和环境威胁,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中国汽车企业具有再次创业的破釜沉舟的决心,这可能是成功实现公司扩展和战略转移的关键。

  第 3 章 案例分析——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为例

  理论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本章选择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研究主体,来考察我国汽车企业内向型国际创业过程。之所以选择一汽-大众是因为这是中外两个具有雄厚实力的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双方都具有中外汽车企业的鲜明特点,该公司还经历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面对中国市场进入 21 世纪的风云巨变,该公司仍然能够蓬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中国最成功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极具创业特征,对该公司的研究适合本文论题。通过艰难的搜集资料、整理大量新闻内容、分析案例和抽象化工作,形成了本章有关案例公司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和战略选择三个部分。

  3.1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简介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1991 年在长春成立,合资方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目前一汽、大众和奥迪股比为 51:30:19,合资期限到 20xx 年 2月 6 日。一汽-大众的员工在20xx年底的数量为中方 27,140 人,外方203 人。

  近些年一汽-大众不断推出新车型,例如20xx 年一汽-大众有奥迪A6L 35 FSI quattro、高尔夫1.2TSI、奥迪 A3 45 TFSI 等多款产品上市,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第 4 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已有国内外学者对国际创业的研究成果总结比较,提出了内向型国际创业的定义,搜集整理了国际创业相关理论、战略选择相关理论、企业发展相关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四大理论,并结合汽车行业战略选择研究现状,提出内向型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模型,最后,以一汽-大众为例按照模型分析其内向型国际创业过程。研究结论如下:

  1、内向型国际创业的内涵的提出。内向型国际创业的定义为本国企业通过进口、购买专利技术、补偿贸易、加工装配、国内合资的形式,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开拓商业机会,提升企业绩效,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2、通过对四大理论的大量文献阅读,总结了国际创业相关理论包括国际商务理论、早期国际创业研究、多学科交叉阶段研究、基于资源和动态能力的模型、Zahra 国际创业整合模型、国内相关理论,得出结论国际创业研究仍然比较分散,主题侧重点各有不同,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研究的演进过程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较大。学者们应该善于用系统的思维,进行国际创业的研究。战略选择相关理论总结了一般竞争战略、产品增长战略、企业成长战略、基于形式的战略分类、战略选择角度的战略分类,得出结论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具有导向性特征的,其终极目的是实现企业目标,是与企业战略的宏观方向相关的一种原则。企业发展相关理论总结了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该理论是研究企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内容已经相当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发展理论不断深化和多元,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企业国际化理论总结了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理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相关理论,得出结论是不同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价值,但是企业国际化行为涉及的因素较多,受到国别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国际化理论仍然有很多有待挖掘的课题。

  3、在综述方面,本文得出结论是有关汽车行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多为近 10 年之内。不仅文献不多,而且这类研究不约而同的将国际创业默认为外向型国际创业,即以汽车企业为例研究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过程。

创业的战略7

  在成功越过创业阶段后,中小企业将开始步入了迅速成长的关键阶段,企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员工迅速增加。现实经济生活中,在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迅速走向衰退,甚至破产,剩下的少部分企业却成长为长寿型公司。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那些成功崛起的中小企业的秘密在哪里?如何才能让企业平安的度过这一关键阶段?

  一、中小企业成长的痛苦:战略缺位与资源短缺

  1创业型中小企业的特征表明其处于成长关键期

  ①规模: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的地位不高,除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外,基本处于市场跟随者的位置,如果发展顺利在近期有可能进入挑战者的行列;企业的所有者不想将企业的经营限定在目前的规模和经营层次上,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愿望和需要;企业产品市场不存在扩张限制,市场容量不会限制企业规模扩大。②时期: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创业时间相对较短,缺乏较长期的发展经验,对创业期和成长期的区别没有清楚认识也无针对的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但存在裂变、衰退的可能。③决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决策过程中不规范性、松散性、灵活性与多样性并存;最终决策由其中最有号召力的创业者进行,决策过程不乏民主但科学性较差。④控制: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同一群人,创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身兼数职;一般家族性较强,或者由一群有亲戚或故旧关系的人共同控制。

  这样的中小企业已成功的完成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创立阶段。前一阶段的成功一般基于企业家个人和其创业群体的能力,创业者就是企业最初的人力资源。接下来,他们进入了企业的迅速增长阶段,在这个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爆炸性”阶段的增长过程中,公司的生产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员工人数也迅速增加。

  2战略缺位状况下企业成长的痛苦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阶段性特点,突出的反映在生产资源的突然性增加,销售市场和销售额的爆炸性扩大,但同时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仍然滞后于增长前水平,这时企业就如同一个儿童拥有一副成年人的身材,出现了极度的不适应,我们称之为企业成长的痛苦。根据蒋东生的调查,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没有制定完整的战略规划的占83%,在领导人指示下进行战略实施的占21%,按规划有步骤实施的占68%。处于这种迅速成长的痛苦中的中小企业,要么战胜了这种困难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大企业,要么昙花一现,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走向衰退并最终倒闭。

  在成长阶段,表面上看来是企业辉煌的增长,似乎处于初创企业走向长青企业的坦途,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隐藏在其辉煌背后。此时企业原有的资源,包括物质、非物质资源都被利用到了极限,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开始出现混乱。

  这种混乱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缺乏系统、长远、科学的发展路径和远景描述,生产经营也已趋于无序化。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缺乏应有的整体规范,员工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怎样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有效合作。

  3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资源短缺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

  进入成长关键期的中小企业最初的人力资源开始枯竭,逐步陷入泥潭,但短期内往往被企业快速增长的收入所掩盖了。由于称职管理人员的缺乏而导致企业主长时间埋头处理日常业务,无暇顾及公司的长期发展,企业主的亲力亲为又使得管理人员甚至所有雇员都把其当做“超人”,无论大小决定均需由他做出,形成对其的过度依赖。据蒋东生对将进入成长型前500家的中小企业的调查,在成长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为40%,对员工不能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的占35%,有58.75%的公司总经理由董事长兼任,27.5%的总经理从股东中产生,10%从社会上招聘。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成长中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需要、开始枯竭。人力资源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以至于发展过程中能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对企业所有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形成一个巨大挑战。

创业的战略8

  前不久,听了资深创业人查立的一个讲座,其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创业不是用钱就能堆得出来的,“人”也是创业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信有过创业经历的人都会非常赞同这个说法。

  但是回过头来看,要是某天你被一个创业家或者一家正在创业的公司看中:来来来,来我们这儿吧!你会怎么选择呢?创业公司要钱没钱,要门面没门面,要排场没排场,更加没法用“品牌”、“资本”来支撑你的信心。

  看看吧,还是愿意去人家大公司啊。单是招人,大公司大手笔地在报纸上整版整版刊登招聘广告,世界500强啊,福利好哇,培训计划、职业生涯呀,说得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人人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钻进那里面去干一辈子。惹得那些创业企业眼红牙痒。

  其实,创业公司要招人不难,查立自己就是一个多次成功创业而蜕变成的VC(风险资金)和天使投资人,推荐大家套用VC投资的理论,招人三步曲,第一步招进高人来(等于VC找好项目);第二步是要试人驯人,看看是不是货真价实,能不能得心应手(等于VC的尽职调查);第三步是留人走人,好人留下,不合格的走人(好的项目VC投钱,不灵的项目VC说拜拜)。

  活学活用一下,结合查立的说法,我也对创业公司招人谈一些想法:

  招人,最简单的方法是网上找。你把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往招聘网站上一输入,电脑会自动为你配送所需要的人才,即所谓网络“速配”,不过骨干的精兵强将是很难完全按学历、工作经历来挑选的。一个名牌大学的电脑博士,又在跨国大公司里混到了副总裁的职位,此人是不是有兴趣到你寒碜的创业公司里带领一家小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亏损到盈利,天晓得。

  比较靠谱的是熟人推荐和挖墙脚,当然,前提是你是一个有宽广的胸怀、耐性、宽容、智慧的人。精兵强将们往往不会逆来顺受,也不是那种你发号施令他就立正转身起步向前走的人,精兵强将意味着比你强的人、和你观点不一致的人、难以驾驭的人、甚至是你不喜欢的人。你必须要能够从与你不同的观点、性格、能力、风格中,透视出谁是你能力的补充?所以招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自我的剖析。

  留住人才也是一门学问,查立说他很推荐用融资的方法,接触过不少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也都推荐这个方法,即所谓利益共享:按一定周期融钱,比如每12—18个月融一次,而且每一轮融资都做到成倍的溢价,每一次溢价都是新投资人对你公司的价值认可,真金白银,货真价实;在不断的溢价过程中,团队们看到了公司在成长,自己手里的股票也在增值,因此他们对你创业者的信心和崇敬之情也会不断提升;公司里老员工手里的股票的增值幅度一定比新来的员工更多,股权和期权像一座金字塔,起到了凝聚团队和稳住留住好人的作用。

创业的战略9

  20xx年,曾经有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企业到底应该高调如海尔,还是低调如华为?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时光流转,今天我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答案?

  20xx年底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透露,预测20xx年海尔实现总营收为1039亿元,较20xx年增长30亿元(作者按:此前,海尔在各种媒体上宣布20xx年实现营收1016亿元;如果这个数据是正确的,那么,20xx年的营收增长应该是23亿元,而不是30亿元。)。据悉,这30亿元的增长由两部分构:一是海外营收增长约64亿元,二是国内营收负增长34亿元。

  这里须注意两个事实:第一,海尔20xx年营收增长率不足0。3%;第二,国内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

  我们再来看看华为的情况。据报道,华为20xx年预计实现总销售收入8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海外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9%,同比增长120%。目前,华为产品已经销往90多个国家,在美国、瑞典、印度、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引用华为数据,为20xx年上半年公开数据,也许全年实际数据和上述数据有所出入。

  20xx年底,海尔一度宣称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最终却以微弱差距失之交臂。在许多人看来,海尔只要稍加努力,就不难晋身其中,然而,海尔给我们的却是另外一份答卷。

  显然,海尔已经走到了瓶颈期,从昔日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增长停滞,海尔正在遭遇市场与品牌的双重制约。

  坚持发展自主品牌为人称道

  放在中国企业群里面,海尔无疑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这种尊重归功于它长期以来坚持的自主品牌战略、服务战略,以及极少介入恶性价格战,当然,还有它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应该说,海尔初步具备了一个国际企业的大气象。

  起自1996年的海尔国际化之旅,至今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当我们以国际企业的标准审视海尔的时候,我们发现海尔的差距是明显的。20xx年,海尔海外营收20亿美元,占当年总营收的15%;20xx年这一比例提升到21。5%。但是,这个比例和华为的59%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甚至和TCL、联想都有一定的差距。和那些真正的国际企业相比,海尔甚至不具有可比性。

  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坚持自主品牌道路的海尔国际化脚步如此沉重而迟缓?

  事实上,海尔的问题不单单是国际化的问题,国内市场增长停滞的问题也已经开始显现。

  国内市场触及天花板,海外突破成当务之急

  海尔无疑是"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无论品牌价值还是企业总营业收入。目前,海尔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均为三强品牌,彩电、整体厨房表现也不错。因为有一批而不是有一个产品表现优秀,所以,海尔的总营收比别的企业高很多。

  从50分到80分易,从80分到90分难。现在,海尔国内市场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实现持续性突破,基本上只能以维持现状为主。以彩电为例,虽然海尔整体品牌形象十分强大,但是,海尔彩电却始终难以跻身第一军团行列,原因在哪里呢?一方面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没有给海尔留下太多的机会;另一方面,海尔彩电优势不明显。

  在国际市场上,海尔也在进步,但是速度慢了点。目前,海尔国际市场的成绩,基本上是由增加销售网点带来的,而不是得益于竞争力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提高。

  在海尔主导产业国内市场增长空间不大、甚至已经触及到天花板的情况下,适时地把市场主体由国内调整为国际,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另外,在竞争力构成上,我们发现海尔过度依赖服务这张牌,这在中国市场是有效的,在国际市场未必有效。国际市场更看重的是技术和产品因素,恰恰在这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上,海尔无法和国际级竞争对手形成抗衡。

  显然,海尔要想实现企业持续快速成长,必须实施多头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空间突破,尽快加大国际市场对企业的贡献率,完成由国内型企业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型。

  品牌转型:从中国名牌到全球名牌

  和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海尔堪称优秀企业,但是,当我们把参照系改换成国际级企业的时候,我们发现海尔不过是一个以中国为主的中型企业。

  近年来,海尔对国际化的追求可谓不遗余力,在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始终坚持自有品牌打市场的理念不动摇,也是海外营销推广力度最大的企业,20xx年一度传出海尔要收购美国著名家电企业美泰的消息。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海尔是一个极具国际化进取意识的企业。

  但是,海尔国际化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海外营收占海尔集团总收入比例偏低,其次是品牌影响力仍然以中国为主,再次是始终没有培育出赢利市场。

  因此,海尔国际化有几分力不从心的色彩。品牌的短板被认为是最大的短板之一。

  应该说,海尔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短板,但是,这些短板对于海尔来说并不具有同样的意味。有些是根本型短板,比如品牌短板和技术短板;有些则属于衍生型短板,是根本型短板带来的结果,比如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很难跻身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度低等等。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尽快克服根本型短板的制约,应当成为海尔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短板并不容易克服。以品牌建设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海尔品牌形象需要强大资金的支持,以海尔目前的赢利能力,是很难承受这样大投入的。最近,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改换标志,为此准备了25亿美元的广告宣传费用,海尔很难望其项背。

  核心竞争力转型:从服务主导到技术主导

  和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海尔是一个较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但是,和国际企业相比,海尔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一点从海尔缺乏原创产品、重大改进型产品就可以窥见一斑。虽然海尔冰箱已经跻身全球三强,但是,海尔却没有一项足以影响产业的冰箱技术。其他产品情况类似。

  严格说来,海尔并未逃脱营销主导型企业的宿命,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相比,海尔并不具有本质的区别。海尔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区别是:它对新技术的追随比别的企业快了半步。

  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国际市场向来是创新主导型企业的天下,而不是技术追随型企业的天下。这一点看看三星、诺基亚、LG、夏普、松下、索尼就知道了。

  我们说海尔存在两大根本型短板,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技术。如果深究起来,这两大短板并非等量齐观。应该说,核心技术无法突破对海尔长远利益的影响还要大一些。因为产品是企业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如果在最根本价值上缺乏话语权,企业怎么可能建立绝对优势呢?

  可以说,由于海尔在技术这个板块上无法和那些国际企业形成较量,因此,就形成了海尔的优势残缺。为什么海尔不遗余力地推广品牌形象却始终难以突破品牌壁垒?就是因为其品牌形象中"技术形象"和"产品形象"支持不足,这不是可以靠广告来弥补的,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行。因此,对于矢志于全球市场的海尔来说,如果突不破小打小闹式的技术改进,强势国际形象的建立永无时日。

  未来一个时期,核心技术、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三大阶梯式突破,成为海尔必须跨越的重大障碍,即使需要海尔用五年乃至十年才能实现,它仍然必须走这一步,这是绕不过去的坎。

  可以说,今天海尔的形势比过去任何一天都更严峻,迈过这道坎阳光灿烂,迈不过这道坎风雨如晦。国际化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从实施品牌与技术的点式突破开始,逐步实现企业战略的全面突破,是摆在海尔面前最现实也最严峻的课题,相信海尔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创业的战略10

  武汉首个公租房小区惠民居昨日摇号配租。其中,在特别“优待”下,92户新就业大学生摇中84套房源。这也是我市首次将保障房范围扩大到留汉大学毕业生。

  市房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取人口红利输入,鼓励和吸引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的战略部署,此次从2145套公租房中调出84套房源,专门供新就业大学毕业生摇号。此次,具备资格参加摇号的登记人有4641户,其中新就业大学生有92户。

  熊志3年前从河北一大学毕业后到江岸区工作,现租住着1000多元的房子。今年6月,他听说武汉公租房资格申请面向他这样的新就业大学毕业生,试着申请,拿到了资格证。而同时,因为熊志家庭中有残疾人,又属于特殊照顾群体,享有优先选房权。他在优先摇号中就被摇中,由此成为武汉大学毕业生住公租房第一人。“我在武汉也算有个比较稳定的家了。”熊志说,公租房稳定的住处和租金,让还没有买房的他踏实了许多。

  据市房管局负责人介绍,以前经适房、廉租房只面向武汉住房困难户,今年新推出的公租房,在面向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同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了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新就业职工。而为鼓励和吸引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此次又对他们摇号配租实行了特别优惠政策。今后将在接下来各个公租房项目中,安排相应比例供大学毕业生租住。

  按规定,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或持有武汉市居住证,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且毕业未满6年,月收入低于3000元,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的固定劳动(聘用)合同,且正常缴纳社会保险金或住房公积金的新就业无房大学生可申请武汉公租房。

  江岸区房管局负责人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申请资料不全等原因,这次摇号只有92位大学毕业生申请,这离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欢迎大学毕业生申请公租房。

  “校长您好,我们卓越班的实践活动什么时候能落实?”

  “因相关支持政策不够、企业生产受阻等原因,实践未落实,我向你们道歉!”

  这是9月13日,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与20xx级船海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座谈时的谈话。联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武汉理工大学校领导分26个专题集中进行调研座谈后,又分别带队深入到学校各基层单位,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广泛征求意见。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原则,围绕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等特色党建活动,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教职工党支部在育人中的主要作用,取得一些效果。

  “结对子”共建育人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开开会、讲讲课,已经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唯一方式。”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阎高程说,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一方面利用新媒体,通过党建QQ群、党员教育专题网等网络平台,拓宽党建工作的渠道和覆盖面;另一方面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师生结对·支部共建”“责任、诚信、成才”三项教育活动等特色党建活动,利用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精神品格。

  20xx级会计系的学生与宣传部结了对子。一年来,两个党支部开展多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师生一起学习、研讨十八大精神,共同学习新党章;师生支部共赴大军山参观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警示普法教育活动并捐赠励志书籍;学生支部还受邀参观校属宣传阵地广播台、电视台、校报等,组织校园文化建设讨论……

  一系列的共建活动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搭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联系的平台,进一步密切和深化了师生关系,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关注社会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强化了师生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

  引导、指导,正能量育人

  “我还以为过组织生活,就是老师来给我们谈信仰、讲道理。没想到,还包括指导我们的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xx级的学生党员看着手上的共建活动计划表惊喜地说。

  学校党委书记刘伟认为,高校的核心工作是育人。学校党建工作的内容也要围绕育人展开,而不能只是引领学生的思想。“在学习指导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内涵和党性修养,更好地培育学生成功成才,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

  在这样的理念下,武汉理工的党支部活动内容从思想政治学习延伸为专业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

  针对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清晰的问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选派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和知名教授为学生答疑解惑。原交通学院院长、船舶结构领域知名教授翁长俭仔细地讲解了结构专业的前身、特点、发展前景及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学生的各种问题,老教授们也一一解答。

  参加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原来组织生活还可以这样过。”“看来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不错,以后找工作不愁了。”

  教学相长 行为育人

  在共建活动中,教职工党支部的老师们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为学生提供了一本本活生生的“好教材”。张庆英,作为一名有着31年教龄的老教师,把爱传播在课堂、传播在学生的心中,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老师”;彭善堂老师,将满腔热忱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收获了“实验室螺丝钉”的称号;八年不辍伴飞“小雏鹰”的郎坤,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善举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志愿之风”吹遍校园……

  老师的言行时刻教育和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在共建活动中表现出的行动力、思想力也深深地震撼着老师。

  “学生们对新党章的理解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新党章。”与学生们共同学习新党章的阎高程,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受到很多启发。“他们虽然还很稚嫩,但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超出我的想象。”参加“街校牵手行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和珞南街社区党支部惊讶于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高校教职工党支部是党的组织系统的基本细胞,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切实发挥教职工党支部的作用,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组织保证。”校长张清杰说,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

  1日,记者从省人事厅获悉,全省公务员招考资格确认工作已正式展开,报考检、法、农垦系统的考生从即日起到7日,将陆续开始资格确认,其中检、法系统的考生还将进行二次报名选报职位。

  据悉,报考农垦总局、分局机关的考生将在5日前,持报考者本人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加章公章)或所在学校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进行现场核对。通过资格确认后方可进入面试。

  报考省检察系统和省法院系统职位的考生,将实行先报职类,后报职位的方式,须在资格确认后进行二次报名。其中,报考省人民检察院系统的考生,通过笔试已进入面试范围的,须在4日至5日统一集中到省检察院进行资格确认;在6到7日进行职位申报(二次报名)。报考法院系统职位的考生,在7日早9时至15时进行资格审查,在 8日进行二次报名。二次报名应由考生本人亲自选报,因特殊原因考生本人不能亲临现场申报职位的,可委托他人代报。委托他人代报名的,必须携带考生本人签字并加按手印的《委托报名申请》、考生身份证复印件、代报名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职位申报时,考生按笔试成绩确定申报职位顺序,笔试成绩出现并列的考生,抽签决定先后。

  省人事部门提醒,农垦总局、分局机关考生的资格确认地点、电话及携带材料,报考省检察系统和法院系统具体职位的资格确认时间、地点、携带材料以及二次报名的时间、地点均已在省人事编制信息网上公布,考生可上网查询。

创业的战略11

  如果问最成功的商业领袖们战略是什么,你觉得会有多少种回答?我在网上搜索“战略领导”,返回的链接数是115,800,000。

  如此多的链接恰好解释了战略的复杂性。思想领袖们创造了精细的框架,帮助领导者在初始阶段就设置战略。但现实是,战略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者实施战略的能力。复杂不是问题,实施才是关键。

  个人领导者怎样才能更具有战略性呢?问自己和团队以下五个问题,厘清透明、定位和战略。这些问题彼此互通,指向定位良好的战略前景。日常对话中提这些问题,会变得更有战略性,团队也会更成功。

  1. 我们今天在做什么?

  领导者们经常诧异,他们居然不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原因是企业给团队和员工交代了越来越多的任务。当领导者和员工详细讨论新计划和新任务时,很少会关注遗留工作。有时领导者根本不清楚员工在遗留工作上花费的时间。这个问题让管理者了解正在进行或超时的重要任务。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战略性领导团队。

  2. 你为什么做这些工作?为什么是现在?

  了解了所有工作后,就要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这要符合两个战略目的。一是从团队角度明确哪些工作重要,为什么重要。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团队不确定或不统一的情况,这就需要与团队讨论选择、资源和权衡等。二是有机会给团队完成的工作赋予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希望所做的工作有意义。领导者有责任理解这点,并在团队和企业中清楚表达出来,只有详细审查才能做到这点。

  3. 我们今天的工作如何服务企业目标?

  彻底了解岗位职责,检查工作与企业目标的符合度,这些工作的作用不可小觑。这是关于分歧和异常的讨论。如果团队工作不符合企业目的或目标,那么即便团队认为工作是重要或有意义的,领导者也要审视这些工作的价值。能否给顾客带来价值?是否有助于优先的业务?有益于顾客和业务的工作应该最优先。如果确定分歧当下不能解决,则需要更多的战略讨论。那你是否只做最有利于企业的工作呢?

  4. 团队成功是怎样的?

  别人或许有很多评价成功的标准。他们是否有告诉你团队成功是怎样的?如果问队员,个人成功和团队成功是怎样的,他们能否回答?优秀战略者不会用一些能轻易完成的标准来讨好老板,而是花时间思考能真正实现成功的活动、行为、关系和战略。团队的愿景越强烈,就越可能成功。

  5. 如何才能做到更多、更好、更快?

  大多数领导者都想直接跳到这个问题来展示他们的战略能力。如果没有回答前面的问题,无论你在这里提出什么,或许都无法实现。只有前面的问题回答了,这个答案才能有战略性。可能会找到更好的新方法来完成公司目标;也可能从不那么重要的当前工作中分配资源到重要的新工作上。这是五个问题中最重要的,每个领导者都应该逐渐挑战团队,做到更多、更好、更快。但要达到最佳战略前景,就与前面的问题密不可分了。

  战略性领导者最重要的是问对问题,与团队进行正确对话,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战略力量。越问这些问题,就越能推动团队和企业的发展。

  Lisa Lai是一些最成功领导者和公司的顾问、咨询师和教练。她也是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全球领导力发展项目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