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

时间:2020-11-07 18:07:11 创业政策 我要投稿

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经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经实施印发。

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新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快发展和提高质量并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为重点,以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新业态为抓手,充分激发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推进互联网在我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互联网经济突破发展,打造粤东智慧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互联网应用成效显著,成为全省互联网经济发展重要基地、网络民生应用服务示范区、网络创业创新集聚中心。

  ——互联网创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建成互联网创新孵化基地5个,培育创新型互联网中小企业超过500家,建成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3个,建成全省互联网自主创新示范区,互联网创业创新活力大幅提升。

  ——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全市互联网新业态集聚发展,形成产值规模超5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3个,年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互联网骨干企业达5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云服务产业、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00亿元。

  ——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全面普及。县级以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医疗机构信息共享率达90%。

  ——互联网接入水平大幅提升。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全面实现城区“千兆进企、百兆到户、无线宽带全覆盖”、农村“光纤进村、宽带到家”的发展目标,形成良好的宽带发展环境。

  二、重点行动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推进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东核心区,打造小微企业创新业态集聚区;以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为西核心区,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科技孵化区;建设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新型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微企业虚拟创业创新空间。通过双核一虚拟的“2+1”工程,有针对性地配套政策,提升创业创新发展空间,形成东西双核、虚拟拓展,多方共建、全面开花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新格局。

  1.互联网+创业

  推动互联网领域创业,以专业互联网园区为依托,用好用足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各区县电商园和电商创业基地发展,创建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发展众创空间、创业学院、创业咖啡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壮大创业导师队伍。加大对各级孵化器的支持,诸如市高级技工学校创业孵化基地、汕头高新区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汕头电商(五维)创业孵化基地、汕头大学学生创业园、汕头柏亚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汕头市大众创业孵化基地、汕头市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创客提供创业空间、软硬件支撑、团队运营、资金扶持、产品推广、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项目孵化服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商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汕头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保税区、高新区、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2.互联网+创新

  运用互联网加快产业集群、专业镇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施互联网创新计划,支持创建技术研发中心云平台,针对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平台。发展开源社区、社会实验室、创新工场等互联网创新平台。支持开发互联网技术新应用,创新购物、娱乐、旅游等网络消费模式,发展交通、连锁商业、居民缴费等移动支付应用,开展房屋短租、拼车、家政等共享经济业务。支持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创新研究成果产业化,促进各类省市工程中心、科研机构开放实验室、检测认证、软硬件、研究工具等资源并提供市场租赁化,支持创新企业和精英开展技术产品研发。(市科学技术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二)互联网+工业制造

  依托我市现有工业产业为基础,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即:10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00家企业实施机器人应用,1000家企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逐步推动形成工业互联网。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促我市工业的发展方式“四个转变”,即: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价值链环节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营销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集聚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全面提升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

  1.互联网+高端制造

  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鼓励我市32家大型骨干企业和大型骨干培育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提升骨干企业智能制造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创新驱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培育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线上线下(O2O)、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用户消费需求研发制造模式。在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印刷包装、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电子电气等行业开展机器人应用,围绕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改造,鼓励企业使用柔性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大型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等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设备,推广应用新型传感、嵌入式控制系统、系统协同技术等智能化制造技术,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鼓励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等行业开展基于互联网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2.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

  依托汕头市工业设计协会、汕头轻工装备企业联盟等社会资源,建立主要产业的工业设计数据平台,如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印刷包装、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公众设计平台,发展工业设计资源网上共享、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虚拟仿真、三维(3D)在线打印等互联网工业设计新技术、新模式,提升行业整体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进研发中心在线研发服务,推进服装面料、玩具动漫、机械、医疗等的网络化产品,发展协同研发、众包研发、研发成果网上交易租赁平台等。建设“工业云”平台,开展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工艺提升、能耗优化、过程控制优化等智能决策与控制应用。开展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推动粤东玩具检测中心等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在线检测、在线诊断、在线控制和产品质量认证,提升质量精确管控水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商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

  (三)互联网+商务贸易

  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优势,以全市电子商务服务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为突破口,进一步贯彻实施《汕头经济特区电子商务促进办法》,积极创造和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

  1.互联网+跨境贸易

  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载体,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设集保税展示、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数据中心。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税务、结汇、仓储物流、金融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优质服务。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商贸企业面向海外市场扩大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客户(B2C)海外贸易规模。(市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交通运输局、金融工作局、地税局、国税局、人行汕头中支、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汕头海关负责)

  2. 互联网+电商服务

  发挥市行业协会、大型电商平台等社会资源优势,建立健全融合电商物流、电商金融以及电商保障体系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创新电商服务模式,推进电子商务平台与现代物流、会展业、专业市场等各种平台的融合。选择工业电气分销商等一批发展快、信用好、管理规范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粤东乃至全国同行业中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示范企业。重点推动国际玩具产业综合体宝奥城等现代化园区实现智能化服务,以物联网为基础,逐步建设智慧园区,组建电商产业专业孵化器、创投空间,推动我市电商产业跨越式发展。(市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保税区、高新区管委会、金平区政府、龙湖区政府、澄海区政府负责)

  3.互联网+物流

  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系统等技术,推进制造业物流、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城市配送、冷链物流和国际物流等智能化,发展精准服务、体验服务、聚合服务等物流新模式。围绕把汕头港作为国际性港口和粤东集装箱中心港的建设定位,利用汕头港口优势,加强对港口航道、船舶、仓储、设备的动态监测、管理,打造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智慧物流产业链,全面提升汕头“数字港口”的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物流企业运用互联网建设敏捷型供应链协作平台,集聚优质供应商资源,应用射频识别(RFID)、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技术,实现供应链精准化管理。重点在服装、机械、玩具、家电等行业开展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供应链大数据应用融合。培育澄海无人机产业进入快递物流等新型服务模式。(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交通运输局、港口管理局负责)

  (四)互联网+农业农村

  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1.互联网+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平台、农村生活服务平台建设到位并持续营运。加快农民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育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农人”。建立“在线农业合作社”,提供综合选种、种植、施肥、收成、销售、运输等信息共享支持,帮助建立“农超对接”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产销实时管理。建设国土、林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创新森林培育、森林碳汇、物种保护等工作模式,提升国土、林业管理智能化水平。(市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海洋与渔业局、国土资源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2.互联网+农贸流通。充分发挥汕头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以及多数量、高效率淘宝村的优势,依托现有生鲜果蔬物流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潮汕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发展生鲜速递、特产专卖等农产品定制开发和互联网直销运营模式。支持农业企业开办“农家网店”,发展特色农产品在线营销。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开展粮食、食用油、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重点监管农产品电子追溯,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市农业局、商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海洋与渔业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3.互联网+精准扶贫。利用互联网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逐步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与流通效率,提升我市农民收入。实施电商扶贫“疗法”,在贫困村组建电商扶贫合作社,与扶贫电商平台融合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扶贫”的模式,通过专业电商+贫困农户、网络销售+定制生产、线下体验+网上预订等模式,将贫困农户纳入电商体系中,利用网络平台专门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包装、推广、活动策划等。搭建“网上村庄”,推动精准扶贫,盯住贫困村,瞄准贫困户,由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入社和销售贫困户农产品,让产业发展有动力和基础,使“网上村庄”成为带动增收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的引擎和重要抓手。(市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海洋与渔业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五)互联网+新兴产业

  依托经济特区、沿海区位、民营经济等优势,充分发挥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的通信资源优势和华能海门电厂的能源优势,抓住国家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契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创新活力,深化应用创新,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市场格局。

  1.互联网+大数据

  加快广东移动粤东区域生产中心、世纪互联汕头大数据协同创新产业园、中云数据汕头国际云计算产业创新基地、中电南方云产业基地、中国电信汕头云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合作,发挥特区先行先试优势,以安全大数据服务为品牌开展大数据产业服务,开发建设大规模、高可用、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为核心基础设施,以数据存储、托管为起点,逐步聚集并打造相关上、下游产业链,把汕头打造成为国际数据中心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区,成为国际高端现代服务业基地之一。同时,发挥华侨试验区政策优势开展信息通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依托华侨试验区打造面向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以文化为载体的离岸大数据服务经营试点。(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濠江区政府负责)

  2.互联网+时空一体化

  依托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导航系统为主导,借助“国家信息中心时空大数据研究中心”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我市已建设的“数字汕头”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成果,以提供准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作为基础,融合卫星遥感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整合众多的数据资源,推进北斗导航基础设施建设(CORS系统),构建天地一体、无缝覆盖、功能强大的时间和空间相互叠加的信息服务网络,并建立安全、高效、可控的时空服务体系与平台,面向政府、行业、大众等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养老、旅游、水务等社会信息资源消费综合应用支撑。(高新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负责)

  3.互联网+能源

  鼓励汕头能源相关企业如汕头电网公司、华能电厂、猛狮科技等,积极与大学院校、能源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成立“互联网+智慧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就能源互联网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构建电力零售市场和电力零售网上交易平台,积极申请建设市级售电交易试点示范,打造能源低碳产业链,将汕头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汕头能源产业和大数据产业齐头并进。(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濠江区政府负责)

  4.互联网+文化

  发展互联网+动漫文化产业,依托宝奥玩具电商物流园区、大树玩具电商产业园等玩具产业园基础,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优势,将文化精华融合动漫制作,创建动漫文化“创客空间”、孵化器,采用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推动众包设计、众包发布等互联网新业态,实施互联网+玩具动漫产业园创业发展计划,形成从设计、原料、模具、零件、装配、包装到运输、销售、会展等专业分工的产业链,并走出一条传统玩具生产与文化动漫创意产业相结合的O2O转型升级新路。依托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面向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的网络影视文化传播及娱乐基地,服务东南亚华人华侨文化娱乐需求;建立离岸汉文化资源池,加大潮汕地区民风民俗、旅游、美食、特殊剧目、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文化资料制作,推动潮汕文化产业发展。(华侨试验区管委会、澄海区政府、龙湖区政府、市委宣传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发展和改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学技术局,汕头电信公司、汕头移动公司、汕头联通公司、汕头铁塔公司)

  (六)互联网+金融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

  1.互联网+金融服务

  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华侨板”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华侨板”建设以及升级为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对接互联网资金渠道服务,构建区域性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直接融资,为粤东中小微企业引入资金“活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粤东地区华侨板挂牌备选企业云,为企业进入华侨板提供通道,进一步对接新三板和主板。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P2P网络贷款、互联网支付、供应链金融、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支持传统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网络银行、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网络消费信贷等金融新模式。推动我市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产品、技术、服务创新,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利用互联网做好在线金融监管,提升监管水平,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市金融工作局、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人行汕头中支、汕头银监局、汕头保监局负责)

  2.互联网+金融超市

  在金平民营科技园规划建设汕头金融超市,进一步完善汕头金融超市建设,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模式,汇集银行、保险、担保、小贷、咨询、评估、公证、律师、会计等机构,形成系统金融联网产业链,采取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为园区及周边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金融、科技、产业融资创新试点工作。(金平区政府、市金融工作局、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人行汕头中支、汕头银监局、汕头保监局负责)

  (七)互联网+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养老、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幸福健康新生活,提升民众来自智慧城市的幸福感。

  1.互联网+教育

  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实现各级各类学校100%高速宽带网络全覆盖,城镇中小学网络接入带宽不低于500M,其他学校不低于100M;班级100%配置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100%配备专用教学用终端,每100名学生拥有20台学习终端;90%的教师及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汕头教育云平台。建立完善的适合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远程学习、培训、研究和交流空间,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分析系统,建成服务于全市教师、学生、家长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智慧教育APP,提供政策新闻、入学录取、考试信息、成绩查询、在线教育等信息服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便捷的'服务。利用互联网信息扁平化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可持续发展。(市教育局、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

  2.互联网+医疗

  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全力推进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公众医疗服务和网络医疗服务。启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全员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建设涵盖城乡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电子处方和病历模版等应用,逐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诊疗行为,实现对大处方、用药比例等违规用药的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网络医院服务,实现在线预约挂号、咨询、随访、健康干预等服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发展和改革局、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民政局负责)

  3.互联网+交通

  搭建智慧交通云平台,根据人流、车流引导道路通行情况,对交通大数据建立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交通管理者能够及时判别路面的交通状况,智能诱导车辆避开堵点,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同时,根据大量历史数据及实时检测数据对未来5-15分钟内的交通参数进行预测,主动发现各种交通事件,避免交通拥堵的发生。加快建设全市公共交通智能系统,建立企业智能管理调度和政府行业监管平台,完善公交出行手机APP查询和出租车电召客户端服务软件,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负责)

  4.互联网+政务

  加快“汕头政府在线”建设,推进政务外网的覆盖建设,实现市、区两级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和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到镇街、村居,拓展完善以网上办事分厅为龙头,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效能监察“四位一体”的省、市、区县、镇街、村居五级综合政务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以电子政务集约化为契机,启动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提升政府网站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发网上办事移动APP客户端,实现部分重点民生需求办事手续移动客户端申请受理,譬如: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社保办理等,节省双方的沟通成本。同时,推动的社会治理“e社通”手机软件主要功能是实现基层干群的沟通联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公安局、社会工作委员会、网厅各进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5. 互联网+公共安全

  推进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系统二期项目、应用数字指挥调度(350兆PDT数字集群)系统项目、智能化视频及技防项目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网、平安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构建网格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托网站、微信等平台开展110报警、投诉举报、警情通报等便民服务,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主动预防、动态管控和打击罪犯的能力。加快推进市应急平台与各级各类应急平台、现场移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建立指挥灵敏、运转高效的全市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对台风、洪灾、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信息报送、人员物资调度和应急处置水平。建立全市应急管理数据库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全市各类应急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利用互联网推进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和风险隐患排查模式创新,提升应急监测预警能力。逐步建立应急医学监测网络,利用互联网应急救援装备加强应急医院建设。(市公安局、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6.互联网+城市管理

  整合电子政务、应急指挥、城管监控、公用事业监管、政府服务12345、12319热线等信息系统,建设集信息收集、指挥协调、监督实施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对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市政设施管理、环境保护、园林绿化、防洪防涝、污水处理等城市运行领域的统一管理水平。加快市级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发展健康医疗、幼儿教育、生活服务、智能快递等社区服务O2O模式。支持社会机构建设家庭生活信息平台,提供购物、餐饮、维修、中介、配送、缴费、心理疏导等网上服务。发展社区移动APP,推动社区居委会开展网上卫生计生、民政、劳保等便民服务。拓展智慧家庭应用,发展数字家庭信息互动服务。以社区为基础,建设养老助残信息管理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等健康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商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八)互联网+绿色生态

  紧密结合我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创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集成化信息技术,与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建筑节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住房保障、便民服务等方面紧密结合,最终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型转变,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经济型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1.互联网+环保监测

  加快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和省环境信息数据平台,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环境质量、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等信息的集约管理。加快市区(县)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对大气、河流、湖泊、工业区、机动车辆等重点污染源建立监测点,特别是我市的练江流域的全程监控,加强对污染排放实时监控和管理。在高排放工厂、工业园区等重点场所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减排效能在线监测。推进能源消费智能化,加快各级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建设,实现资源能耗数据在线监控。实施电机、注塑机节能增效智能化改造工程,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运用家庭能源管理APP和智能终端,实现对家庭用电精确控制。(市环境保护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海洋渔业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2.互联网+再生资源

  以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通过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的重大技术突破,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循环经济完整产业链,推动贵屿循环经济产业进入3.0时代。利用互联网监测技术加大贵屿重级监管区的循环经济生产回收监控,取缔重污染工业,逐步加大轻度可净化工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对电子垃圾实行“管进管出”的政策,电子垃圾统一在循环产业园区的废弃机电产品集中交易装卸场中进行装卸,装卸场交易办理电子卡,凭卡交易通过电脑记录在案,实现对电子垃圾源头和去向的检测。(潮阳区政府、市环境保护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公安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各部门推进“互联网+”行动。各单位要将“互联网+”行动作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加强规划统筹,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统一编制全市信息化“十三五”专项规划和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将光纤网络、铁塔基站、室内分布系统、通信管道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以城域网、接入网、移动数据核心网规模化改造为重点,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用户业务承载能力建设,适时引入超大容量传输系统和超大容量节点设备,提升提高网络承载容量和业务疏导能力。严格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和省市标准,力争用2—3年时间逐步实现全市光纤全覆盖,打造“全光网城市”,完善4G网络覆盖,建设高速无线宽带网络。强化网络安全,创新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新模式,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全市投入6亿元进行光缆和管道及新增高速光纤端口建设,投资12亿元实现4G基站市内全覆盖,投入4.5亿元实施农村宽带入乡进村工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城市综合管理局、农业局、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汕头电信公司、汕头移动公司、汕头联通公司、汕头铁塔公司,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三)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示范带动。鼓励汕头大学等高等院校开放办学,鼓励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电信运营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联合专家开展“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鼓励互联网人才与传统行业人才双向流动。组织各类媒体报道互联网创业创新的文化理念、先进事迹和典型企业,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增强互联网创业创新意识。各区(县)、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各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成效突出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引导“互联网+”全面发展。要积极培育发展一批“互联网+”示范园区、示范平台、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创业创新模式,带动“互联网+”行动深入实施。(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汕头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四)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互联网与我市产业深度融合。各区(县)、各部门要制定支持“互联网+”配套政策,鼓励互联网创业创新。落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税收减免政策,每年安排一定的土地指标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支持引导“互联网+”企业积极申报中央、省专项扶持资金,统筹省市两级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发展、科技专项、中小企业专项等资金,支持互联网创新成果在我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鼓励社会资本创立创新投资基金,加大对互联网创业创新的投资。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互联网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互联网企业上市融资。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商务局、地税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金融工作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

  (五)加强体系建设,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统筹规划,深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立上线严格测评、运行中定期检测长效机制。推进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研发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安全防护技术,健全我市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信息的力度,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互联网信息安全。(市网信办,市公安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发展和改革局负责)

  (六)引进和培养互联网+领域高端专业人才

  落实汕头市《“1+10”人才政策》,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制定有关紧缺适用人才引进措施,通过引进信息经济研发、应用及产业化相关的人才,强化人才梯队的广度和深度,为相关人才切实解决项目启动资金、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和困难,使得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挥。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育才、揽才、用才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互联网技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社会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


【汕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相关文章:

1.佳木斯市大众创业三年行动计划

2.《“创新创业在荆门”行动计划》全文

3.汕头市车辆购置税交费地点

4.2017年90后互联网创业故事

5.2015年互联网最赚钱的商品

6.互联网创业秘诀

7.互联网创业解析

8.《汕头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