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体育创业项目

时间:2020-08-07 08:31:30 开店项目 我要投稿

娱乐体育创业项目

  创业选择体育这个大主题,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做才能成功呢?

  大学生创业玩“互联网+体育” 一个半月收入上万

  上官一鸣是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昨天举行的“体彩杯”首届浙江省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上官一鸣的“棒球Plus”和来自浙江大学的“跃动客”两个项目,在16个入围决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金奖。

  “一方面,我们通过大学生创业大赛,为体育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创新思维;同时将体育产业中的众多创业机会带给更多创业者,营造了体育创业的氛围。浙江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我认为,运动休闲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会。” 浙江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副处长王振璋表示。

  大学生进军体育界创业 互联网思维闪亮产业创新

  谈起创业初衷,上官一鸣说:“去年,我在上海接触到了棒球运动。回杭后,却发现棒球运动在杭州好像‘热度’并不高。我认为,只有真正打过棒球的人才知道这其中蕴含了多大的乐趣,我想让更多人都参与到这项快乐的运动中来。”

  在创业前期,上官一鸣做过很多努力——市场调研、商业模式探索等等。“为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我曾对上海很多家棒球俱乐部做了调研。”

  今年初,上官一鸣在杭城成立了自己的小企业,并在今年5月入驻城西银泰,在商业综合体中,安置棒球打击装置与自动投币系统让顾客“消费娱乐”。

  另一个金奖项目的获得项目——“跃动客”的创始人则是一位来自浙大的体育特招生。

  “我从5年级就开始一直接受体育训练,在这10多年的体育生涯中,我结识了很多体育专业的小伙伴。我想把这些资源好好利用,将我的专业与事业结合起来。”说起创业,“跃动客”创始人陈文慧想要将专业人士引入自己的团队,将青少年运动健康服务做得更好。

  陈文慧表示,平台以“体育+互联网”为主导,采用B2C模式,通过线下商场集合店和场馆租赁将体育培训做得更好。“这款app主要应用于内部管理,可实现跨区域管理发展,打破培训缺少品牌化的局面,实现可复制模式。”陈文慧说。

  体育产业蕴藏巨大潜力

  据了解,本次大赛由浙江省体育局、共青团浙江省委联合主办,大赛自6月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投入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事业中来。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全省20个高校报名参赛,各高校团委及体育院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动员组织,经过校内初评,共有近百件项目入选大赛,通过浙北、浙东、浙中和浙南四大赛区的复赛,共有16个项目入围决赛。

  在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副处长王振璋看来,运动休闲业和体育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巨大。

  面对众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涌现,作为投资人,浙江黄龙体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超认为,大学生项目的提升空间很大。“大学生创业项目对于市场需求还可继续深入挖掘;如何把项目落地,要经过详细的市场分析;对于市场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多元立体等。”徐超说。

  徐超认为,一个项目具有了好的创业想法和经营模式就已经在市场中抢占了先机。“好的想法如何落地?首先,创业者应该亲自去体验,找到项目吸引人的关键点;其次,还需要对不同人群进行多方面的市场调研;此外,项目是否可行还需要行业专家及时进行‘诊断’。”

  体育创业的机会在哪里?

  1“参与体育运动”角度看体育创业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当然算不得新鲜。但愿意付费去参与体育运动,则是个相对小众、低频的事儿,可以视为新中产的新生活方式。相比旅游,逛街,游戏等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对参与者的价值激励一般是慢反馈、长周期的。这天然就决定了大多数体育运动品类的付费消费人群不会太多,会是个存量市场的小众生意。当然,一些娱乐休闲基因强的运动可能会在圈子KOL的引领下未来发展为潮流新生活方式,但对多数细分领域的体育创业者来说,往往要有足够耐心深耕自己的赛道。

  现在整个产业还是初阶开始,做toB、toC各种品类的团队都在探索。从我的角度看,判断一个方向是否适合资本有以下这些观察维度:

  ① 运动人群基数。虽然大品类的赛道在慢慢变得拥挤,但其实大多数小众的品类注定更不适合投资。对于小众品类的创业方向,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是你提供的价值是否能够让用户付费。许多互联网背景的体育创业团队总是喜欢简单套用“做产品--做用户--做大社群--电商或增值服务变现”的思路来讲故事,但最后往往可能在形成商业闭环之前就遗憾死掉了。

  ②品类是否有流行的潜质。运动是一种线下游戏,新用户上手难度、用户成长的体验阶梯、付费点、休闲风格还是竞技风格……相比一些历史悠久的运动,现在引入了一些游戏化思维设计的新运动玩法或许更有机会。

  ③ 是否有“互联网+”的可能性。投资人最中意的,始终是具有爆发潜力的项目——用互联网结构效率提升的优势在不同维度去打,而不仅是用传统手段和友商们比拼公司的运营效率。有的体育背景重的团队在最初切入方向上没有想清楚,往往容易陷入各种坑而最后做的不痛不痒,或者又做成了一个传统小生意

  既然如此,体育+互联网到底带来了哪些本质变化?

  不妨先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消费者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花钱,到底是买的是什么?

  我归结为四大类资源:装备,场地,教学,组织运营。消费者为参与体育运动而花钱,本质上是为使用这四大资源而买单。

  不同的运动品类,对这四种资源的依赖程度都不太相同。例如,足球、篮球对场地资源强依赖,对组织运营中等依赖,而对装备和教学相对弱一些;健身对装备(器械设施)、场地和教学资源的依赖都很强,对组织运营的依赖较弱;而马拉松跑团则是对组织运营强依赖的品类。

  一个有潜力的.方向或商业模式,必须要满足强依赖资源上的需求,且同时该资源可以被互联网改造优化。例如,对于足球/篮球类项目,场地是强依赖资源。目前市场的主要问题在场地供给稀缺,而不在于交易效率,互联网能提供的价值有限。因此,许多场地类O2O项目会很艰难;对于健身类项目,教学资源是重依赖且互联网相对容易改造的领域。当前活到后期的公司也基本是围绕教学切入;而对于跑步来说,做跑团的“组织运营”显然比做“装备”的电商卖跑鞋更容易成长起来。

  2“看体育”

  “看体育”,也就是传统的职业赛事、球队、球员等IP以及围绕其的媒体传播,这是当前巨头们争夺厮杀的领域。对这一板块的理解判断,或许电影产业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对照供我们参考。

  作为泛娱乐内容产业中实现商业收割的核心,电影产业目前正迅速迈向千亿规模。但如果回溯产业发展历史就可以发现,国内的电影票房市场其实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非常低迷,就像今天的体育产业一样,商业上一片蛮荒。直到2009、2010年左右,整个产业才真正进入爆发式增长。

  电影市场为什么会突然爆发?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很多。从供给侧看,直接原因是影院银幕数量的暴涨。换句话说,是供给侧的渠道增加推动了整个票房市场的增长;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来自于需求侧的变革——随着消费的升级,影院逐渐成为了家庭线下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看电影被商业地产打造为吃喝玩乐一体化消费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从电影产业总的发展节奏来看,渠道领先于内容而发展。渠道端的体验改善和规模化,拉动了内容消费,进而推动了内容生产的品质提升和专业化工业化水平,进而带动了整个泛娱乐产业链。

  那么类比到“看体育”板块呢?

  对于线下观赛这个市场,或许会经历类似的发展历程。即,由线下观赛渠道的商业化改造引领,家庭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或许慢慢会变成去球馆看比赛,进而带动国内体育内容生产(也就是赛事运营体系)的工业化水平,进而带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个过程主要将由巨头们推动,但创业团队未必没有机会。因此,如果这个大的发展逻辑成立,这个领域的创业团队目前或许更适合去围绕线下渠道改造(场地硬件、人才经纪等)、或者内容的线上周边(资讯、社区、彩票、直播等)做一些事情,而对进入内容生产这个大领域需谨慎考虑。

  最后,我想无论是”参与体育运动“还是”看体育“,整个体育大生态还很原始。对于真正愿意扎根于体育领域的创业团队来说,资本和巨头们的涌入远不是威胁,而是会更好的催熟整个产业壮大成长。这正是最好的时代,It is your time!

【娱乐体育创业项目】相关文章:

1.2017休闲娱乐创业项目推荐

2.体育产业小本创业项目

3.专访何湘林:从校园娱乐到全娱乐的蜕变

4.学生创业项目

5.家庭创业项目

6.养殖创业项目

7.农民创业项目

8.兼职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