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典型城市女性创业故事

时间:2023-03-28 18:45:13 女性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位典型城市女性创业故事

  洪晃认为,她了解女性的需求,所以赶紧抓住了主办一个女性杂志的机会。

一位典型城市女性创业故事

  洪晃是一个抱负远大的女实业家,具有咨询、产品销售和风险投资领域的工作经验。正如她所说的,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是为了影响新一代的中国消费者。

  她说:“得到从事一项有关心灵、思想和头脑的事业的机会很宝贵。”

  但事实证明,她的想法和读者的想法大相径庭。像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她在短期内很快学会了适应。

  据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统计,像洪晃这样的女性差不多占中国企业家的20%。专家们说,有众多因素吸引了她们,包括一个主要以成就而非性别来衡量她们的氛围,发号施令的诱惑,以及在各方面产生影响的机会,从北京的建筑到发现新的艺术家。

  据中国政府的一份白皮书说,这些自立的女性是从42%的城市女性就业者中脱颖而出的。尽管她们的地位在过去50年中已大大提高,但女性仍集中在低端行业。快速的经济改革为女性在私人企业中提供了新的机会。

  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史清琪说:“女性喜欢把喜好投入到她们的产品和服务中,她们有自己的主张。”

  像许多中国人一样,女企业家们对创办资本主义企业毫不犹豫。许多人曾到海外留学。当她们创办企业时,就敏锐地意识到她们在塑造一个新的中国,改变企业文化,鼓励创造性。

  没有多少人感到受到限制。餐馆老板张蓝说:“我相信知识就是力量。我没有人可以依靠,不得不靠自己。”她的话道出了许多女企业家的心声。

  以下是在北京创业的4位女性的不同经历。

  追求梦想

  1999年,当洪晃接手刚起步的《ILook世界都市》杂志后,该杂志反映了她个人对社会正义的激情。事实证明,在权利被剥夺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另有所想。洪晃说:“她们追求梦想。中国女性渴望时尚和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该杂志5万名读者中有80%是个人订阅的,这是洪晃感到自豪的一点。她说,订阅量在中国仍相对不高。她预计在未来两年中,她主办的3份杂志的订阅量会增长60%至70%。

  现在,洪晃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主办了3份有正式刊号的杂志:《ILook世界都市》、《Seventeen青春一族》和《Timeout乐—北京》,其中《Timeout乐》是一系列关于城市文化的特许发行杂志,在其它主要城市也有对应版本。

  对于洪晃来说,她面临的挑战就是去理解她早年就离开、直到1991年才完全回归的一种文化。她说,现在的挑战是把她的西方观念与中国消费者的要求相协调。

  她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对美国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她坐在办公室里说:“人们往往把欲望看作是贪婪的表现,认为拥有巨额财富并非好事。但真正的教训是你不得不去迎合市场,而不是你自己。”她的办公室在一个像仓库的房子的楼上,楼下挤着60多名员工。

  洪晃承认,很难抵制这种财富观念发生一定的改变,例如,向中国女性讲述创建自己的化妆品帝国的雅诗·兰黛的经历。洪晃说:“这是非常有启发的,也是很有趣的。女性需要听到这类故事。”

  同时,她了解她的读者平均月收入为2500美元的高消费阶层女性。洪晃沉思说:“我们很关心我们自身的发展。精心打扮去参加晚会是多么好的感觉。物质财富以及对财富的享受曾受到抑制,而现在对这些事物的热情都迸发了出来。”

  美丽人生

  冰冰人如其名。她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笑声充满整个房间。她最喜欢的字眼就是“美丽”。她的生活对她来说似乎就是魔力的源泉,这一点从她出版和送给所有朋友的自传《越挠越痒》中可见一斑。她是那种别人很难跟上她的步伐但又可能不想错过的人。她在北京最时的艺术区之一成功地创办了一家画廊,她对这一成功或者说对取得这一成功所做的努力毫不羞怯。

  几年前,“仁”画廊还是冰冰的一个设想。她已经在娱乐业获得初步经验,1997年开了她所说的北京第一家有现场乐队的酒吧,但那个酒吧因为城市建设而拆除了。

  她说:“我每天都对自己说,‘在裁判吹哨前,你都必须把球踢下去’。”这句座右铭一直指引着她,直到她开设了她的画廊,并于3月份在北京时尚的后海地区开了一家餐馆。

  “仁”画廊有宽敞的空间和大天窗。它位于著名的798工厂厂区中,这里由于租金低廉、空间宽敞而成为流浪艺术家们聚集的地方。如今,她的生意总体上都赢利了,画廊也即将赢利。她说,办画廊是一个有风险的举动。

  她说:“当我在这里开画廊时,人们都觉得我疯了,因为这里看上去很糟糕。在头8个月里,我哭了4次。即使我的画廊很漂亮,也没人习惯到798工厂来看艺术品或表演。”这话听上去有点儿令人震惊。

  但冰冰没有退缩,她曾说自己是“北京最疯狂的人之一”。她说:“我有一颗朋克的心,这意味着打破旧的模式。”但她又说:“我和我妈妈及爱人住在一起。”她指的是她新婚6个月的丈夫,一个她确信可以适应她快节奏生活以及常常要成为配角的社会要求的法国男人。她说:“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女性都是独自生活的。我外表时尚,但内在传统。”

  已经30多岁的冰冰说,女性必须更加努力工作才能有成就。她说:“我们所做的事情能推动中国文化逐步发展,这是值得的。我们这代人有责任把这种生活带给更多的中国人。”

  成功诀窍

  张蓝坐在她位于摩天大楼中的办公室里,她本人的经历几乎就是一次长途的冒险旅行:从湖北农村到北京商学院,到她堂兄在加拿大开的餐馆,再和年幼的儿子回到北京。

  在1991年,她用2万美元积蓄开了一家餐馆。她说:“我坚信,我在中国会取得成功。”的确,她一回来,就觉得是到家了。

  张蓝说,当时没有什么人,特别是女性做生意。但在开业的头3个月里,她血本无归。她说:“当时,没有多少人在外面吃饭。人们在吃饭的观念上还相当保守。于是我把重点放在餐馆的整洁和菜品的质量上。这是与别家餐馆的显著不同之处。”

  5年前,张蓝开了如今赫赫有名的“俏江南”连锁餐馆。餐馆中有有知识的服务员、高档的装修和精美的川菜,这些为中国的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标识。

  像大多数企业家一样,她知道如何获得她想要的东西。她笑着说:“尽管我是一个女性,但我有着男性的性格。如果厨师不听话,我会让他走人,我肯定会这么做。我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强硬的形象。”

  但她说,这对女性来说很难。她说:“如果一个女性想在餐饮业生存下来,她需要超凡的意志。我认为小时候在农村所受的磨难和从事的劳动帮我挺了下来。”

  设计人生

  对于徐甜甜来说,北京其实是一个大工地。实际上,它也许就是她堆沙的沙池。

  作为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的建筑师和拥有两个女孩的单身母亲,她致力于从地基开始打造这个城市。她在波士顿和一个建筑师一起工作,获得了首次现场工作的经验,然后就到鹿特丹与雷姆·库哈斯一起工作。现在,她回到了北京,掌管DNA建筑事务所。6名员工在北京朝阳区一个简朴的白色办公室里上班。

  如果说创业不易的话,它也教会徐甜甜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说:“但有时真的很难。在美国,项目都是有组织的。但这里很多事情都准备得不充分,以至于欢天喜地地开始,却草草地收场。”

  目前,她手上有4个项目:两个画廊、一个零售商店和一个娱乐场所。她还计划设计内蒙古的另一个项目。她说,在中国,建筑师拥有大好时机,但国内还有一些风险因素。

  她平静地说:“人们不知道好的设计需要时间。有时候他们要求在3天内交出一个设计,这就是北京为什么缺乏大量杰出作品的原因。”

  但徐甜甜不怕与大多数是男性的承包商和工程师争吵。他们会对她说,她对工程问题还不精通。当她要求一个结构工程师去执行她所说的一个“非常规”设计时,他并不买账。她说:“我不得不非常努力,但我也相应得到了我想要的。”

  徐甜甜说,重要的是她在学习。她说:“他们认为我不会对此感兴趣,我必须挑战这种看法。”

  她说,大部分时间,她不会考虑她在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里的女性身份。她想了一下说:“但有时候我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你的设计不像是一个女性的设计’。他们认为他们是在称赞我,其实不然。”

【一位典型城市女性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中年女性创业故事精选05-02

农村女性艾灸创业故事09-23

一位脑瘫患者的创业故事08-08

女性创业的禁忌06-10

加拿大下岗新移民女性创业故事09-22

创业典型事迹(精选5篇)09-24

女性创业的商业策略08-26

女性创业成功例子05-16

女性创业面临的问题06-09

女性成功创业的意义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