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亿万财富的神话平凡母亲为女儿创业

时间:2023-05-08 13:20:48 松涛 女性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五年亿万财富的神话平凡母亲为女儿创业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五年亿万财富的神话平凡母亲为女儿创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五年亿万财富的神话平凡母亲为女儿创业

  采访时,刘湃说:“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普通的母亲,开始就为了给女儿攒读书的学费,我不得已走上创业的道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刘湃,从靠着借来的几万元钱经营小吃部做起,到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现代化集团的董事长,她的创业历经坎坷,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刘湃走上创业之路是为了女儿。

  为给女儿攒学费:平凡母亲开始创业

  刘湃是土生土长的桦甸人。1985年12月,桦甸市司法局公证处招干,刘湃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司法局,成了一名公证员。1988年,刘湃结婚,并于次年生女。女儿的降生与成长改变了刘湃的生活。1997年,女儿刚刚上小学,此时,刘湃忽然意识到要给女儿最好的教育,让女儿考大学、读最好的学校。女儿读书需要花钱,刘湃就给自己定计划,要每年攒2万元作为女儿的学费。于是,刘湃想到了自己创业。

  初创业开小吃部:没挣到钱却挣到了经验

  正当刘湃想创业时,一位朋友在桦甸开的一家小吃部,因为经营不善,找到刘湃帮忙联系出兑,刘湃干脆自己兑了下来。然而,刘湃辛苦经营了一年,饭店也没挣到钱。饭店生意很红火,怎么能不挣钱呢?刘湃开始仔细分析赔钱的原因,发现饭店出纳和采购是一个人,她对饭店管理存在问题。“第一年开饭店虽然没挣到钱,但是却挣到了经验。”刘湃说。

  借钱开饭店当年回本:两年建立龙兴宾馆

  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刘湃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开一家大型的饭店。由于受资金困扰,刘湃向亲朋好友借了20万元,又向银行贷款30万元,她用这笔钱创办了当时桦甸市一流的酒店龙兴大酒店。她每天起早跑市场买菜,体验饭店每项工作。由于经营有方,当年就挣回投入的成本。两年后,刘湃再次投入资金,把金城康乐中心租了下来,建立了集餐饮、洗浴、住宿于一体的龙兴宾馆。

  15年创办12个子公司:打造自己的商业航母

  凭着商人的敏锐,刘湃开始向其他领域发展。2002年,刘湃在桦甸投资建立了占地面积1058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随后,刘湃兴办了龙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2006年,她投资组建桦甸市龙翔橡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其生产的橡子淀粉、橡子渣等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填补省内空白;2007年,她又组建桦甸龙兴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15年来,刘湃成功创办了12个子公司,在商海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如果不学习,思想就会滞后。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读书学习,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读书。”这就是刘湃的成功秘诀。她说,“我现在创业的动力不是为女儿,也不是为自己,仅龙兴宾馆收入就够我花了。我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报社会。”刘湃说,龙兴集团总资产达5亿,去年产值1.7亿,上缴税收1458万元。她还在创业的这条路上,她还会继续打拼,实现自己和更多人的梦想。

  如今的刘湃荣获全国创业之星、全国巾帼标兵、全国乡镇企业巾帼建功十大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人们把她的创业历程比作神话。

  拓展:青年乡村创业励志故事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个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那里巍巍阴山、万里黄河,放眼望去,一幅美丽的河套风光,被誉为塞上粮仓”。中国农业大学博士马瑞强谈 到自己的家乡,眼里透露出无限的热爱和自豪,“我家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有我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也成就了我创业的梦想”。获得第十九届“五四青年奖章”的马瑞强就是在这片充满浓浓乡情的土地上走上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致富路。

  弃业回乡 种地成就创业梦

  马瑞强深知“科技兴农”,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种植水果玉米,开辟了一条新农人的创业路。马瑞强深知“科技兴农”,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种植水果玉米,开辟了一条新农人的创业路。

  带着些许书生气的马瑞强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央企,他拥有许多北漂人梦想有的一切:稳定的工作,户口和房子。都说能成功的人都有一颗爱折腾的心,马瑞强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别人羡慕他捧着铁饭碗,过着舒适的生活的时候,一篇文章触动了他的心。

  “有一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做《我奋斗了18年 才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我总觉得我该做些什么”。马瑞强内心渴望打破平静,趁年轻折腾一番。

  在研究生期间,马瑞强参加了水果玉米社会实践项目,并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开辟了七亩试验田,那里土壤肥沃,灌溉等基础设施发达,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高糖作物的种植,在父母的耕作实验下,马瑞强深知河套平原适合种植水果玉米。

  同时,他与同学在北京做市场调查,在超市做市场推广,对水果玉米有了新的了解。这段经历,为他回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家乡良好的土地种植环境,是马瑞强选择回家创业的基础,那50岁老父亲的一句话,就是触动马瑞强的内心,让他有了义无反顾回乡创业的决心。

  “有一天回家探亲,父亲说,‘我什么时候能不种地,什么时候能不干活 ’。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因为在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像我父亲这样年 过半百依旧下地干活的农民还非常多”。马瑞强描述了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我国有百分之50的劳动力都在50岁以上,农忙时,农村是一幅只有老人下田 干活的萧条景象。

  放弃北京稳定的工作回农村创业,这个听起来很疯狂的决定,得到了父母、领导和朋友的一致反对。马瑞强深知,反对声打不倒内心的坚定,很多重要的决定都需要经过实践的考验,许多成功的事情都是在刚开始别人不看好的目光中做成的。

  带着良好的创业基础,和让自己年迈的父亲不再种地干活的决心,马瑞强坚定的踏上了这片富饶的土地,用种地成就自己创业的梦想。

  曲折创业路 困难打不倒坚定

  创业之路曲折艰辛,马瑞强亲自下田查看苗情。创业之路曲折艰辛,马瑞强亲自下田查看苗情。如果有人问马瑞强,回家种地好不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好呀”。回家种地真有那么好吗?农村有着很多机会和空间,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挑战。

  马瑞强刚开始的农村创业之路走得一波三折。

  “让农村人接受新鲜事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为了说服农民拿地出来种水果玉米,我和母亲走访了100多户农民,只有14户同意,其中7户是自己的亲戚”。

  马瑞强为了说服乡亲们,拉着爸妈先种,自己开着面包车,去18个村轮番做工作,又给农民争取来了农业综合开发补贴和科技推广补贴,自己补种子、补化肥、补地膜。慢慢加入的农民多了起来,2011年周边有406亩地种植了水果玉米。

  马瑞强知道万事开头难,但他没有想到,之后的创业路依旧不平坦。2011年的秋天,租来的冷库距种植基地有50公里,需要一次性拉货,由于量大时间紧,连装卸工都不愿干了。马瑞强和家人一起装卸,500多袋玉米从晚上十点扛到次日两点。但由于连续两次冷库突然出现问题,一库玉米一晚上损失了6万多块钱,总计12万元,这些费用需要自己承担。为了帮农民收割,父母家的玉米都烂在地里,仅在这一年他就赔了15万元。

  马瑞强曾经坐在田地里,暗暗的骂自己:“你是不是有毛病,放着北京的工作不干,非要来这里遭罪”。也在被同学老师问回家种地后不后悔的时候,告诉他们,自己有些后悔。但马瑞强内心有个强烈的声音:“不后悔是假的,但就不相信干不成”。就这样马瑞强沿着自己的心路,毫不畏惧的前进着。

  播撒辛勤的种子 丰收信任和希望

  马瑞强心系农民,为种植水果玉米的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得到农民们的信任。马瑞强供图 马瑞强心系农民,为种植水果玉米的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得到农民们的信任。

  “农民的工作难做,但也好做,他们只要看到成果,就会信任你”。马瑞强在说服农民拿地种玉米的过程中,遇到了颇多的麻烦。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玉米产量的40%被当地的超市和商场购买,其余都销往外地,在市场上广受好评。水果玉米零售价每个3元,同样的一块土地,收入却比种普通玉米翻了一番。村里人看着种水果玉米赚钱了,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都要跟着种。

  “试验田的成功也更加激发了我推广种植水果玉米,让乡亲们和更多的人受益的决心”。随着第一批水果玉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马瑞强得到了村里人的信任,也得到了很多单位的支持。

  共青团组织多次帮助马瑞强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项目扶持,引见多位企业家进行项目投资接洽,帮助他解决了创业融资难问题。很快,马瑞强的水果玉米合作社水果玉米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406亩,发展到2012年的5000多亩,马瑞强的创业梦想也实现了突破。

  那年夏天,马瑞强的妻子从北京来到巴彦淖尔,马瑞强兴奋地跟妻子说:“你看,往南走的全是水果玉米的车,往北走的全是青贮玉米的车,这些都是我们种的。每天因为我们的努力上千人在行动,一起在赚钱,自豪吧 !”马瑞强带着满满的自豪感与妻子分享着创业的喜悦。

  2014年,马瑞强成立了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两个合作社,一个是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职业农民队伍80 人,新建投资2000万元的饲料厂,流转土地达到15000亩,投资400多万元购进了大型农业机械,带动农户1000多户,预计2015年将使农户增收 达1000多万元。

  在创业的道路上,马瑞强有着平凡但又不普通的梦想,“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就希望用自己实际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农民致富。”

  做新时代农民 满载使命和责任

  身为人大代表的马瑞强,多次对三农问题提议,用实际行动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福利。马瑞强供身为人大代表的马瑞强,多次对三农问题提议,用实际行动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福利。

  现在,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日趋成规范。合作社技术团队有博士3名,本科生及技术员15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和中国生物学会展开了密切的研究合作。

  马瑞强个人也荣获了农业部和团中央颁发的诸多荣誉,“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创业青年”、“感动内蒙古人物”、“感动巴彦淖尔人物”

  如今,满载荣誉的马瑞强还有一个梦想,他希望有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走到农村,加入新农人的行列,为农村的建设出力。农村的土地怎么种,怎么种好?一直是马瑞强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第一批职业化的农民,有责任也有义务思考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一同关注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有一批职业农民,来农村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农村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平台,但农村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需要有年轻人扛下这个担子。”马 瑞强说,对于自己个人来说,弃业回家种地创业,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看到它的价值。

  作为率先走进农村的第一批新农人,马瑞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内蒙古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博士学历的新农人,通过自己的创业带领农民致富,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发声 ,让农业农村的很多问题得到落实和解决,是马瑞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014年我在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中提议,加大边疆少数欠发达地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资金贴息的建议,我们当地2014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亿 元, 涉及到创业人员27000多,带动的就业在95000多人,每年要拿出1200万的贴息,通过提议 ,这部分贴息农民们都省了。”马瑞强在用实际行 动为农民谋福利,用智慧为农村谋发展。

  马瑞强说,作为新农人,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带着新农人的责任和使命,他总是跟年轻人说:“农村有着很多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希望那些有梦想有激情的年轻人来农村,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上,你将大有可为!”

  中国农村的建设,正需要像马瑞强这样的新农人不断的探索,中国农村的未来,也需要像马瑞强这样的新农人无私的奉献。如今,硕果累累的马瑞强依旧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耕耘着。老百姓说:“把土地交给他,我们放心。”他说:“看着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很有成就感”。

  马瑞强说:“我的理想,是所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都能够实现机械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生产种植”。这不仅是马瑞强的梦想,更是新一代农民的梦想。马瑞强将继续将自己的创业梦在农村的土地上扎根,同样也期待更多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加入新农人的行列。

【十五年亿万财富的神话平凡母亲为女儿创业】相关文章:

养娃娃鱼赚亿万财富02-27

北大校花的财富神话03-26

亿万富翁创业故事:周大福03-27

农村人靠包子馒头垒出亿万财富03-12

25岁亿万美女富豪谈创业04-19

创业故事 :亿万富翁的“烧烤人生”03-04

童鸣初:给苗木做造型拗出亿万财富03-04

25岁亿万富豪美女谈创业03-05

亿万富婆宝咏琴的传奇创业故事05-26

锦天科技彭海涛:23岁亿万富翁的财富传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