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民创业化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时间:2021-02-28 16:29:43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用全民创业化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悄然变化,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方面是“用工荒”,用工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是“找工作难”,一些适龄劳动人口找不到合适工作。这种结构性矛盾正变得日益突出,困扰着劳动力市场方方面面。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也许,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亚夫

用全民创业化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据统计,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份就业“成绩单”的取得实属不易。因为去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通过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活力,使得新增就业稳中有增。

  人是创业、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业、创新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梁达

  多因素叠加催生就业继续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通过多因素分析,以下几方面促进了就业的继续增加。

  1.稳增长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根本保障

  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是经济总量有所放大。GDP每增长1个点所能实现的GDP增量增加,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相应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中国就业增长的动力机制将有所改变。

  2.经济产业结构更合理,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快,更好地带动了就业

  由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结构优化,是促进就业增长的一个关键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而在2014年全国新设立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增幅为50.%,明显高于第二产业29.7%的增幅,第三产业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重提高到了78.7%。

  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势头之下,中国经济每一个增长点所能够带动的新增就业规模也相应提升。过去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大约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3.改革为就业增添活力,带动了创业就业

  2014年,政府和有关部门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全年分3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7项,而其中有关投资创业创新和就业的有160多项,有效地带动了创业,促进了就业。通过降低创业门槛、改善营商环境,撬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闸门,市场蕴藏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新一轮“大众创业”的浪潮正在涌动,“万众创新”的势头正在孕育。这不仅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随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开始显现,成为解决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从2014年年初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一项释放市场活力的改革举措问世。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亿人,比2013年底增加了3117.7万人,增长14.3%。自2014年3月1日以来,我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3至1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7万户,同比增长16.8%。其中,企业323.5万户,增长48.8%,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万户。

  4.积极就业政策发挥更多作用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企业效益欠佳、结构调整压力显现等种种因素叠加,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逐步减少,就业领域总量矛盾相对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却在逐步凸显。让“促就业”这一最大的惠民工程经受巨大考验。近年来,“促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头号惠民工程,始终将“保就业”作为稳增长的“底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推出并落实了一系列颇具效力的政策措施。

  2014年我国高校研究生和本科专科毕业生总计达到713万人,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就业特定人群,国家出台多份高含金量的促进就业文件,给劳动者吃了定心丸。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诸如“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国各地轮番上阵,成效显著。来自多地的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中趋好。

  5.城镇化建设加快,扩大了就业规模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样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关注群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为帮助他们充分顺利就业,年内旨在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服务农民工就业的“春潮行动”、“春风行动”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现象日益突出,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