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缺钱成常态陷入再融资怪圈

时间:2020-10-20 20:07:07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银行缺钱成常态陷入再融资怪圈

  银行再融资的号角又吹响了。

银行缺钱成常态陷入再融资怪圈

  在2010年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上市银行超过5000亿元的再融资大潮刚刚平息的时候,农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就带着865亿的再融资方案再次起航了。

  虽然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此轮民生、农行和兴业再融资,对市场影响不是很大,然而越来越密集的再融资浪潮, 仍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结构不均衡 银行很“缺钙”

  对于银行业密集再融资的风潮不断涌现这一问题,监管红线压力、信贷不断增加都是其主要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则缘于银行业自身“营养结构不均衡”,从而导致“钙”不足,需要外界摄入。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始终依赖存贷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息差收入仍然在上市银行利润中占较大比重。自2007年以来,尽管15家上市银行平均息差收入占比由87.6%逐年下降,但这一数字目前依然高达79%。

  形成对比的是,海外银行的息差业务占比要远远低于我国银行。据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bankscope统计,欧美甚至东盟地区的商业银行,息差业务占比一般只有50%-60%,而中间业务则都在20%以上。

  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如果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贷款规模和利差,那么只要监管层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逼出资本缺口,银行肯定还会继续融资。”

  也正是由于过多依赖息差收入,银行便加快其资产扩张及放贷力度。这样一来,监管层就会担心其资产风险并提高资本充足的要求。导致银行通过再融资的方式来补充资本。

  最终,这个怪圈就慢慢形成,依赖息差——加大放贷——资本充足率提高——再融资。

  跳出“怪圈”需依靠内外合力

  “目前商业银行转型的动力比较缺乏。对于经营而言,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而且见效慢、收益较低。银行在年度考核压力之下,通常将做大资产业务、迅速实现利润的.增长作为首选战略。”业内人士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张茉楠指出,对比发达国家,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占比很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中间业务平均占其全部收益的40%-50%,尤其是花旗银行,其中间业务大概占其业务收入的80%。而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在全部收益中占比还不到10%。”她还认为,由于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不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导致很多银行不得不依靠一些恶性竞争手段来获得息差,加速恶性循环。

  “除了增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以外,完善银行电子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迎合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和需要。与此同时,支持新能源产业,跟国家实体经济相结合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对于今年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乐观。交行研究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将更加活跃,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银行业净手续费收入增速将达到30%左右,成为拉动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正面因素之一,业务贡献度也依然会维持去年的水平。

  利率市场化推动

  虽然分析认为大规模的利率市场化在2011年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于银行业跳出再融资的怪圈,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央行对于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管理,主要为防止银行恶性竞争市场份额和高息揽储。然而由于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存在,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利率市场化将打开银行的盈利空间,让利率更多的发挥资源杠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