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将创新高 预计达650万

时间:2021-04-06 14:57:19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我国明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将创新高 预计达650万

  ■2011年,四川毕业生人数将创新高,逼近32万人!2011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创新高,预计达到650万!“就业难”成为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

我国明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将创新高 预计达650万

  ■就业压力的提前凸现让就业市场提前“敏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企业都选择用“提前行动”来应对“就业难”这个预期。从9月初开始,一股席卷校园的“招聘潮”提前来临。

  就业压力 提前凸现

  逼近32万 四川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在四川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企业招聘信息展板前,每天都站满了寻找工作机会的应届毕业生。就在展板隔壁的两个教室里,最近一周来,几乎每天都有 10多家企业在这里举行宣讲会,教室里黑压压一片,挤满了大学生。这样的就业场景,每年都会在这里上演,只是今年来得特别早。校方表示,往年大概在10月底或11月初才会出现的就业高峰,今年提前到了10月初。

  这样的“提前”并非毫无原因。成都商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万多人,总人数将逼近32万人,这创下恢复高考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纪录。

  而此前几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当时创下了“新高”:2008年,四川毕业生人数26.85万余人;2009年,这个数字变为了27.63万人;2010年,30.09万人的数字也一度让高校感觉压力。据省教育厅此前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2010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69%.以此推算,全省有4万余人未成功就业,他们将加入2011届的就业大军,寻找可能的就业机会。

  全国650万大学生明年毕业

  并非只有四川感觉到了就业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将普遍攀升。据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 630万,加上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及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 1200万人就业。而根据统计,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达650万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就业市场 提前启动

  高校:“招聘潮”比往年提前

  在这些数据之外,最先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是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

  四川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针对2010届毕业生,去年和今年年初,来川大招聘的单位共有2500多家,而从9月开学到现在,还不到2个月的时间,学校已收到1000多家单位针对2011届毕业生的招聘预约。往年,如此密集的“招聘潮”一般在11月初开始,而2011届毕业生的招聘足足提前了20多天。

  学生:好多企业10月中旬截止招聘

  在学生们看来,“招聘潮”大概从9月初就开始了。大四学生洪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班里大多数的同学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找工作的事了,目前已有4人签约,“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半以上的同学决定考研或出国。”

  来自西华大学的李汀(音)说,他前几天随意登录了几家大公司的网站探底,才发现好多企业的招聘都在10月中旬截止了,“到明年初再开始找工作,或许很多好岗位早就没有了。”于是他紧急赶制了简历,开始在网上广投简历。

  企业:

  抢人才 提前一个半月招聘

  为何今年企业招聘来得那么早?绿盟科技公司的副总裁陈文锋说,今年该公司的招聘较往年提前了一个半月,“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加快了招聘的进程,为了抢到更好的人才,我们也只好提前。”苏宁电器的招聘人员说,他们公司每年都是10月启动招聘,相对于去年,今年的招聘时间也提前了10来天。

  应对

  省教育厅:下月初将发布全省校园招聘会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生黄明宇说,目前在同学们当中,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对于毕业人数高峰下的“就业前景”,即使再好专业的毕业生都有一种担忧。

  教育部此前曾出台规定,“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的休息日和节假日进行,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提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企业想提前进校园招聘优秀毕业生,高校也很难遵守既有的规定。

  对于学生们的类似焦虑,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孝武表示,“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据其介绍,从往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岗位数量还是都超过了毕业生人数总量的,他认为现在的“就业难”其实是“找工作不难,找好工作难”。李还表示,从11月中旬开始,省内各个高校将举行大型的双选会,省教育厅将从11月初发布各个高校的校园招聘会时间安排,方便省内毕业生高效地利用好就业信息。

  教育专家赵斌也认为,在就业人数又创新高的压力下,大学生一定不能急,应该想的是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拓展自己“卖”得出去的能力。“锥处囊中,其末立现”,如果真正拥有社会需要的本事,哪会愁什么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