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磊谈创业

时间:2022-11-02 13:19:12 赛赛 经验访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童之磊谈创业

  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迅速变化,童之磊先生和他的团队敏锐的察觉到,传统出版渠道对于抱有“文学梦”的青年作者来说还是太狭窄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之磊谈创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之磊谈创业

  【微寄语】

  青春成就梦想,创造改变世界!

  【创业故事】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童之磊选择“理想主义”。

  小时候,他向往“推动人类进步”;创业后,他誓做“世界一流企业”。如今,他的“中文在线”作为国内中文电子图书规模最大的正版内容提供商之一,正在引领传统图书出版业转向数字出版。

  童之磊创业路的起点,是清华大学学生宿舍。当时,他和几位同学一起用“自己花钱在中关村攒的电脑”开始筑梦。他们在校内局域网上搭建了一个名为“化云坊”的网站,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很快成为校园网内最大的个人网站之一。敏锐的童之磊察觉到其中的商机,和同伴商量决定走商业化道路。大学生门户网站“易得方舟”由此诞生。

  1999年,在校团委老师的帮助下,“易得方舟”入驻清华创业园。蹬着三轮车把家当搬进清华东门的学研大厦。虽然办公室空间不大,童之磊还是格外兴奋。

  公司发展十分顺利,“易得方舟”很快就成为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生网站。然而,童之磊又有了新的理想,他脑子里蹦出了“网络出版”的概念。为了理想,他离开“易得方舟”,创办了“中文在线”。

  2000年5月,“中文在线”成立发布会热热闹闹地举行了。谁知,此前恨不能“当场给钱”的投资方却变卦了。“当时感觉就像一艘大船正准备扬帆起航,突然发现没油了。”

  为了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童之磊拿出了全部积蓄,还四处找朋友借钱,直到再也没人愿意借给他。

  走投无路的童之磊只好外出“打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的背景让他在咨询业如鱼得水,每月能有数万元的收入。然而,这些钱对于维持一个公司来讲,杯水车薪。

  “当时我问一个朋友,如果有一天,你能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获得任何你需要的内容,好不好?”朋友肯定的回答让童之磊坚定了信心。“虽然有理想是好的,但也要看它能否成为现实。只要能实现,我就绝不会放弃。”

  2001年,“中文在线”被香港一家集团收购,童之磊也坐上了集团执行总裁的位置。可是这个“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身份却并没能“收买”童之磊的理想。他一再向集团提出“中文在线”发展计划,却屡遭否定。意识到“中文在线”并不符合集团战略发展规划,童之磊毅然决定将公司“赎回来”。

  2004年,童之磊带着“中文在线”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经历过一个月拿1200元工资、出门只坐公交车、好几个人吃饭只点一个菜的艰难阶段,二次创业后的“中文在线”终于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公司业务逐步走上正轨,几乎“每年都能换一个新的办公室”。

  如今,“中文在线”已成为国内数字出版的领军企业,而童之磊的理想远不止此。“我们还在路上。”他笑着说。

  童之磊简介

  童之磊,男,汉族,1975年2月出生,现任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曾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

  童之磊,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

  童之磊先生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教育界别秘书长,东城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反盗版委员会主任,韬奋基金会理事,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秘书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全联书业商会副会长,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关村100创业家俱乐部会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校友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童之磊还主持承担国家相关研究项目并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出版发展状况与预测分析”子课题组担任组长,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专题项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组副组长、国家教育部“十五”课题专题项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组组长等。

  所获荣誉

  童之磊曾获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度“全球青年领袖”、2014年首都劳动奖章、第27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2012年中关村十大年度人物奖”、“2011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奖”、“十大中华管理英才”、“2011中国CE-MEGA百名最活跃年轻创业家大奖”、“2010年度最佳数字出版人”、“CHINA TMT首届移动应用评选 移动互联网新锐人物TOP5”、“2009年度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先进个人”、“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2009中国新媒体十大领军人物”、“2009数字出版先锋”、“2008-2009年度数字出版先进个人”等奖项。

  清华情结

  2000年时,中文在线还是蜗居于清华科技园学研大厦A座几十平方米房间的一家初创公司,2004年5月,中文在线搬回学研大厦,面积增大到300多平方米。之后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团队的扩大,中文在线又搬到清华科技园的科技大厦。

  童之磊说,对清华科技园的眷念,一是源于对母校的感情,二是中文在线和清华科技园之间的认同感,“公司和清华科技园的成长轨迹有很多重叠的地方”。

  在中文在线成长的过程中,清华科技园也给予了很多支持。除了房租优惠、孵化器的返税待遇,还有科技园提供的各种非资金服务和支持,比如在投融资领域,科技园介绍了很多投资人给中文在线,其现在的投资人中科技园介绍的。

  但令童之磊感受最深的,还是清华科技园内的“场能”。曾经,童之磊在科技大厦里碰到一家公司的老总,两人一起吃了顿饭,便达成一项重要的商务合作。“我们经常在电梯里碰到我们的上下游客户,有时候打个招呼就能敲定生意。这里的‘聚合效应’非常明显。”童说。

  创业故事

  1999年,互联网风潮正盛,我还是清华大学的在校学生。凭着一份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夺得第一名的商业计划书,我和同学们创建了国内大学生门户网站“易得方舟”,中文在线正是脱胎于“易得方舟”的读书频道。

  当时想法很简单,大家在网上看书固然很爽,但作家作为内容的创造者却收不到一分钱。如果他们在这件事上任何收益都没有,将来这些源泉可能就不会再产出了。所以我想,能不能用“先授权,后传播”的形式,把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模式,用数字形式转化到互联网上来。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到处和作家联系,登门拜访。记得当时去拜访作家从维熙,想着第一次上门不能空手,可大家都是学生,就买了个西瓜,抱着就去了。我和从老师说,希望他把作品授权给我们,放到网上去。没想到他非常认可,当场就和我们签约了。后来他还在《北京晚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叫《来自天堂的文学使者》,说我们带来了数字时代的福音。

  当时我们请作家授权,一种是分成模式,一种是稿费模式。稿费的话,每千字大概30元钱,一部作品几千元,今天来看这是非常便宜了,但当时有网站去和他们谈数字版权的付费授权,作家们都非常高兴。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签了上百位知名作家,大多数都把自己的作品倾囊以授。

  2000年5月,中文在线召开了规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告成立。余秋雨、余华都来了,还请到了白岩松给我们主持。但新闻发布会之后再去找那些之前一直称赞我们商业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投资机构,却发现他们的态度判若两人,一分钱都不肯出。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想想,那时的中文网站都是在烧钱拉流量,缺乏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全靠风险投资支撑。没有风险投资,我们立刻弹尽粮绝,和绝大部分中文网站一样,中文在线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只剩3个人。

  我一开始自己垫钱,然后就找亲戚朋友借,很快也就没人借了,大家都觉得这是无底洞。实在没办法,我就去给一家央企作信息化战略咨询,一个月大概能赚几万元,用这收入养着公司。当时我们的办公室在清华东门的学研大厦,对面有个小饭馆,只要点菜,米饭免费。我们每天去点一个10元钱左右的菜,就在那儿使劲吃人家的饭,直到有一天老板和我说:“我们这也是小本生意,要不你们下次别来了。”

  给家里打电话时,我妈一直跟我说,你这么辛苦,又这么困难,为什么不能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说,这是我最热爱的事情,如果没把数字阅读这件事做下去,我一定会终生遗憾。

  我一直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海量的数字图书信息造福社会,二是如何利用数字出版这个新兴的渠道,让人人都能成为作家

  2001年,香港泰德集团的董事长陈平想请我去做执行总裁,作为吸引我加盟的条件,对方收购了中文在线。在之后的3年时间里,中文在线就靠着集团“打点滴”维持基本运转。

  但我却一直想,海量的数字图书信息,一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学校园。当时,许多中小学因财力所限,图书匮乏甚至无法建立图书馆;另一方面,教育部一直力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开设电子教室,但由于没有足够内容,很多学校电脑闲置率很高。而具有检索方便、易于管理、成本低廉等优势的数字图书馆,则能同时解决上述“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两大难题。

  不过,推广“数字图书馆”这个全新的概念的过程却十分艰难,中文在线不得不进行大量基础性工作。比如到全国各地为1万多名校长、图书馆馆长、老师进行培训,在大量试点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试运行。在中西部地区,我们甚至以买断图书版权后捐赠的形式进行普及和推广。

  2002年,中文在线担纲“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在国内率先推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签约会那天大雪纷飞,中文在线拿下了近3年来的第一个单子。

  那时我一再向集团提出中文在线的发展计划,却得不到支持。意识到数字出版始终不是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我决定还是要把公司“赎回来”,开始自己的“二次创业”。

  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基础教育的数字图书馆一直快速发展着。最初我们提供的传统数字图书馆,用户在学校的计算机上才能使用;2009年,新的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模式数字图书馆“书香中国”推出了,截至2011年底,这个平台的累计访问量已有上亿人次。

  我也注意到,在中文在线“蛰伏”的3年时间里,国内外数字出版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日本手机小说开始兴起,国内网络原创文学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时和余华交流,我们谈到,传统出版渠道对于抱有“文学梦”的青年作者来说还是太狭窄了,“如果有一个数字平台能让人人成为作家,那该多好啊。”

  于是中文在线旗下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17K小说网”应运而生。它创立了一个免费和收费结合的模式,作品会开放一部分作为免费阅读章节,如果你有兴趣,就可以一章内容花几分钱,阅读其余部分。

  这样的模式让青年作者们得到了收入,也让网络作家真正成为了一个职业。17K的签约作者“求无欲”的故事就特别典型,这个酷爱写作的广东青年2008年还是个送水工,甚至连电脑都没有,就靠着手机“敲”出了《诡案组》这部悬疑小说的前半部。尽管作者毫无名气,但17K小说网的编辑慧眼识珠,他们和作者进行创作思路和情节上的交流和指点,并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策划推广。《诡案组》一炮而红,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悬疑分类榜占据前10名达2年之久,出版为纸质书后销量超过了100万册,并被海润影视改编成了电视剧。“求无欲”因此累计收入上百万元,还加入了广东省作协,网络原创文学彻底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命运。

  我们的愿景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但数字阅读的发展不是单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就能实现的

  2005年,中文在线开始发展手机阅读业务。那时候我和中国移动去谈,人家第一反应就是,手机屏幕那么小,怎么能看书呢?我看个新闻都费劲。确实,当时手机屏幕只能显示70个字,还得是大屏。

  但几年后,3G网络的建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手机阅读。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这意味着运营商的定位正在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变成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现在,我们通过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等为运营商提供手机阅读服务。

  手机阅读的发展,源自数字阅读发展的两个重要动力:网络和终端的发展。我在行业里经历的10年,是中国网络大发展的10年:从拨号到宽带,从有线网到无线网,从电脑和黑白屏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持阅读器和平板电脑。这让数字阅读的用户体验真正能得到保障。

  推动数字阅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产权大环境的日趋良好。1999年张抗抗、毕淑敏和王蒙曾经状告一家网站盗版作品,但当时著作权法里甚至没有有关网络版权和数字版权的概念。官司打了很长时间,最后获得的赔偿非常少。

  2001年,信息网络传播权写进著作权法,网络版权保护才真正有法可依。随后各种各样的司法解释相继出台,标志性的事件是2006年7月1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颁布。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

  在版权保护方面,我也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国家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的责任承担单位之一,中文在线正在进行全面研发建设工作,希望能最终借此实现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在版权保护工程中的完整应用。

【童之磊谈创业】相关文章:

讲述石磊的创业之路04-11

关于蒋磊的创业故事11-10

名人谈创业马云、牛根生谈大学生创业04-12

创业别纸上谈兵07-20

创业计划书之服装07-18

马云谈创业:成功的根本在于坚持02-23

创业开店项目推荐之香水店08-23

如何创业之创意的重要性03-03

创业项目入门之花卉护理中心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