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大学生创业进行时

时间:2020-09-13 17:08:51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新生代大学生创业进行时

  站在北京五道口自己的店面前,王乙臣颇有些得意,这个立志打造中国最好女性饰品品牌的25岁东北的姑娘,毕业两年后已经在北京拥有了3家店面。

新生代大学生创业进行时

  "如果毕业时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也许胆怯和依赖就会慢慢扩大,创业可能真的只能成为曾经的梦想。"2007年从清华大学广告专业毕业后,王乙臣干脆在北京最繁华商业地段之一的西单,租下一间门脸做起了小买卖。

  "青春、激情,以及按捺不住的跃跃欲试,最终促成我一头扎进创业中。"她说。

  和王乙臣一样,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在人生之路上,选择了不那么四平八稳的走法。

  1998年,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高校中的创业潮随之涌现。2003年,也就是高校扩招后首批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那一年,中国教育部门明确鼓励212万名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

  "不仅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相应支持,社会对创业的态度也更加宽容。"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大学生就业问题专家赖德胜教授说,"许多领域对私人资本放开、技术门槛逐步降低以及服务业的开放都为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而在各种因素里,"年轻人更强的独立性,对个体因素的更加强调,以及商业意识的增强都让他们更愿意去冒险与尝试。"他说。

  在人大附近的"宜客"快餐店里,叶路春做着餐馆服务员的所有活计,这个被他视为责任和理想的项目,已经维持了3年。

  偶然在吃夜宵时发现商机后,当时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叶路春,和同学凑了2000元开始了"宜客"的成长。

  "卖一个鸡腿,也就只能挣上一两毛钱。"尽管大学时代的"宜客"并没有给叶路春的团队带来多少盈利,但在毕业后伙伴们各奔前程时,叶路春却在工作3天后悄悄回到了"宜客"。

  "我不太愿意受约束,况且,人一辈子总要倒腾点东西出来。"叶路春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业动机。

  而王乙臣的答案则十分直白:"首要是为了财富,其次才是成就感。"

  和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年轻创业者一样,王乙臣出身于普通家庭,既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也无法从父母手中取得启动资金。即使在创业一年多后,她仍然瞒着父母自己真正从事的行当。"我不想给他们压力"。

  "2008年初终于向父母坦白后,家里先是电话教导,后来妈妈来北京住了一周,在我租的房子里全天候说教。"王乙臣说。

  一周的时间里,妈妈看着王乙臣派货、送货、盘点、算账,小买卖做得有声有色。尽管妈妈回家后向爸爸汇报说:"这孩子完了!"但从此之后,家里再没有反对过王乙臣的决定。

  同样是在父母的忧虑中,孔令博带着伙伴们共同筹集的3万多块钱走上了创业之路。和王乙臣不同的是,他为此辞去了在北京大学软微学院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颇需要些"壮士断腕"的勇气。

  两年时间里,孔令博的创业路从"音乐T恤"走到"电子菜单",公司也从刚起步时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过百万资产。他的公司现在是团中央指定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在依然保持着创业激情和锐气的同时,这位当年的北京大学软微学院团委书记,如今更多了一份淡然与镇定。"要创业,就要在认识自身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社会。"他说。

  刚刚发布的中国首部就业蓝皮书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这些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但其中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

  赖德胜教授在分析了近30年的就业趋势后认为,每逢经济低谷时,必然会形成创业的高潮。因此,尽管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小的就业压力,但同样也可以把当前看作一次创业的机遇期。

  当然,硬币总有不同的一面。赖德胜指出,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是很严肃的工作,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熊龙的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不那么顺利。为给公司开户,他3天里跑了30家银行,尽管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得以成功,但公司的第一批产品又因错过时间浪费了市场资源,让成员们感到了"心理上的挫败"。

  几经波折,熊龙和伙伴们一起打拼的"鉴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终究未能坚持下来。但他很放得开,"在20岁的年纪里,我已经学到如何和社会打交道,也懂得了竞争和合作的意义,这比单纯的盈利更为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