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事迹

时间:2022-03-24 09:21:45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大学生创业事迹(精选11篇)

  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业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创业事迹(精选11篇)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1

  邯郸三大学生张亚普开“张小生包子铺”走红,日卖4000个。

  刚开张时 每天几乎只能睡仨小时。

  昨日,记者辗转联系上包子铺老板张亚普。他告诉记者,他和同学韩雷刚、刘伟都是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因为两位同学要考研、要工作,目前包子铺主要由他运营。

  说起开包子铺,最初的点子也是学市场营销的张亚普提的。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忙于找工作,而是先后到北京、天津“考察”,最终决定要开包子铺。

  “我父母是做生意的,我从小学了不少营销手段。”张亚普说,除了从小的耳濡目染,他也有经验基础,“我有家人开包子铺,这样,起步就会稍微简单些,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而说起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刚开张的那几天,因缺乏实战经验,他每天几乎要忙到凌晨1点才能把馅料备齐。睡不到3个小时,就得起来调馅儿、包包子,到了7点才能正常出摊。

  影响

  石家庄大学生跑到邯郸求“入伙”

  开张虽不足一个月,“张小生包子铺”却在当地小有名气,几乎每天都有人排队买包子。

  “为了保证质量,不论包子的馅料、面,还是油都不会用杂牌的。”张亚普说,过硬的“质量”或许是大家迅速认可他的一个原因。

  此外他还很注意细节。“店前面有个饮水点,不论买不买包子,你渴了就能去接水,我们还特意放了几个凳子给老人、孕妇排队等待时坐,大家很欢迎。”张亚普说,为了吸引顾客,从开业到现在,他还经常推出一些活动,比如儿童节期间为福利院的孩子送包子,父亲节期间推出互动活动。

  就这样,“90后大学生卖良心包子”的事儿在邯郸街头传开,“**包子铺”也引来众多即将毕业大学生的关注,希望成为其中一员。“我上学的时候,也希望能自己创业,看到他之后,我就想能不能跟着他一起。”今年刚刚从石家庄学院毕业的郜少乾在网上看到了帖子便主动联系张亚普,甚至有一天,他直接跑到店里,主动帮起忙来。

  现在,张亚普的包子铺每天能卖近4000个包子,如此的销售量也引来30多人争取包子铺的加盟权。

  声音

  “我真没想到,他们真的成功了”

  其实,张亚普三人共同创业的事儿,一直受到大学同学们的关注。“他们几个上大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琢磨,经常参加一些商业活动。”张亚普的同学赵航飞说。

  但赵航飞初次听说张亚普他们开了包子铺时,还是被震到了:“我总觉得这个不一定行,包子太普通了,觉得他们玩大了。”

  可如今见到网上越来越火的“张小生包子铺”,赵航飞也不得不改变自己之前的观点:“我真没想到,他们就这么火了,真的成功了。”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2

  王志:武汉研究生开“小王跑腿公司”,你有事我跑腿。

  对于身在北京的孙先生来说,“小王跑腿”是他和女朋友爱情的见证人,也是两人的信使。“我经常指定一些咖啡、下午茶或者夜宵,在网店拍下对应金额,请小王帮我买了再送到女朋友那边去。”

  “小王跑腿”是武汉一家专门替人跑腿办事的公司,武汉工程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王志从读书时就开始以此名号“闯市场”。5年时间,“小王跑腿”已经拥有20多个小伙伴,代送文件、礼物,甚至送外卖,凡是跑腿的事儿,无所不揽。

  “跑腿几乎是零成本的事,也不担心会亏本。”谈及创业的初衷,王志说,读研时自己没有多少资金,想到无需成本的跑腿,就和三个小伙伴行动了起来。“跑”开了之后,王志尝到了甜头,“毕业季业务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接到20单,至少挣三四千元钱。”

  比起市场上普遍的快递、外卖和中介行业,王志认为自己的业务有独特优势。“只要顾客提出要求,我们就可以立刻去做,而且是一对一服务”。

  在北京工作的田小姐对此颇有感受,曾在武汉读书的她今年3月份办护照时,发现需要去户口所在地武汉“借户口簿”。没时间专门跑一趟的田小姐找到了“小王跑腿”。“为了确保可靠,我将‘小王跑腿’的微博都翻了个遍,看到他们都是研究生毕业,就放心了。”田小姐说。在“小王跑腿”的认证微博上,王志将每一单生意都写成了简短的故事。

  原以为要好几天才能办好的户口簿借出,第二天就寄到了北京,田小姐很是感慨:“180元钱跑腿费,若是我自己跑一趟武汉,来回高铁要一千块左右。”

  “小王跑腿”成员中,有的在高校读书,有的在其他公司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学历都不低——王志招人,最低本科起步。“跑腿门槛比较低,我们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跑腿团队,做行业中的精英。”王志说,由于跑腿服务是个新兴行业,市场上还没有相关规范,大量跑腿公司涌入造成行业内鱼龙混杂,很多客户不敢将重要的事务委托给跑腿公司办理。

  “客户直接把证件寄给我们,把隐私告诉我们,甚至有的客户把家门钥匙都交给我们,我们必须尽全力把事情做好才对得起别人的信任。”团队合伙人汪政说,“小王跑腿”正在草拟保护客户隐私的文件,设置安全担保平台,力图“把这份互相的信任维护好”。

  微博上,跑腿故事已经写到了第358篇,业务范围扩展到了香港、杭州、北京等城市,甚至在韩国和澳大利亚也有了自己的跑腿员。

  正如王志所说,跑腿作为新兴行业,面临着开拓市场和规范经营的双重压力。而且公司刚刚起步,很多业务还在探索阶段,定价标准尚不精确。“一般而言会按照距离、跑腿的次数、办事的难度来确定服务费用,因为经常有新业务出现,所以收费还是靠个人来定。”

  “小王跑腿”采用“互联网+服务”的经营模式,客户通过网店、微信联系业务,依据需求商定好价格,顾客满意了再确认付款。目前,“小王跑腿”已将自己的跑腿业务升级为“u-time时间管家”,“就是打造一个网络平台,让更多愿意销售时间的人入驻其中,把时间卖给客户,帮助客户更好地规划时间”,王志说,他们的目标是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跑腿业务,“跑出个精彩未来”。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3

  炫果的大利润:90后大学生如何做校园水果电商

  我在做炫果之前自己开过休闲零食店,也算是第一次创业吧。那一次,我没挣钱反而亏了3万块。究其原因,首先我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第二,在和东家谈房屋租赁的时候转让费中因为没经验亏了3万块。

  我这个店本来想进一批烟,结果没成想是一批假烟。导致那一箱香烟都没法卖,再回过头找批发商,找不着了。后来我又进了一批腌制的小鱼,进回来发现快要过期了,卖不动,而且进的价格还比人家高,这一单也亏了。我的对面也有一家卖零食的店,我自己开的没有任何竞争力,生意一直做不过人家。

  第一次创业以后我就想着,第二次创业就想着一定先想好再做。所以我做炫果的时候我就先去了解了水果这个行业,而后又调查了我的目标区域的潜在竞争对手、而且做了一份创业计划书。

  我吸取了第一次小打小闹的失败教训,这次我创业已经不盲目了,我要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去找符合自身能力的创业项目。

  完成定位水果之后,我就开始完善和实行我的计划。我将我的商业计划分成了三个部分

  即:线上订购——清洗现切——线下配送

  首先顾客在微信上下单,需要什么水果和其他一些个性需求,客服负责售前服务。当顾客确认下单之后,我们就开始给他配水果,交给后场清洗加工,然后进行配送。

  我的核心竞争力

  1.消费渠道:相对于传统水果零售店我们更有优势,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网络,我们迎合了他们的消费习惯。

  2.第二产品,我们原始水果的价格要低于水果店。我们不靠卖水果赚钱。我现在的产品维度是高于水果店的,我卖拼盘和果汁,因为这样附加值高。

  3.成本优势:水果店有门面的租赁费用,少说几万,位置好的十几万,我这边也可以不开店,直接配送省去了很多钱,我会把挣到的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像水果店首先要考虑摊到房租成本上。

  事业由亏损到盈利

  这次我第一单就挣了钱:第一,前期进货我是跟着我家亲戚一起进,她在南京做水果做了10年了有人脉有经验。第二,我控制了进货量,切多少进多少,少切一点无所谓。第三,我进的多的水果我会专门的宣传,让它不会滞销。尤其是第一点,没有经验老道的人带着,批发商会坑死你,我个人呢是这么感觉的。

  现在我专注做南艺的校园里面的市场,我可以覆盖4个宿舍楼,每个宿舍楼有1500人左右。

  利用校园的强关系营销

  同学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并不一样,这层关系有助于我的生意扩张而不是阻碍。本身学生玩微信的就很多,而且学生群体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的同学、老师(身边的人),他们往往对这件事有好奇心会支持这个生意的。同学关系更牢固而且都住在一栋楼里、我这经常碰到一个宿舍一起买的,这样的话单笔价格就可以上去。

  现在一笔单子能达到一两百。除了发了一次传单,我没做什么别的推广了,现在主要用微信做自媒体宣传。

  国外的鲜果切市场观察

  在国外超市里没有原始的水果,都是鲜果切。叫做Fresh-cut fruits,我觉得以后水果的产品形式会改变,往鲜果切方向发展,因为它更方便,可作为一种旅游休闲食品和餐后甜点。在国外,比如美国市场,鲜切产业有8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鲜果切有125亿美元,我想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这个数字想必要乘以几倍。

  其实在学界,果品采后如何加工是一个研究命题,鲜切水果就是解决的一种方式,而我观察到,近几年来在国内的一线大城市这种产品也不稀奇了,能不能星火燎原就看以后的发展了。

  行业佼佼者的经营方式

  谈到鲜切其实不得不说贾冉和果酷网,在业界,果酷网算是做的比较大、比较成功的`了。据我了解,起步阶段,那时候贾冉和他的合伙人手头只有10万元的运转资金,为了降低风险,他仍然留在原来待遇不错的单位,兼职做果酷网。他们的想法很乐观:全北京“在哪儿都有人吃水果”,推广方式基本就是发传单。

  在开始时,果酷网每天约能出50~100单,但平均收入却只有1000块钱左右,连成本都覆盖不了。半年之内,在没有大的推广费用消耗之下,10万块钱也很快用光了。后来他转型去做B2B了,情况很快就好起来了。

  其实在这个行业里B2C模式是行不通的。C端的潜力虽然是无穷的,但是在鲜切水果领域,小成本根本玩不转。鲜切水果属于高频次、低价格的产品,每天应对C端消费者一盒两盒的消费需求十分折腾,而如果有大客户,一下子订几百几千份,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目前,果酷网有200多家企业客户,每天的送货量达到上万份。

  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就是把水果切吧切吧,就送了。其实要知道远不止这么简单,我认为在现在,我应当学习果酷

  1、果酷比我们供应链系统更成熟、成本更低,他们是流水线生产、人工效率高。

  2、果酷目前是b2b,效率高,后台数据系统能很好的控制水果损耗,也加大了利润空间。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4

  王宝龙,甘肃双龙实业集团董事长、企业法定代表人。然而,14年前的他还是兰州医学院在校的一名大学生,怀着对创业梦想的孜孜追求,王宝龙毅然选择自主创业道路,决然放弃了平凉职中、平凉医专等学校的教师职业,走上了创业之路。

  2000年,凭借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先从医用药品销售做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书本知识是有的,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能站稳脚跟并深深扎根,谈何容易?一次次的碰壁、无数次的推销失败,不但没有击垮王宝龙的进取心,反而成了他积累经验、奋勇直前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五年的实践历练小有成就,成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甘肃双龙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起步5万发展到2000万元。在随后的5年中,经过艰苦地探索、大胆地实践、不断地壮大,昔日的学校书生已经成长为甘肃双龙实业集团董事长,2010年双龙集团成立,注册资本2.3亿元,是专业从事医疗设备(进出口贸易)、家具制造、路灯制造、大型厨卫、绿化工程、土地开发为一体的大型开发、生产、贸易型企业。集团下设甘肃控股公司1个,平凉子公司5个,广东加工厂3个,涉及医疗、办公、亮化、厨卫、绿化和房地产等六大行业,建立集团官方的网站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上缴税金390多万元,解决就业300余人。

  作为职场上的一员,王宝龙也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2000年以来他先后攻读了兰州大学临床专业专科、山西建筑工程专修学院建筑工程本科,兰州大学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硕士研究生,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12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完成了所有课程学习,将于今年年底毕业。并先后考取了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一级营养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理财规划师以及房地产策划师等专业资格证书。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学毕业以来,王宝龙及其企业先后被甘肃省工商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消协、平凉市工商局、共青团兰州市委、共青团平凉市委等单位授予“先进企业”“行业内100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诚信企业”、“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3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型论文20余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王宝龙将和他的团队在创业道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预计到2020年,建成甘肃双龙实业大厦,总资产5亿元,年上缴税金5000万元,解决就业2000人,带动大学生创业500人,用“青春梦”构筑自己的“创业梦”,用“创业梦”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双龙梦’!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5

  三个大学生拍毕业照赚钱,两个月入账40万。

  大学毕业只有一次,而千篇一律的毕业照,已无法满足现在追求个性的大学生的胃口。当你看到网络上一张张充满创意的毕业照时,却有三个小伙子为了这精彩的一瞬间付出了两个多月的努力,而且也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安庆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杨凯、姚其义和宋若敏,在毕业之际利用创意毕业照这一商机,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赚得40万元。

  4月份是学校大四毕业生集中返校论文答辩和拍摄毕业照片的时候。从这一时间开始,杨凯每天早上都被电话叫醒——毕业班的同学纷纷找他咨询和联系拍照事宜。召集摄影团队之后,从早上七点半开始,按照流程单上的班级逐个拍摄毕业照,摆造型、想创意,每天几乎从日出拍到日落,晚上分类整理完拍摄服装已经快零点,然后整个团队还要商量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凌晨才能睡觉。“就这一段时间,整个人感觉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工作。”杨凯说道。

  毕业季开始后,安庆师范学院100多个毕业班级中,有73个班级找到杨凯团队拍毕业照。不仅仅提供服装拍毕业照,他们三个人还负责将照片制作成相册,同时还将其中一些照片制作成纪念品,最后还承担班级毕业聚会的拍摄任务。“整个一条龙服务,忙完一个班级,已经累得不行了。”姚其义说道,最忙的时候他们一天拍了20个班级的毕业照。在安庆师范学院,他们每个学生收费120元,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三个人已经收入30多万元。不仅如此,他们三人还到黄山学院去拍摄毕业照,挣得10多万元。

  “虽然那段时间异常辛苦,但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桶金。”杨凯说,随着毕业季的逐渐离去,生意也会迎来淡季。去年他给毕业十年后回到母校的思政专业校友做过服务。今年他也从中受到启发,想到了校友服务这一新业务,把业务范围从“在校时”拓展到了“毕业时”和“毕业后”,去做校友们的回校“接待员”,给他们安排衣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6

  “生活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穷人与富人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的只是对于生活的努力程度。”90后做德升移动互联网购物商城的杨青松说

  但是,谁能想到,半年前的他还只是一个月入六七千的花艺师,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月入十万以上的移动电商大咖。

  杨青松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工薪家庭,家庭条件还算优越,学习成绩也不错,他本来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上学,但是母亲的一场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读高中的他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生活的打击让杨青松变得成熟起来。在学校里,他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给母亲治疗。

  人穷不能志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杨青松高中毕业没有选择继续求学,而是决定去打工挣钱,一方面可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补贴家用。

  杨青松首先来到一家花店打工,从学徒做起,当时月薪只有1000元。但花店不包吃,这点可怜的工资根本不够生活费。为了省钱,他经常一天只吃一顿午饭,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喝凉水充饥。

  刚开始做学徒,没有人会尊重自己。有时杨青松插花不到位,就会招来主管的一顿呵斥。但是无论日子有多苦,杨青松都咬牙坚持着。因为他深知,只要不放弃,日子就有希望,如果一旦放弃了,就彻底失败了。

  杨青松凭着自己的韧劲,刻苦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摸索,终于熬过了学徒期,成为一名真正的花艺师。凭着出色的插花技艺,杨青松的工资直线上升,最后达到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标准,生活似乎越来越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手术,杨青松当时就傻眼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积蓄,只能靠父亲东拼西借。来自一个男人的自尊一下警醒了他,他暗下决心要想彻底驾驭自己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就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苟且,他决定单干去做生意。

  从那以后,杨青松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终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都在讨论移动互联网创业话题,他眼中迅速闪出一个想法,能否也做移动电商呢,不投入太多,可以边销售边投入。”

  但是该选择什么项目呢?这时,他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一个叫德升移动互联时装购物平台的、投资小、回本快、效果好,他认为很符合他的创业目标。

  为谨慎起见,杨青松决定做一番市场调查。他先从朋友处加盟了德升移动互联网时装购物商城就辞去了花艺师的工作,全职做起了移动电商。

  万事开头难。做移动电商开始的时候,“起初做德升商城的时候被怀疑是传销,朋友不相信我,把我拉黑。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客户。”杨青松说,只要保持一颗真心,真诚待人,就能赢得客户。从最开始的几个客户,到现在的成千上万名客户,杨青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杨青松基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客户。“每天咨询的人都很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现在月收入可观,我用成绩证明了我能够给母亲幸福了,也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人,这也是我做移动电商的骄傲。”

  杨青松现在已经是个成功的移动电商,自己开奔驰豪车,旗下有上千人的团队,月流水过千万。成功后,他开始帮助很多当初跟他一样有梦想的人,不少人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7

  刘满,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级学生。2013年12月参加江苏省“创青春”校内选拔赛并荣获特等奖,后与创业伙伴积极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工作与社会调查,于2014年3月成立徐州乾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壁挂式地震速报装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切膜机薄膜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等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设计与推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入驻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并获得了校创业基金5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公司已与蚌埠的工厂签订生产合作协议。

  当前的成功与光明的未来令人艳羡,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创业之路上每每向前跨出一步,都需要付出惊人的努力与汗水。

  积极实践,开始创业之路

  2012年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刘满同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本着锻炼自己的宗旨,她踊跃加入了物电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在社会实践部担任干事期间,刘满在课余时间走访了众多店面,她不仅主动联系店家,还与老板积极介绍活动、谈赞助,按照老板的需求量身制作活动策划书及宣传策划。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与体会,刘满同学逐渐提高工作能力,拓展人脉关系,在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刘满同学也逐渐对创业产生兴趣。于是,在2013年暑假,利用家在徐州的优势,在父母的支持下刘满同学与同学开办暑期教学培训班,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管理周密严谨,暑期培训班获得成功。

  这样的小小成功不仅让让刚步入创业行列的刘满同学充满喜悦,同时也对创业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勇敢参赛,在创业中坚实迈步

  为了在创业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2013年12月,作为学生干部的刘满同学自己组建团队参与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第一次参加创业比赛的刘满同学有很多不足,刘满与团队成员并不畏惧困难,根据评委老师所给的模板和意见,认真修改创业计划书,在评委老师的建议下,自学市场营销的相关书籍,丰富创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刘满同学的团队荣获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的特等奖。此次参赛,不仅收获到大赛评委的关注与认可,更加使得刘满同学收获对于创业的新观点,新思想。

  此后,为了给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更多的基础,刘满同学先后参加了SYB课程以及创业证的申请,并取得了创业证,创业培训证等相关证书。

  确立项目,在困难中不懈向前

  2014年3月,在参与科研创新项目过程中,刘满同学结识了一些参与全国挑战杯的同学,并对其中的壁挂式地震速报装置项目产生了兴趣。在经过一番问卷调查后,刘满发现,9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拥有一个精确度高的地震速报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刘满同学结合中国幅员辽阔,版图多位于地震带上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近年来伴随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群众更加关注生命财产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在综合考虑与协商过后,迅速组建自己的团队,成立了徐州乾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前期,公司主打以与房地产商合作推广的销售方式,通过合作新楼盘和升级产品进行盈利与发展。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充满责任感与积极性的刘满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徐州各大房地产商进行联系,拿着策划案和样品各处奔波。

  然而,这支过于年轻的公司团队在成立之初遭受到了不可避免的质疑与冷遇,很多大企业只是单纯的收下合作方案而未做出任何回应。在希望的开始与破灭之中,在为创业奔波不息却又难有成效的日子里,刘满同学以及团队人员遭受这一次次沉重打击,在劳碌中感到迷茫。但伴随她的伙伴们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一次次的尝试与调整,刘满同学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从而认识到挫折的短暂与坚持的永恒,继续开展了对于公司事务的不断尝试并与外部赞助人员积极协商。

  大学生创业,或许是另一种人生体验,在创业的道路中,坚定前行,勇敢尝试,不断突破,不懈发展,方能创造出美好灿烂的明天。或许青春的花朵,人生的花朵,无一例外的需要优秀的个人品格的浇灌,才能开出一种绚烂,绽放一种成功。

  在刘满同学团队的努力下,目前徐州个别房地产商也对公司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公司盈利逐步提高。相信,在不断地坚持与努力下,公司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刘满同学在创业道路上会走的更远。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8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江镇的90后小伙刘伟伟自幼便伴着马蹄长大,因为缺乏客源,自家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为谋出路,有着电商工作经验的刘伟伟便想到通过网络营销将自家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从第一笔网络订单到今年年初,我们借助网络销售出去的马蹄有60多万斤,销售额达120多万元,占马蹄总产量的40%,网络销售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刘伟伟说。

  90后小伙回乡网上卖马蹄

  刘伟伟出生于1991年,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沿海一家大型企业做电商工作。2014年7月,父亲在家里注册开办了公司,主要从事马蹄种植和深加工,年轻的刘伟伟想跟父亲一起干出一番事业,毅然放弃外面薪水不错的工作,回到三江镇和父亲一起创业。

  由于自家种植马蹄的时间不长,没有客户,只能依赖别人介绍,种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刚回到家乡,如何打开销路成为刘伟伟最“头疼”的问题。“我平时喜欢玩电脑,就到一些网站、贴吧上去发我们公司产品的信息,半个月不到,果真有一个广州客户主动联系我,一下子就要了30万元的马蹄。”

  尝到第一笔网络销售单的甜头,刘伟伟便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网络营销上,不仅创建了公司的官网网页,还时常在贴吧发布公司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如今,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借助网络销售,公司的利润也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达200万元,利润率近20%,达到40万元。”刘伟伟说。

  电商为三江镇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在利用电商开辟了产品销路、提高了产品知名度的同时,电商也在倒逼着乡村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刘伟伟介绍,今年9月,企业的深加工厂房将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生产马蹄糕、清水马蹄罐头、罐头马蹄片、速冻马蹄丁、速冻马蹄片等产品。

  同时,也将重点开拓企业的电商渠道,通过淘宝、微信等渠道销售深加工产品,打响三江马蹄的品牌。

  而在三江镇,除了刘伟伟,还有很多的村民利用电商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江酱菜制品厂是镇上的老牌企业,但产品的销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8年,企业的销售额也只有80万元。

  近几年,酱菜厂开始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当地长期在厂里进货的淘宝网店主也有十多家,江西最大的绿滋肴特产超市也是厂里的大客户,2014年企业的销售额增加到200多万元。“2013年,我们厂还从山东购置了先进的烘炒和高温杀菌设备,产品口味好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南昌县三江镇酱菜厂老厂长余真辉告诉记者,电子商务也正在倒逼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9

  7月24日,禹化普制作的金黄的台湾手抓饼。

  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每天下午4点,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放面团、煎鸡蛋、配作料……三分钟后,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白嫩。

  每天能卖400个饼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禹化普说,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5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加盟费收1万元,门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

  一开始,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开始打磨品牌。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必须吸引加盟商。

  “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他们赚8毛,我们只赚五毛,薄利多销。”禹化普说,按10个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

  连锁店坚持手工制作

  2011年10月,仍在电子校攻读信息管理的大三学生禹化普认识了在大学城西街做手抓饼的许少波。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连锁经营,许少波专注于技术改良,而他负责开店营销。

  随着2012年大学城西街两家分店步入正轨后,禹化普开始扩张脚步。去年他新增了一家直营店和5家加盟店,杀入了大学城。“大学城八所院校差不多15万人,70%都吃过我们的手抓饼。”如果说4成靠营销,那么口感占六成。油酥面团是手抓饼口感的关键,禹化普一直坚持在自建的加工厂里手工制作,拒绝机器加工。

  禹化普计划最近2-3年在西南片区打开手抓饼市场。现在他的困惑是,随着市场不断扩大,管理、资金、人员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10

  学习上:在校期间,经过努力曾多次荣获“甲等奖学金”,并在大二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以省级“十佳优秀毕业生”荣誉毕业。社会实践上:在校期间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一职,在院团总支的领导下,多次组织学院同学参与省、学校等举办的各项活动,成绩显著。在2006年的三下乡活动中,由于表现突出荣获省级“优秀三下乡服务队员”称号。在学院的引导和帮助下,我开始初步创业尝试,开办自行车出租和销售中心。并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帮助了一些家庭贫困的同学。通过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学习和锻炼使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所拥有的财富,而在于你在有生之年里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也基于以上的认知,我在2005年10月刚进校时便向我们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06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7月毕业后,在学校的推介下我进入贵州省冶金建设工程公司(国有企业)党办工作。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由于表现突出,2008年6月被委派到广州参加培训学习。在广州近一年的培训学习生活,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国绿色农业产品的真正价值,这便萌生了我回乡创业的念头。

  2009年7月,我便辞去工作回乡养殖蝇蛆和土鸡。而回乡创业正是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学业有成,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然而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做决策前一定要作好市场调查和了解行业。通过三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和了解,我得出这样的认识: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期,工业化推动下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新型的“产业工人”,这必然带来三个结果:一、城市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二、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对消费质量诉求越来越强。然而,这三点突出的表现在对吃、穿、住、行的要求上。基于以上的认知,我认为我的创业重点方向应立足于农村,为城市居民生产“绿色、营养、健康”的养殖产品,在城乡间建立起一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将具有巨大的商机。

  2009年10月,通过三个月的市场调查和前期筹备。10月份在岩下乡马达屯村谷堤组建立养殖基地(康康达养殖场)。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经过一年的努力摸索。目前,康康达养殖场已基本建立起以“蝇蛆养殖为重点,土鸡养殖为产品载体”的养殖新模式,具体模式分析如下:蝇蛆富含高蛋白(60%以上)和20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养殖蝇蛆替代鱼粉配制鸡饲料,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和生长激素,保证产品的安全健康。另外,这样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的抗病能力,且鸡涉入适量的氨基酸能使养殖的鸡具有肉质清脆细嫩;汤鲜味美等特点。产品深受城市广大高层消费者的亲睐,真正实现原生态养殖的道路。

  目前康康达虫子鸡的市场情况及前景分析:市场具有差异性。因此,康康达的市场定位:中高端消费品;目标客户群:主要是城乡间中高层消费者。经过一年的发展,康康达虫子鸡的市场已基本成熟。目前已经在贵阳、都匀等地设立销售点,平均价18元/斤-20元/斤,市场反响较好。其中,在贵阳我们已经成功的拿到高档酒店和山庄等的定单。目前,均价20元/斤。目前,每月总销量:450只左右;然而市场缺口保守估计大约在800-1000只/月左右。按均价:18 元/斤算,每只鸡3.5斤算,每只鸡价格:18元/斤×3.5斤=63元;利润:63元-20.5元/只(养殖成本)-人工成本(5元/只)=37元,利润率:50%以上。从市场现在对虫子鸡的反应判断:虫子鸡将会成为家禽行业里的一档高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养殖规模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我结合养殖场的自身实际和市场供需情况,作了未来五年内的发展规划(另附:《康康达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一份)。

  这一项目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能协调城乡之间的合理发展。因为,该项目的主要市场在城市,利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农村和城市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实现城乡间合理的发展;

  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该项目无论是养殖产品生产,还是服务都将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真正的实惠,另外,随着康康达的发展,在明年(2011年)将实施:“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真正带动和实现农民的增收。“公司+农户”模式说明: (一)公司将鸡苗和蝇蛆赊销给农户并和农户订立购销协议书;

  (二)康康达向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

  (三)产品的市场销售和定位统一由康康达来做。

  三、缓解当地就业压力。该项目的成功开发必然形成对劳动力的大力需求,这对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保护生态。由于,该项目是以生态养殖为主。因此,该产业可谓“无烟”工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破坏和污染,真正实现可资源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目前康康达养殖场面临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康康达自身养殖规模小的矛盾;

  (二)由于虫子鸡还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市场宣传推广上对于康康达这样一个刚起步的养殖企业来说难度较大;

  (三)技术上养殖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康康达的发展和壮大;

  (四)基础设施简陋,制约着康康达的生产和发展。

  希望各级领导和政府帮助解决的三大问题的是:

  (一)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虫子鸡宣传和推广困难的问题;

  (三)技术上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在油坊店乡,人们一提起周院村的刘书记无不啧啧称赞。近几年,她利用村里的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尤其大力发展养殖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家从20**年开始养猪发展到20**年已形成年出栏3000头黑毛猪的规模,年纯收入逐年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在她的带领和帮助下,周院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养殖,使村民解放思想,发展规模养殖业,改变过去的传统的喂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们都称她是周院村远程教育党员致富带头人。

  作为一名家庭妇女,爱人吕贤海外出务工,她成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跟随父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并开始养猪,可是几年下来,虽然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可就是勤劳而不富。很让这位有头脑的家庭妇女伤透了脑筋,问题出在哪里呢?刘书记百思不得其解。一度想外出去打工,可想到父母年事已高,还有两个孩子,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2003年村两委换届,刘庆菊作为计生专干被选入村委会工作,2007年,组织部远程办在周院村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刘书记看到远教设备从“天网”接收到的各种各样的致富信息后,她万万也没想到这玩意儿对自己的发展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这时起,她成了远育站点的“常客”,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到站点自学养殖理论,通过学习培训,她总结了为何勤劳而不富。2008年,刘书记自费到北京学习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乡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她利用学到的知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对养猪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科学改进,使她的养殖利润提高很快。2008年她牵头成立了桃源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群众发展养猪。2010年通过考察,她又发展土鸡和皖西白鸭,收入相当可观。2013年桃源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出栏超过5000头黑毛猪,她家出栏3000头,年纯收入15万多元。

  刘书记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与乡亲们一起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一同致富路共奔小康”。己掌握养殖技术的刘书记,她没有保留起来,一人独用。而是积极主动帮助其他青年和村民,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本村的雷中友、刘良胜、刘华武等有几个老养猪户,由于思想较落后,一直都是采用老办法喂养,加上养猪的波动性大,收入不好,一度伤失养猪的信心。刘书记主动找上门,耐心向他们讲授科学养猪办法,引导他们到远程教育站点进行学习提高,到猪舍手把手传授经验,增强了几位村民的信心。2013年,这几户村民的黑毛猪出栏头数都达到了50头以上,每户人家的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刘书记,她积极参加乡远程办、村远教站点组织的各类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养殖水平,发挥出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2008年3月,她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2011年9月换届选举连任书记,他自担任村书记以来,自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能积极配合村支两委会开展工作。如今在周院村说起周院村的事,村民们对刘书记都竖起大拇指,都说她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党员、好书记。

  虽然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为刘书记自己和村民找到了致富之路,给大家带来了实惠,但她并不满足。她说:“今后,要更多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为村民搞好技术学习,增强本领,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周院村有刘书记这个勤学善谋的引路人,有远程教育这个大平台,这一目标,一定会实现,周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局派我到XX区燕楼乡新井村挂帮工作,担任燕楼乡新井村村委副主任,一年多的驻村挂帮工作,使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深该的体会。

  在驻村期间,深入走访农户,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劳动就业方面政策法规知识,拓宽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渠道。及时将挂帮单位、挂帮干部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公示在村综合楼宣传栏及各村组路口进行张贴,入户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让广大村民知晓挂帮干部信息及联系方式。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和同工作,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昐,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7户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节日的慰问,送去生活所需的棉衣棉被、食用油等慰问品。与帮扶企业代表对新井村6户困难农户赠送10包尿素和600斤大米。

  通过走访群众,利用谈心谈话,了解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村两委,切实改进村两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帮助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葵思打组有一条沟渠因年久失修,部分稻田引水困难,村两委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经挂帮单位领导的多方协调,落实1万元的修建经费。在驻村干部查看沟渠修建情况时,组长黄元维反映组里的自来水一到冬季就不能满足饮用需求,村民因此只能到井边挑水,然而该水井及沿线道路从未进行过整修,给村民带来极大不便。对此,黄元维表示希望驻村干部能够帮助协调相关施工材料,以便对水井和道路进行整修。了解到这一消息,驻村干部回到单位后向挂帮单位负责人汇报了这一情况,经过单位领导的多方协调,终于落实了修建水井和道路的10吨水泥并及时送达新井村,葵思打组的沟渠、水井和路均已修建完毕。

  多方调研,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新井村共有6 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寨,276户,人口1117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辣椒。每年农户在农业种植上忙的时间就3个月左右,其余时间年轻的外出务工,剩余在家的有的看看牛或者约起几个就去打麻将,现在大多农户吃、住、穿都不愁了,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经济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经与区农业局蔬菜办协调,落实了42.6亩的豌豆种植项目,解决了1250斤豌豆种和2.5吨化肥,并邀请区蔬菜办到燕楼乡新井村召开冬季豌豆栽培技术现场培训会。经过努力,种植的42.6亩豌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于今年遭受干旱的影响,新井村部分村民反映想在秋种继续种植豌豆,确保大季损失小季补,经协调,现已落实500余斤豌豆种和50吨化肥。

  一年多的驻村工作,让我更加了解农村工作和生活,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尽职尽责,改进作风、克服困难,把发展农村经济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努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大学生创业事迹 篇11

  近年来,山清水秀的横沥镇在发展绿色经济的驱动下,陆续上马新能源项目和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外美内秀、宜乐宜游的小镇,吸引不少青年返乡创业。陈锐聪,这个生在深圳、长在深圳的80后,就难舍家乡祖传秘制烧鸡风味,带着一身好手艺回到横沥创业。

  秘制烧鸡香飘四里,陈锐聪开起了烧鸡主题农家餐馆,借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敲响了农家旅游算盘。

  祖传秘制腌鸡粉流传上百年

  说起秘制烧鸡的做法,实在的陈锐聪直说“很简单”。宰好生鸡,抹上酱油和祖传秘制腌鸡粉,放到烤炉里烤上25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如此简易,难道人人可做?其实陈锐聪口中的“简单”实则不易。从选鸡开始,陈锐聪就数次更换鸡种,从黑凤鸡到广黄鸡等,最后决定使用本地产的三黄鸡。“要自己买鸡种来养一段时间,肉质才韧。”几个月的选鸡种折腾,陈锐聪笑说自己都可以开养鸡场了。

  最让人好奇的是秘制腌鸡粉。这就说来话长了。陈锐聪的太爷(爷爷的爸爸)、爷爷都是仍图横沥一带有名茶楼的大厨,秘制腌鸡粉创自其太爷,历经百年流传,最终到了第四代传人陈锐聪手中。

  “我父亲这一代没有做厨师了,他早早就在深圳安了家。”陈锐聪说,但父亲并没有让这个祖传宝贝断代,父亲一直爱下厨房展露两手,耳濡目染的陈锐聪从小就爱烹饪,“接档”祖传烧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精心挑选沙姜、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一系列配料,细细研磨至近乎白色的粉末……经过秘制腌鸡粉的腌制,新鲜出炉的烧鸡将调料味集中在表皮,使不肥腻的三黄鸡皮酥脆可口;内里鸡肉自带的清甜,在缓缓渗透的腌鸡粉的调动下,吃起来既有鸡肉原先的味道,又有调料的咸香。“这才是地道的横沥味道。”陈锐聪对这刚出炉的烧鸡很满意。

  休闲旅游业带动烧鸡热卖

  在陈锐聪记忆里,从小几乎每周末,父亲都要带他从深圳返回家乡横沥镇圩镇一趟。东江渡船垂钓,骑行遛狗,朴实厚道的乡里乡亲,喷香的横沥汤粉……让他回到深圳后仍然回想家乡的各种美好。

  大学毕业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陈锐聪在繁华的深圳都市里换了两三份工作,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将家乡独有的味道传承下去。去年秋天,把心一横,陈锐聪辞掉了工作,拿着工作以来的积蓄回到家乡创业开烧鸡店。

  为何选择在乡镇开店?“说起这个,离不开大环境的发展。”陈锐聪这几年观察家乡,发现横沥交通日益便利,从市区来一趟横沥不过半小时路程,省道120线也马上要拓宽修整了;而且,拥有绿色生态、特色农业、温泉养生等丰富观光休闲旅游资源的横沥镇,吸引不少城市观光旅游客。

  “城市里机会是多,但各种运营成本也高。傍着现在发展不错的乡村游这棵大树,我对自己的创业很有信心。”陈锐聪指着店外的空地,告诉记者那里马上要上马几个新能源项目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届时人流汇集,自己取材地道的横沥烧鸡肯定有发展前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清明小长假期间,陈锐聪的烧鸡店几乎爆满,不少深港游客都来品尝一番横沥烧鸡。“吃过了,还要再来。”家住深圳市福田区的麦斌对烧鸡赞不绝口。香港游客方玉嫦是个热爱旅游的驴友,初次到横沥游览就爱上了这个美食美景俱佳的地方。“吃过了横沥汤粉,还要吃一下横沥秘制烧鸡。这些好味道让我对这个地方记忆深刻。”方玉嫦已经开始拟着下次横沥乡村游的计划了。

【大学生创业事迹(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12-05

大学生村官创业事迹10-29

妇女创业事迹精选09-18

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05-30

青年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11-11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事迹12-10

大学生村官创业事迹材料10-12

大学生典型创业事迹材料10-03

妇女创业事迹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