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做东北的‘新东方’”

时间:2023-03-07 00:38:49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80后”大学生:“做东北的‘新东方’”

  ■创业时间:二六年

“80后”大学生:“做东北的‘新东方’”

  ■创业启蒙:入学那年学校成为全国创业教育试点□创业经历:流动资金一度为零

  ■重新上路:调整了经营方向

  ■创业感言:寻找成功自信的因子

  两年间,创业团队由4人增加到18人,办公面积由60平方米增加到240平方米。在广州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同学返哈与他并肩创业。“我们的目标是把‘惠众’做成东北的‘新东方’。”

  这就是朱仰庆,一个2006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一个带领同伴正在创业路上奋力前行的“80后”大学生。

  1982年8月,朱仰庆出生在山东城玉皇庙镇一个普通农民家。2002年高考,一心想学国际贸易的他,却“意外”地被对外汉语专业录取了。

  “入学那年,黑大被确定为全国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这让我对创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朱仰庆说,能在创业学院接受培训,系统地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为我今天的创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在创业学院学习实践过程中,朱仰庆通过卖学习资料和开展小型培训,发现了教育培训这个社会“大需求”。2006年,就在同学们都在忙于找工作和考研时,朱仰庆成了全班56个学生中唯一的创业者——7月,他和校友曹大志、刘保升注册成立了哈尔滨惠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1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还差一半,他们不得不向家人和朋友求助。为了跑各种手续,朱仰庆一连20多天奔波于工商、税务及政府行政办公大厅等部门。“最让人不舒服的就是有的办事人员怀疑的目光和‘刚毕业的学生瞎折腾啥’的冷语。”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们的开业仪式挺简单的:把营业执照挂到墙上,心想这就算有‘家’了,合法了。再就是哥几个儿到学府三道街一个没有名字的小饭店撮了一顿,喝了一瓶啤酒,花了50块钱。”说起这些,朱仰庆有些感慨。

  “开始我们也走过弯路,赔了五六万块钱,流动资金一度为零。”惠众公司主要经营三方面业务,一是教育培训,二是数码产品销售,三是软件开发。朱仰庆说,“刚开业时觉得数码产品赢利快,就一下子把精力都放在这上了。”可是由于资金不足和管理等问题,半年多就经营不下去了。经过充分的反思和调研,惠众及时调整了经营方向,果断砍掉了数码产品,明确了经营责任制,开始集中精力搞教育培训和软件开发。

  “虽然有时一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挺累,但心里是充实快乐的。”朱仰庆介绍说,如今惠众的培训服务包括英语、韩语、日语、法语、专升本、考研、文化补习等多个项目。2008年一年就培训了3000多人。软件开发已经拓展到全省50多个大型单位和企业。运营的网站有惠众教育网、东北专升本信息网和黑龙江服装网。

  “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缺少创业意识,而是缺少从并不乐观的创业氛围里获得成功自信的因子。”对于想创业的学弟学妹,朱仰庆建议:想了就去做,要耐心认真地解决遇到的困难;要不懈努力,成功有时就是一步之遥;要尽力拓展目标市场,不要被困难所吓倒,一步一步扎实地往前走,路会越走越宽。“创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打败自己。勇敢地努力向前,成功就这么简单。”

  青春无价,创业无悔。“今年我们打算把外语学校开到长春和大庆去,让惠众网络教育在东北铺开,形成品牌。”对于未来,朱仰庆和他的同伴们充满信心。

【“80后”大学生:“做东北的‘新东方’”】相关文章:

适合80后女人做的小生意05-09

80后大学生建“吃饭网”05-18

80后女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06-25

80后大学生变身“练摊王”08-11

80后女大学生创办“月嫂”公司06-07

80后校园创业05-09

80后财富新贵05-31

80后创业的特点06-05

高航:80后女大学生农村创品牌08-30

80后90后创业的微指南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