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馒头”的创业故事

时间:2023-07-19 18:01:22 宗泽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巴比馒头”的创业故事

  今天给各位分享巴比馒头创业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巴比馒头盈利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巴比馒头”的创业故事

  “巴比馒头”的创业故事

  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共有门店1368家。这并不是什么连锁中餐馆,而是由一个单价0.7元的馒头造就的小小传奇。

  “巴比馒头”在2003年创立,2012年,其所有门店共创下10亿元的销售纪录。创始人刘会平并未满足于此,不久前,他公开宣布:要做世界的包子大王,计划未来三年内,门店额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

  包子、馒头这种不起眼的小买卖,怎么被刘会平做成了大生意?

  “刘师傅”转型

  借助连锁加盟,巴比馒头迅速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

  1998年安徽小伙儿刘会平初到上海,用手头仅有的几千元开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包子铺。但由于不了解上海居民的口味偏好,他的店很快就关门了,本钱亏得精光。之后,刘会平也做过其它品类,但都不成功,最终他还是决定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包子、馒头上。

  但要从不计其数的包子馒头店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刘会平仔细观察后发现,小店价格便宜,但卫生差;大门店卫生相对好,但价格也高,而且都是机器搅拌制馅,口感不够脆。

  2000年,利用大、小包子铺的缺点,刘会平重操旧业,取名“刘师傅大包”。为迎合上海居民的偏好,他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为保证肉的味道纯正,他专门从安徽乡下采购天然饲料喂养的猪肉;他的菜馅全部由人工切碎,这样青菜的口感好,非常脆;他在价格上也走亲民路线,最初一个包子只卖7毛钱。

  “刘师傅大包”迅速红火起来,2003年,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刘会平将之改名为“巴比馒头”。2004年初,刘会平已经开了10多家直营的巴比馒头店,加上亲戚朋友加盟的门店,共计20多家。

  但真正让巴比馒头走上快车道的,是2005年开始启动的加盟,这种低成本的扩张模式让巴比馒头在当年9月就突破了50家店,2010年突破500家。目前的1368家店中,直营店只占比约10%。

  开放加盟后,“巴比馒头”的角色定位发生变化,从一个包子馒头连锁店的经营者,变成中式面点制造商,主要的营收来源有两部分:向加盟店销售供应包子、馒头的原料或半成品,以及加盟费、管理费(单店每月300—500元不等)等收入。

  2008年,刘会平注册成立了上海中饮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饮集团”),下辖“巴比馒头”等子公司。2012年,中饮集团仅通过巴比馒头品牌就实现4.5亿元销售,再加上团餐等业务,共计营收5亿多元。

  目前,巴比馒头主要聚集在长三角,仅上海就有700—800家。刘会平正筹备将覆盖范围扩张至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地区,计划在2016年内,门店总数达到2500家;未来他希望在全国开设2万家门店,而且以加盟为主。

  “巴比馒头”的创业背景

  甩开名头响亮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庆丰包子,“中国包子第一股”花落上海的巴比食品(605338.SH)。

  2020年10月12日上午,43岁的刘会平身着笔挺西装,走进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巴比食品上市的钟声。由此宣告,A股市场上第一家主营包子的上市公司诞生,巴比食品也插上了资本翅膀,有望继续腾飞。

  这是一个既励志又富有传奇的故事。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刘会平,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创业。1997年,20岁的刘会平怀揣着4000元钱远赴他乡创业,辗转多地,2010年正式扎根上海滩。

  人流量大的大上海注定成了刘会平的发家之地。专注于卖包子等面食,刘会平的产业不断做大,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依托加盟店模式,截至2019年底,巴比食品直营店、加盟店合计接近3000家,覆盖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多个省份。

  10年前,刘会平首期出资1500万元成立的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如今市值已经超过50亿元,乡村小镇青年刘会平的身家也已经超过33亿元。

  刘会平夫妇身家超过33亿

  伴随着巴比食品踏入资本市场,刘会平的逆袭也宣告完成。

  10月14日,巴比食品上市第三天,再度以涨停报收,股价为22.17元/股。这一天,成交量只有506.24万元,换手率0.37%,与前两天相比无明显放大。不出意外,巴比食品的股价还将有几个涨停板。

  巴比食品是刘会平一手创立,先后使用过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中饮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饮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招股书显示,2010年6月,刘会平与金汪明等人合伙成立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800万元,刘会平出资4300万元。但在当时,刘会平没有筹集到这么大一笔资金,出资只好分三次进行,分别于2010年6月、10月及2011年10月。

  此后,又经过多次增资、股权转让,到巴比食品上市前夕,刘会平直接持有公司54.41%股权。

  上市之前,巴比食品还实施了员工持股,刘会平将所持公司部分股权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刘会平还分别持有员工持股平台天津会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饮92.46%股权、77.45%股权、87.95%股权(有限合伙份额),通过持股员工持股平台,刘会平间接持有巴比食品16.12%股权。

  此外,刘会平还将其所持巴比食品10.23%股权转让给妻子丁仕梅。

  综上,上市前夕,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巴比食品80.76%股权。本次上市,巴比食品公开发行6200万股股份,发行后,总股本为2.48亿股。上市后,刘会平夫妇的持股比被稀释至60.64%。

  截至10月14日,巴比食品的总市值为54.98亿元,刘会平夫妇持股财富为33.3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跟不少成名徽商一样,年仅20岁的刘会平怀揣借来的4000元巨款外出闯荡。不同的是,大多数徽商将南京作为发家之地,刘会平则是转战多地,广西南宁、贵阳、江苏常州。

  刘会平创业就是卖包子,人流、客流至关重要。1999年,刘会平闯进上海滩,虽然几次跌倒了,但他毅然站了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经营策略,改善包子口味,最终获得了成功。

  加盟店十四年增长近50倍

  小包子做成了大生意,草根刘会平逆袭成功,也与其顺应新形势、主动作为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巴比食品的前身是“刘师傅大包”馒头包子店。2003年,“刘师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馒头”。巴比也是迄今为止巴比食品旗下的核心品牌。目前,公司旗下产品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百余种。

  梳理巴比食品的快速成长经历发现,2001年,刘会平赚到了30万元,用于还债。直到2003年,他才真正赚得其人生属于自己的100万元。于是,2004年,刘会平投资建工厂,摆脱手工作坊的束缚。2005年开始,巴比食品走上了扩张之路。当年,其加盟店就达到58家。

  截至2019年底,巴比食品的加盟店已经达到2915家,相较2005年,十四年间,加盟店已经增长了接近50倍。加上16家直营店,巴比食品的门店总数达到2931家。这一数据,远远超过庆丰包子铺、天津狗不理。目前,巴比食品门店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等几十座城市。

  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巴比食品加盟店数量呈净增加之势,单店流水在80万元至100万元左右。年均营收超过20万元以上的达2284家,占比为78.35%。

  刘会平公开表示,巴比食品还会继续进行门店扩张。

  面点对新鲜度要求较高。巴比食品建立了现代化厂房,在上海、广州、天津三地建立了中央工厂,以生产基地为中心,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特许加盟店的食材进行统一采购、加工、储存、配送,构建了全方位供应链体系。

  中央工厂的建立,为巴比食品的扩张奠定了基础。本次IPO,巴比食品募资约7.89亿元,用于智能化厂房、生产线及仓储系统提升、食品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建设等8个项目。其中,“智能化厂房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包子2.08亿个、馒头花卷4.84亿个、饺子1058.07万袋的生产能力。“生产线及仓储系统提升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包子3900万个、馒头花卷5630万个、饺子23万袋和馅料4400吨的生产能力。这两个募投项目拟合计使用募资3.61亿元,约占募资总额的46%。

  随着大举扩张,巴比食品的经营业绩也在快速增长。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0.38亿元。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7亿元、9.90亿元、10.64亿元,同比增长20.40%、14.27%、7.45%。同期净利润为1.13亿元、1.43亿元、1.54亿元,同比增长199.15%、27.37%、7.93%。

【“巴比馒头”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创业达人分享创业故事10-25

大学创业故事09-30

烧烤创业故事08-10

煤矿创业故事11-16

携程网创业故事04-29

名人李开复的创业故事10-24

草根创业故事案例04-12

微营销创业的故事12-11

携程创业故事04-02

张旭豪的创业故事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