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创业故事

时间:2021-04-29 12:21:29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关于电脑创业故事

  从开电脑配件店开始创业

关于电脑创业故事

  当许多刚跨出校门的学子,还拿着简历无所适从,对着人才招聘会的招聘岗位犹豫不决的时候,毕业还不到两年的陈庆已经创立了多易科技有限公司,在颐高数码城开出了自己的店铺,主营组装电脑、配件、耗材、硬软件维修等,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一定要自己创业

  陈庆是浙江万里学院2007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曾在宁波某银行工作,看似不错的岗位在陈庆看来,却并不值得他留恋:“在宁波人生地不熟的,做得也不开心,还是决定要回到家乡来。”回到丽水的陈庆最早在某电脑公司上班,但是他知道,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还是希望能够自己创业。

  陈庆在大学的时候就在学校的网络组工作,负责学校网站、机器的日常维护,也曾在宁波颐高数码广场兼职。“我当时想自己有能力,没必要帮别人打工。”

  但是自己创业的计划起初却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觉得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经过陈庆的一再坚持,父母最终同意出资3万元帮助陈庆开店。“妈妈说就当再给我交一年的学费,而且年轻人多闯闯也是有好处的。

  店铺三迁为发展

  开店看似简单,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刚毕业的陈庆自己找人装修、找渠道进货、找店铺谈价钱,一切都是自己包办。他也曾因为不懂被装修公司骗钱,好在经过努力,2007年10月陈庆在丽水学院附近开了一间30平米左右的电脑配件店。

  “我刚毕业,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所以我店里卖的.多是一些电脑零配件。刚开始生意马马虎虎,盈利也很少。”尽管如此,陈庆还是细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店,因为他相信这份经验今后会对自己有帮助的。

  2008年3月,颐高数码城进驻丽水招商,此时陈庆的心里又有了一个新计划——把店开到颐高去。“因为学院边上的市场总是比较小,做不大,而颐高是专业的数码城,那里的机会应该会更大些。”5月10日,颐高数码城开业,陈庆的店开在二楼天桥路口一个不大的位置。

  几个月后,陈庆再次将店铺搬迁到拐角一个更大的位置。在满是数码产品的商场里,陈庆的小店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市场划分很明显,那些做了很多年的都是做批发的,而我们的小店是做零售,还是能分到一杯羹的。”

  现在陈庆的店里已经有了品牌商品,逐渐步入正轨。陈庆说现在的营业额一个月大概有6-7万元,但是除去成本赚的并不多。虽然是整个颐高数码城最年轻的老板,但是陈庆干得还是有模有样,对待客人态度友好,尽量帮着客人省钱,良好的服务以及过硬的装机水平,让他也积攒了不少好口碑,光顾过的客人还会介绍自己的朋友过来。

  现在店里雇用了一位伙计,陈庆除了负责进货、销售、财务,还手把手带“徒弟”:“我招工也希望招刚毕业的大学生,没经验没关系,可以慢慢带起来。”

  去年8月淡季的时候,陈庆在淘宝上开出了自己的店,除了售卖零配件外,甚至把整个数码城能买到的商品都挂上去了,只要顾客需要,他就到别的柜台代购,这样一来一个月也能增加几百元的收入。

  把店铺当孩子

  对于自己的店,陈庆用了一个比喻:“它就像是我的孩子,做父母的不图孩子要多好,只希望它能健康成长,对这个店我也是一样。”陈庆没想着靠店铺赚大钱,但这是他喜欢的事业。为每一位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陈庆打算将店铺长期经营下去,现在他已经开始尝试做品牌代理,以打响店铺的知名度。

  “其实我自己觉得还不错,虽然过程很难,但是学会了很多学校里教不会的道理。很多学生创业都要亏钱,至少我都是在赚钱呢!”

  创业感言:“如果你真的决定要自己创业,就放开手大胆去做,年轻人不要怕失败。”

  “其实年轻人创业就当学习,中途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要只为眼前的利益,要做长远的打算。”

 

 

  电脑青年月入2万创业故事

  电脑是很多家庭的必备家电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哪个年轻人要是不会电脑那一定是out了!小编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一个电脑青年,从小酷爱电脑,如今利用互联网创业,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故事吧!

  边上学边创业

  朱冬是电脑发烧友,他初一开始学电脑,初二开始学编程,而且大学学的也是软件专业。

  刚一落座,朱冬就聊起了全委会《决定》中的十件民生"大事","政府从启动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微型企业发展,而且把政策写进了《决定》,这对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在我大一创业时就碰到这样的好政策,今天公司的发展规模可能还要大。"

  大一时,朱冬和4位同学向家里借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校内创立了"依颂"电子商务工作室,朱冬任负责人。虽然成立工作室,可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办公室就设在寝室,而工作设备就是自己的电脑。

  订单纷至沓来

  依托这个工作室,他们不仅在淘宝上开网店,还开发了一套优秀的电子商城支持软件。

  "创业并非是一帆风顺,网店一直都在亏损,一次进了18000元的服装,结果没有卖出几套。"最后,迫于无奈他们将自己开发的"电子商城"软件的源代码,以25万元的价格卖给北京的一家公司。除去父母借款和日常成本外,同学们每人小赚一笔,挖到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虽然初次创业不成功,但是朱冬没有气馁。通过两年经验的积累,大三时朱冬创立了"七腾"公司,新公司主打信息系统。现在,朱冬的业务遍布校外商业公司,完成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信贷保在线借贷系统"等诸多项目。

  今年,"七腾"已涉足包括金融业、零售业、传统制造业、政府与公众事业等诸多行业,季度创收达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

  降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