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创业案例

时间:2022-06-05 01:48:05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民工创业案例

  张义华,男,高中文化,郭陆滩镇河东村人。

农民工创业案例

  1991年,张义华带着脱贫致富的梦想和向亲戚借来的1000元钱与3个好友一道去温州务工。恶劣的生活环境、过重的体力劳动使3个好友打道回府。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要挣钱还债的驱使,张义华留了下来。翻砂、打盘、抛光,半年后,张义华掌握了生产水暖器材的所有工艺和技术,加之他本人文化水平较高,很快成为该厂的技术负责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3个月后他又被厂长任命为管理负责人,用不到1年的时间从打工仔转变成企业的“白领”。

  1992年底,张义华婉拒6万元的高额年薪,以年上交70万元承包费的代价承包了该厂。他吃住在企业,严把产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1993年底企业凭着优质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净挣100多万元,掘得了第一桶金。

  经历了创办企业的艰辛和获得成功之后,张义华不断描绘和实现着发展的蓝图,1995年,他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征用了土地,盖起了新的厂房,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2000年,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广泛参与国际竞争,通过不懈努力,使企业产品远销国际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张义华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之路,他的工厂坚持以“做人以诚信为本,创业以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按照“精、细、严”的要求,逐步加速发展,使企业形成了规模从小到大发展、产品由单一向多样型发展、质量由粗放型向精密型发展、营销从国内到国际发展的经营格局。同时,张义华在广泛动员原厂职工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外,还积极通过人才市场,向社会招贤纳士,先后高薪聘请高级技工数十名,为提高生产技术、广泛开展业务等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义华水暖厂生产的高、中、低档手柄洁具系列、单双把洁具系列、毛巾等洁具系列品种达100余种,占温州市生产水暖产品的三分之一;远销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并出口西欧、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截止2004年6月份,他自己拥有厂房3座,经销店2处,员工400多人;完成产值3000多万元,净资产500多万元,流动资金200多万元。更主要的是他一个人带动的产业。目前在温州以张义华为龙头,催生生产水暖大小企业有130多家,解决全镇3500多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

  获得的成功给张义华带来的是更多思考。家乡富余劳动力多,可大多数致富无门,这正是带领大家致富的好机会。当他亲身体会到家乡的变化和镇党委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张义华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兴业。目前由他牵头在郭陆滩镇兴建的“中原水暖器材工业城”如期动工,该项目一期开发占地100亩,入驻企业40余家,投入资金3000万元;于2005年正式投产,解决3000多人就业,成为继温州、广州、福建之后的中国第四大水暖洁具生产中心。

  张义华从一位农民打工仔成为民营企业的领路人,经历了几多磨难,几多艰辛,他深知自己的今天来之不易,也倍感责任重大。因此,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儿子的那种勤奋与善良,那种朴实与节俭。在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他执着地追求着、实践着、进取着,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化成了丝丝甘露,深情地洒向这片火热的大地,带领着全体员工坚实地谱写着创业者之歌。

 

 

  案例二:

  就在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忙着在城市各大就业服务中心和劳动力市场找工作时,四川省岳池县三个农民工却选择了回乡创业。

  该村回乡创业的胡立山高兴地说:“我这批养了6000多只,去年还卖了两批,一只鸭子赚5元,轻轻松松就净赚5万多元!春节期间,鸭子供不应求,南充、广安、岳池的鸭贩子天天要货,把我的成鸭一扫而光,今年我计划养到4万只鸭子。”

  胡立山,今年36岁;他在外打工期间管过财务,当过经理,还常利用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养殖企业和种植企业里打散工,一边干活,一边向别人虚心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他所务工的企业不景气了,2008年8月底回到了家。

  胡立山说:“当时我们心里反而踏实了,回家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

  在朝阳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投资20万元,租地56亩,搞起了养鸭场和种植场。

  “我这大棚是享受岳池县委、县政府的优惠政策修建的。”胡立山说,“这还不算,县农业局、畜牧局还定期为我们做技术指导呢!”

  “我这一大片就是种的40多亩油菜,是在朝阳乡政府的联系下与成都一家公司签的订单,保底价是每斤2.5元,按亩产400斤计算,油菜收入一年就可突破3万元。”胡立山得意地告诉记者。

  推开一扇大棚门,绿油油的海椒秧有10多厘米高;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支架上,长势喜人,大棚里春意盎然。现在,长期在他那打工的农民就有十多个,农民在家门口就可挣到钱。

 

 

  案例三:

  财富故事:“喂!我是唐全国;村里准备修桥,我想发动在外的乡友们都出点力……”笔者见到唐全国时,正在给本村的乡亲打电话为村里筹集修桥资金。

  唐全国今年46岁,他是今年1月6日从外面务工回到四川老家的,现在他主动请缨当上岳池县朝阳乡天王庙村代理村主任。

  为了改变家里的窘况,唐全国读完初一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通过自己的勤俭节约,终于积累了一点原始资本,在云南搞起了橡胶园,生意红火。

  唐全国说:“去年7月,当我听到家乡由于没钱修桥,有乡亲的小孩在上学路上被淹死的消息后,心中非常难受。当时我就想是该我回去帮助乡亲的时候了!”

  唐全国回到了家,该村村支部书记找到了他,谈起了村中的困难。原来,村级班子涣散,原村委会主任外出务工,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现在,该村又被规划为岳池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好多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个念头马上在唐全国脑海中产生了:我要当村主任,抓住政策机遇,引领乡亲致富。

  他的想法得到朝阳乡政府积极支持,乡党委会一致同意唐全国为该村代理村主任。

  “我首先要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朝阳到我村的4.7公里村级公路,年久失修,摆在眼前的是资金问题。我想充分发挥我在外的关系网,积极和本村在外的乡亲联系,筹集修路、修桥的资金,努力改变家乡落后的交通面貌。”他动情地对记者说。

  今年春节除夕,家家都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唐全国却在广西考察香猪项目。通过实地考察,他决定在家乡投资30万元,搞一个香猪养殖场。“有了产业支撑,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乡亲们就业、致富的问题。”唐全国说。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返乡农民工创业案例

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

农村大学生创业案例

农村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

从农村妇女到公司总裁的创业案例

【农民工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经典创业案例02-21

创业案例解读11-25

女性创业成功案例11-09

创业成功案例分析08-04

草根创业成功案例03-01

农村创业的案例分析03-11

草根创业故事案例04-12

创业企业失败案例11-11

摄影师创业案例03-18

4个成功的创业案例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