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案例

时间:2020-10-21 17:10:24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农村创业案例两篇

  “全国种粮大户” 两年评一届。之前,该镇农民汤觉清、汤芳伢分别于2010年、2012年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这样,社渚镇连续3届各出一个“全国种粮大户”,据了解,这在全国独一无二。

  走近3个全国种粮大户

  位于苏皖边界的社渚,是一座千年古镇、省际门户重镇,区划面积207.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万亩,总人口7.6万人。

  52岁的汤觉清21岁就到安徽承包297亩粮田,上世纪90年代返乡承包撂荒土地。如今,他经营的家庭农场已扩大到1030亩,执掌的觉清农机合作社拥有大小型农机140多台,社员100多户。汤觉清告诉记者,他与汤芳伢、刘银美一样,家庭农场主要种植稻、麦,因为都拥有农机合作社优势,集中忙碌两季,耕种起来比较轻松。

  而58岁的汤芳伢,2013年注册成立江苏汤大伯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家公司制家庭农场,目前农场总面积己达5100多亩,其中种粮面积4480亩。

  与汤觉清、汤芳伢相比,刘银美是个新生代农民。刘银美40多岁,经营的家庭农场尽管只有1600多亩,但因依托银联农机合作社180多台套农机保有量,每年以“田保姆”的能量,为周边农户提供一条龙种、管、收服务3至4万亩次。

  “稻麦两季,亩产吨粮,不仅是农民的一个梦想,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采访中,3位种粮大户都向记者表示,多年来,他们在各自探索、相互交流中,掌握了增产增收的窍门。

  种粮一年最少能赚近100万元

  在许多人看来,种粮是传统农业,难赚钱不说,弄不好还要亏本。

  “其实,赚钱不赚钱,高产是关键;高产不高产,品种是关键。”刘银美向记者透露了种粮赚钱的门道:她与两位种粮大户在水稻种植上,都选用武育粳23号、29号高产品种,加上注重苗数、施肥、病虫害防治与植保等关键环节技术,都取得大面积粮食丰产,水稻平均达1300多斤,而小麦也因选用优良品种,平均亩产达到700至800斤,圆了亩产吨粮的梦。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高产,刘银美去年获卖粮纯利达100万元,农机合作社为2000多社员创收400多万元;汤觉清因种粮规模略小一些,获利60万元,但农机合作社创收达500多万元,他从中分得红利30多万元,两个收益叠加也近100万元;汤芳伢以种粮规模与农机拥有量的优势,显示出“汤大伯”的气势: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600多万斤,为种子部门提供良种200多万斤,去年种粮获利达250万元——公司因拥有大型拖拉机、收割机、高速插秧机、植保机、播种机等各种农业机械178台(套),烘干机4台,农机服务年获利60多万元。

  用工和管理

  “家庭农场,规模种粮,少不了用工数量。”刘银美用俏皮的顺口溜向记者介绍她的雇工情况:农场目前雇用固定工16人,主要是管理人员与农机手,管理人员每年工作8个月,月工资7000元左右,农机手每天工资230元。除固定工外,农忙季节需雇工80多人,男女劳力每天报酬分别为120元、100元,包餐,伙食标准每人每餐10元,2荤3素1汤,吃得饱饱,干活有劲。

  再看汤觉清与汤芳伢。汤觉清所雇的常用工只有10多人,农忙季节雇工50多人。而汤芳伢因农场规模最大,常用工就有31人。

  记者来到社渚镇政府,镇党委书记花建国表示,3位种粮大户的规模化经营,不仅化解了当地的剩余劳力,增加其收入,而且通过机械化服务,解放出更多年轻劳力,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之需,实现打工种田两不误,加上他们所成功探索亩产吨粮的高产示范,有效推进了富民进程。

  “七机部长”与孝顺媳妇

  “我家银美心眼好,真比女儿还要贴心,有这样的媳妇,是我们上辈子修来的好福气!”每次提起媳妇刘银美,68岁的公公朱天明和婆婆李安秀都会激动得夸个不停。

  今年44岁的刘银美是阳市社渚镇跨省承包的一位大型农机合作社社长,也是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社长,她年作业服务总面积1.39万亩,中型拖拉机、乘坐式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喷雾机、运输车……没有她不会开的。这位被称为“七机部长”的女汉子创业事迹早已被本报和国家级媒体报道过,但她更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女孝子。她20年如一日孝敬公婆,视继父为亲生父亲,她的孝心感染了乡亲邻里。

  刘银美从嫁给朱连和的那天起就懂得孝顺,公公婆婆从头到脚的衣服都是她给买,每餐做饭前,她总是要问老人想吃什么,吃完了她总是要问做的饭合不合胃口,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做到老人满意为止。

  去年10月30日公公骑电动车出了车祸,刘银美第一时间将公公送到南京某医院,公公在ICU病房一待就是57天,半个月眼睛才睁开,病危通知书下了一次又一次。刘银美每天都请求医生无论希望多么渺小,决不放弃,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白天她安顿好公公后就得立马返回家,一个来回就是300多公里。时值秋收秋种大忙季节,自己承包种植的1500多亩水稻、合作社服务的机收8000亩水稻、机耕13000亩小麦的收种都在等着她。她没日没夜地忙,每天晚上她只能蜷缩在病房的躺椅上和衣打个盹。1个月后,公公终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祸不单行,正当公公回到阳康复治疗时,刘银美的继父也骑车不慎摔成脑震荡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经与医院协商后,将两位老人安排在了同一个病房。继父20年前与母亲结合,虽然母亲病逝了5年,但刘银美始终如一尊重孝敬继父,不管工作多忙,隔三差五她就去看望。腊月廿三,家乡有过小年的习俗,刘银美将两位老人一起接回家中,一大家人欢欢喜喜过了个团圆年。继父完全康复后才送走,而春节还没过完,公公又被送进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由于公公至今仍处在半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不会吞咽,只能靠流质进食,刘银美每天都要亲自买骨头、买鸽子等煲汤。她给公公端屎端尿,揉肩按摩,擦洗身子,喂药、喂饭、喂水,剪指甲,还自创一套康复训练方法。

  既是“七机部长”,又是孝顺媳妇,刘银美就这样不辞辛苦地游走在家里家外的两个角色之间。

案例二:

  读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嫁一个好人家,这是大部分人眼中女孩子理想的人生轨迹,而闽清女孩李丽清从闽江学院毕业后却选择放弃城市生活回农村卖起了年糕。

  倒浆、看火、包装、送货,是李丽清一家人从2003年到2011年的年三十的场景,别的家庭温馨的围坐在一起吃饭唠嗑的时候,他们还在锅炉旁不断忙碌,累了就轮流在米堆上睡一会;“我最怕的就是过年,”李丽清说:“我创业就想让我的家人轻松一些。”抱着这样的念头,2011年刚刚本科毕业的她开了一个年糕厂,并以爸爸的名字“新禧”命名。

  奋斗的最大支撑是家人

  李丽清的爸爸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从2003年开始制作售卖年糕。每到销售旺季全家人不分日夜的.赶工,每次父亲出去送货李丽清都在心里默算时间,总是担心缺乏睡眠的父亲在送货的路上出了什么事。李爸爸善于研究,他一笼一笼的实验,一笼一笼的倒掉,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年糕从批发商的末位选择变成了第一选择,在旺季所有的批发商都是先拿他们家的产品,他们家卖完了才会进其他家的年糕。

  李丽清读大学的时候就想着早点毕业早点开始赚钱帮家里分担,看着父亲的年糕品质越做越好,李丽清想:“这么好的东西我为什么不把它推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大学一毕业,李丽清就说服家里拿出了全部家当,开年糕厂。

  “开始创业后,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他只要把关原料,控制配比,其他的体力活都有机器和工人代工,”李丽清说道。

  高品质的关键是真材实料

  李丽清的工厂开在老家闽清东桥镇山限村,2011年的时候这个村子还没有接自来水,在他们四处寻觅水源的时候却无意发现用山泉水做出来的年糕口感特别好。经过检验,他们所用的水也符合饮用的标准。从此,他们的“秘方”之一就此确定。

  说到自己年糕香甜软糯,Q弹且不粘刀的原因李丽清笑言真的是没什么其他秘方,就是他们用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实实在在的,她说:“我们是以给家人吃的标准来生产年糕。”

  现代人追求手工制品,在李丽清看来机器做出来的年糕口感一点儿不输手工。机器可以做到限时限速搅拌米浆,控制蒸煮的温度,这些都是手工根本做不到的,机器做出来的年糕的口感反而更细腻。

  研发新产品扩大市场

  虽然李丽清家的年糕口感、品质都颇受好评,但是没有响亮的品牌和知名度,他们的销路还是局限在批发和代工。年糕又是季节性特别强的食品,需求量大的时间集中在春节前后,其他时间工厂生意惨淡。本科毕业却卖年糕,难免遭来邻里的闲言碎语,而整天埋头工作也让李丽清无暇找对象,这一切都让她一度终止创业。在父母的劝说下她也尝试了几个月朝九晚五的生活,这一体验更坚定了她继续努力的心,“我从无到有,做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我的家人现在不用那么辛苦了,其实我已经达到我最初创业的目的了,我为什么不再拼一拼?”李丽清决定还是给自己打工!

  如何扩大市场仍然深深的困扰着李丽清,作为海西青创扶持的创业青年,在一次与导师的交流中她得到了启发:福州人喜欢吃粳米白粿,但是市面上却很难买到真正粳米白粿,这个产品既有特色又不受季节限制,李丽清决定尝试。现在她已经研制出了标准化的原料配比,正在着手联系销售的渠道。

 

  虽然李丽清的事业还在慢慢生长,还没有达到世俗概念里的成功,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开开心心安安稳稳的坐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这个看起来纤瘦的女孩的身体里真的有大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