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家族创业故事

时间:2022-04-12 16:59:23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关于刘永行家族创业故事

  回顾刘永行的创业故事,我们在赞叹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其中蕴含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而他们敢于突破常人思路,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企业经营跨越的理念也是成功的关键。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刘永行家族创业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刘永行家族创业故事

  刘永行,男,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目前为希望集团董事长,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上海市四川商会荣誉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MBA导师。所辖企业: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新希望。

  刘永行先生是典型的实业家,管理以稳健、务实、精益见长。他“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和“既好、又快、还省”的投资理念,指导着东方希望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1982年,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

  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两年后,刘氏“希望”饲料试验成功。

  1991年,刘氏兄弟在成都组建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之后几年间,希望集团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1995年,刘氏兄弟明晰产权,刘永行利用分得的13家公司组建了东方希望集团,任董事长。

  1999年,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从成都迁至上海浦东。

  2001年,刘永行及其兄弟被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成功商人排行榜第一名。

  2002年,刘永行被评为“2001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和“搜狐2001十大财经人物”。

  2003年9月,刘永行因长期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获得“中国光彩事业奖章”。

  2004年,刘永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投资山东优秀企业家”。

  2005年1月,刘永行被《民营经济报》评为“2004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

  2005年7月,刘永行被“中国财富论坛2005”评为“200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富人物”。

  2006年5月,刘永行被《当代经理人》杂志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评为“十大创业领袖”。

  2006年5月,刘永行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评为“浦东新区慈善之星”。

  2006年8月,刘永行被“爱国者”品牌中国总评榜评为“中国25大功勋品牌人物”。

  2007年12月,刘永行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评为“2007全球华商富豪500强”。

  2008年4月,刘永行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评为“2008中华财富领袖”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刘永行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一位,2008年财富204亿人民币。

  改革开放初期,陈育新(刘永美)、刘永言、刘永行、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专业户。他们从农村最常见的养殖业入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成了从养殖行业到饲料行业的转变,并在饲料行业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

  一、脱“公服”当农民

  从1979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有着8亿农民的广阔农村率先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副业、办实体,农民开始从土地中解放出来。1982年,国家号召科技兴农,农村又出现了新的一轮建设热潮。1982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新津县古家村的一家小院里,刘家四兄弟正在举行决定自己命运的方桌会议。

  桌子的四方坐着刘家四兄弟:老大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就职于某国营单位的计算机室;老二刘永行,师范专科毕业,在县教育局工作;老三陈育新(刘永美),四川农学院毕业,在县里当农技员;老四刘永好,省电大毕业,在省一所中学教书。他们手里当时都捧着人们羡慕的“铁饭碗”。按理说,命运对他们够垂表青的了,可他们却偏偏不安分。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终于做出决定:“脱‘公服当专业户!”陈育新首先辞职,接着其他三兄弟也先后辞职;然后各自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物件,硬是凑足了1000元的资本,于是,以陈育名字命名的育新良种场呱呱坠地。

  二、刘氏兄弟的第一笔生意

  万事开头难。刘氏兄弟的第一笔生意差点就让“育新良种潮夭折。当时,资阳县一个专业户向他们预订了10万只良种鸡。他们买来鸡蛋,土法上马,孵出小鸡,先交货2万只。不料,小鸡在运输途中被闷死了一半,又因火灾烧死了剩下的一半,那位专业户几乎倾家荡产,刘家兄弟自然也分文未得,剩下的8万只鸡怎么办?打听到成都有市场后,他们连夜动手编竹筐,此后四兄弟每日凌晨4点就开始动身,先蹬3个小时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集市,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等几千只鸡卖完,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蹬车回家,早已是月朗星疏了。这样,十几天下来,四兄弟个个掉了十几斤肉,但所幸的是8万只鸡苗总算全脱手了。年底算账,竟也有10万元的盈利。

  三、鹌鹑大王的诞生

  做买卖必须精打细算,陈育新盘算过:一只鸡蛋只一卖0.1元,而一个鹌鹑蛋值0.2元;而且,小鹌鹑孵出蛋壳40天就能下蛋,一对鹌鹑1年可以抱5窝小仔,就是100多元。经过一番计算以后,刘氏兄弟决定重点饲养鹌鹑。

  而此时,成都地区的“鹌鹑热”正在降温。村里人都规劝他们不要作茧自缚。刘氏兄弟认为技术低、成本高、经营差的专业户必垮,他们要依靠现代科技将鹌鹑蛋的成本降下来。于是以老三陈育新为主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科研小组,不久便培育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鹌鹑,还配制出系列饲料。

  四兄弟各显神通。他们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饲料调配和育种选样上,并摸索出了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的生态循环饲养法,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一下子赢得了市场这便是他们专业科技致富之路的开端,为以后的创业道路积累了资金。

  四、饲料王国的建立

  早在1982年—1984年办良种场时,刘永好负责采购饲料,这位有心人在南方采购饲料时就开始了对饲料经营的观察、调查与思考。刘氏四兄弟之所以后来把目光转移到饲料生产行业,也是有所考虑的:人们对鹌鹑蛋的需求远不如对猪肉的钟爱,谁家的饭桌上都离不开猪肉,而中国传统的养猪方法太落后了,农民喂猪用青草、大麦和红薯,每头猪一般要1年才能出栏。养猪业要想有飞跃,必须以发展饲料为突破口。而此时,一批外国饲料商正涌进中国,大量生产和销售具有现代概念的全价颗粒饲料。一时间,中国第一养猪大省———四川省出现了排队争购饲料的现象。

  对此,四兄弟很快做出决策,开始饲料研制工作。他们建起一个有100多头猪的试验场,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共同论证饲料配方,积累研究成果。刘家四兄弟意识到:欲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质量,关键是增加配方及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而欲与世界先进饲料一比高低,科技开发更是迫在眉睫。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取代了育新良种场,专业户发展成为私营企业。

  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下了10亩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并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先后派人到国外各地考察,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交流。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筛选,从33个配方中优选出来的“1号乳猪饲料”脱颖而出。一年后“希望”自行开发生产的“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面世,质量可与泰国“正大”饲料相媲美,每吨价格却比泰国饲料低60元,一下子就打破了洋饲料垄断市场的局面。自此,希望饲料一举成名。

  “希望”的创业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82年—1988年通过养鹌鹑完成初期的原始积累,净资产从1000元发展到1000万元;4年时间通过饲料企业的生产经营,净资产从1000万元积累到1亿元;1993年—1999年通过资产经营、品牌经营,净资产从1亿元发展到10亿元。

  拓展:刘永行饲料世界里的大佬创业故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关于农业与农民的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政治的核心问题,历史的演绎便隐藏在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运动中。而在现今的商业社会里,很多财富故事虽然都发生在繁华城市的高楼商宇间、发生在证券交易所的无彩显示屏上,但背后却也无不牵涉着另外一个巨大人群的价值。

  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有一个人成功地发现了"农民"这一群体的商业价值,并以一种互赢的商业模式成功开发,以至最终助其登临"中国首富"之顶,这人就是刘永行,他与几兄妹创建的"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希望"之后所有的国际品牌都撤离了中国,并在几十年中虽每每**中国巨大的市场却没敢再来;而刘永行本人也因此载誉无数,他被称为"中国饲料大王",被评为"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2001’CCTV十大风云人物……而其财富值也一路攀升,在2001年的《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富榜上,以刘永行为代表的希望集团以83亿人民币的资产位列大陆百富榜首位,成为中国首位真正依靠农民而当上"首富"的人。

  这是一幅令人充满想象的图画,一个以1000元起步的.人,一个为农民做饲料的人,却能在短短几十年中成为中国首富,这其中包含着怎样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呢?饲料里的国王谁都不会知道自己20年后的命运会是怎样的?1983年,当狠心卖掉了手表、自行车与家电,而换来1000元创业资本的刘永行与他们的兄妹们也都不会知道,自己会在二十年后的情景,而命运便总是这样把它所需要的人去找来以完成自己的神秘目的,这次的目的是要刘家兄妹成为中国首富。靠着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创下了自己的事业。

  刘永行出生于四川成都市一个叫新津县的小地方,家里共有兄妹五人,老大刘永言、老三刘永美、老四刘永好及小妹刘永红,刘永行排行老二。父母之所以为他们取了这样一串名字,主要是对他们的品性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永远的言行美好",虽然这个祝福因为后来老三送给别家,被改名为陈育新而不再那么连贯,但刘家后来的发展,却真与这样一个愿望不无相关。

  80年代的四川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再加上人口众多等因素,因此贫穷四处蔓延,而刘家便也一直处于贫困之下。1980年发生在刘永行家的一件事,便令他终身难忘:那年春节,刘永行还在学校上学,家里仅剩两块多钱,但这些钱也不是用来过年的,而是要在第二年用于学习之用。那时刘永行的儿子已有4岁,小孩子家看到邻居过年都有肉吃,便也吵着要吃肉。儿子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对于刘永行来说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考虑良久后,刘永行把心一横,拿着这些钱到市场上买了一只大鹅——他还没不起猪肉,只能买比较便宜的鹅,但这好歹也算是肉了。儿子看着爸爸买来的鹅万分高兴,便抱着玩耍,结果不小心松掉了捆脚的绳子,却不曾想鹅"解放"后马上逃走了,于是刘家所有的珍贵财产也便这样跑掉了——本来这至少会成为刘家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或是刘永行第二年的一笔学费。

  不过这件事对刘永行更大的意义在于:他在无意之中,为刘永行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鹅跑了之后,儿子又吵着要吃肉,但全家已没有一分钱来买。这时有个人为刘永行介绍了份"活"——修收音机。时逢新年过节,老的修理工都已回家,而很多人家又想在新年前把当时昂贵的家电给维修好了,于是便为懂得维修技术的刘永行提供了第一次"掘金"的机会。这一掘的数量是300多元——这几乎是当时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而给刘家的意义是:儿子有肉可以吃,全家还可以舒适的过上一年。更大的意义是为刘永行的创业之路开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因为一个人在年轻之时的某些经历往往会刻画在其一生的轨迹之中,影响深远。

【关于刘永行家族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刘永好的创业故事传奇11-04

刘永好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10-18

创业故事刘建朋07-31

刘国楷返乡创业故事10-22

百润总裁刘晓东的创业故事10-31

从刘永好创业成功的事迹中能获得哪些启示07-25

百润总裁刘晓东的创业故事分享11-12

泰祺教育创始人刘庆梅创业故事08-16

刘敏:创业就是不断试错09-20

泰祺教育创始人刘庆梅的创业故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