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

时间:2024-03-21 10:15:08 金磊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创业故事(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人创业故事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名人创业故事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创业故事,欢迎各位阅读!

名人创业故事(通用10篇)

  名人创业故事 1

  盛大陈天桥:我发财的两大成功密码

  一位创业不久的朋友非常的崇拜陈天桥,在疯狂浏览了关于他的几乎所有信息之后,颇有感触:“陈天桥无非就是玩的综合实力,在搞IT的里头他做网游,在网游里头他玩股票,在玩股票的里头他操作资本。干什么都比人家快出一步。”盛大陈天桥:我发财的两大成功密码

  不过,陈天桥在央视的《对话》节目中剖析自己的时候,总结出自己发家致富的两大成功密码:“第一个是专注,第二个是节奏。”

  专注才能抵制诱惑

  陈天桥真正的发迹是从《传奇》这个网络游戏开始的,但是他在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之前,他也曾经被诱惑过——被各种各样的'挣钱机会诱惑着。

  1999年,26岁的陈天桥和弟弟在上海创立了盛大网络,并推出网络虚拟社区“天堂归谷”。2000年的时候,盛大网络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注资。这时候的陈天桥,总是“善于”发现新的赚钱机会,于是很快,盛大广泛涉足了网上互动娱乐社区的开发经营、即时通讯软件的开发和服务以及网上动画、漫画。这时候,盛大网络进入了迷茫而无序的发展状态。

  在功成名就之后,陈天桥告诉前来取经的创业者:“当你认准一个方向的时候全力以赴,只有专注的企业才能成功,多元化的企业可以存活但是很难成功。”而这正是他有切肤之痛的经验之谈:“一个创业企业往往都会是自己的灵感和自己的方向,我相信他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但我觉得他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就是我犯的错误,就是所谓的一上来对整个战术执行的时候多元化或者摇摆不定,他不是够专注地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

  盲目发展很快结出了恶果,盛大网络陷入困顿中。在总结了自己的失败原因之后,陈天桥开始寻求改变。这时《传奇》进入了他的视野并把他深深吸引了,他立刻给中华网写了厚厚一叠项目建议书。“我们把《传奇》拿回来很高兴地向我们的投资方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商业领域,我们认为到年底不但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但是当时我们的投资方觉得我们在讲一个神话,所以他说你可以一个人走,但是我们不陪你走。”

  最终,陈天桥与中华网分手,中华网按股份留给陈天桥30万美元。2001年7月14日,盛大和《传奇》海外版权持有商Actoz以每年30万美元的价格签约。陈天桥剩余的30万美元全部进了Actoz的口袋。

  “合同签完后,我就没钱了,但游戏运营才刚开始,光服务器跟网络带宽就需要一大笔钱,形势十分危险。”这时候陈天桥使出他成功的第二个密码——节奏。

  快节奏突破死神围困

  脱离了中华网,陈天桥也深刻感受到死神的脚步:“2001年之前盛大几乎每天都有可能死去,在2002年盛大每个月都有可能死去,进入到2003年盛大每个季度都有可能死去。”但是陈天桥并没有被吓倒,他决定裁员,首先把五十人的公司裁成二十人,最早的那批人全部留下来,但却拿八折的工资。

  此外,为了解决硬件设施问题,“我们就拿着与韩国方面签订的合约,找到浪潮、戴尔,告诉他们我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他们一看是国际正规合同,于是就同意了。”陈天桥回忆说。“然后,拿着服务器的合约,以同样的方式找到中国电信谈。中国电信最终给了盛大两个月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有了韩方的合同,再加上服务器厂家和中国电信的支持,陈天桥又取得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单机游戏分销商上海育碧的信任,代销盛大游戏点卡,分成33%。

  2001年9月28日,《传奇》开始公测,2个月后正式收费,同时在线人数迅速突破40万大关,全国点卡集体告罄,资金迅速回笼,盛大安然度过了这场生死玄关。

  这时候离盛大和Actoz签约仅仅4个月。盛大以其快节奏首次突破了死神的魔掌。回首这段往事,陈天桥深感自豪:“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说对我的创业密码做一个总结的话,我觉得两个字就节奏。世界上没有做错的事情,永远是时间错误。”

  快节奏已经成为陈天桥的招牌招数。不久前,陈天桥斥资近20亿,仅用43天即成功收购中国最大门户网新浪19.5%的股票,成为新浪最大股东,颠覆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而这种动作绝非陈天桥偶一为之的特殊举动,早在2003年,盛大就已经先后收购了北美、日本以及国内的近10家公司;2004年,盛大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创下了两个月内完成6次资本运作的纪录。

  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就是把握机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

  名人创业故事 2

  李彦宏的“美国梦”和百度创业故事

  李彦宏30岁的时候就在美国硅谷实现了美国梦,随后回国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百度,并创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新神话,这一切都给这位年轻的海归增添了神圣光环。李彦宏的“美国梦”和百度创业故事

  偶像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我们从百度创业向前,追溯李彦宏本人的.成长往事,我们看到的同样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渐进,李彦宏在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充分自觉的目的性。

  1968年11月17日,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父亲是兵工厂工人,母亲是皮革厂工人。家中5个孩子,他排行第四,是唯一的男孩。从李彦宏上学起,其母亲就对他说:“我们家没有后门,你今后要有好工作,就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在父母的悉心关怀下,家里5个孩子全都考上了大学,大姐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三姐考上了北大。“我爸爸从小上过私塾,在文学和语言方面有一些功底。爸爸影响我大姐,我大姐影响我二姐,二姐影响我三姐,三姐又影响我。”

  毫无异议,李彦宏和百度的创业故事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经典案例,而这位年轻的技术派代表也成为新一代创业者们争相效仿的标杆。

  39岁的李彦宏的确是一个新商业偶像的样本。作为留学生,他在30岁时就在美国硅谷挣到人生的第一个百万美金,通俗地说就是实现了美国梦。更让人羡慕的是,李彦宏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也是自己擅长的事。对我来说,搜索就是我既喜欢也擅长的事。”。

  就像李彦宏在《硅谷商战》里写的:在硅谷,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应该是获得风险投资——1999年底,李彦宏从硅谷风险投资商Integrity Partners和Peninsula Capital那儿融到了120万美金,利用这笔资金,李彦宏回到中国成立了百度公司。

  9个月后,也就是2000年9月,另外两家风险投资商Draper Fisher Jurvetson和IDG Technology Venture又投入了1千万美金。当美国正在爆发互联网泡沫的时候,百度在中国成立了,这是李彦宏创业的第一家公司。

  仅仅五年时间,百度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创造了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首日股价涨幅达354%,是自2000年以来纳斯达克单只涨幅最高的股票。一夜之间,李彦宏拥有了亿万身家,并因此使得追随他的人群中突然冒出了7个亿万富翁、51个千万富翁、240多个百万富翁……

  而此时,拥有温文尔雅的风度和气质的李彦宏在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心里成为一个神话,成为高科技与财富的象征。

  有评论认为,“这一切,在中国企业史上都将成为神话,李彦宏也将超越柳传志、张瑞敏等老一辈企业家,成为中国年轻人新的榜样和创业梦想。”索尼前董事长出井伸之也曾表示,李彦宏更能代表信息经济时代的亚洲企业家,是值得年轻人效仿的时代榜样。

  名人创业故事 3

  陈欧登福布斯创业者榜“为自己代言”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去年年初,“陈欧体”成为风靡全国的广告词。2013年3月11日,福布斯发布“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陈欧作为聚美优品创始人名列其中。陈欧登福布斯创业者榜“为自己代言”

  这次名单中最年轻的创业者仅20岁,他是Peak Labs 创始人季逸超,19岁创立公司,一年后即获得百万元风投资金。而从名单整体上来看,互联网及科技行业是涌现创业者最多的行业,尤其是科技行业中的新型概念制造业成为新的创业热点区。新能源、清洁技术、生物健康等领域的创业仍然欠缺。此外,深圳则是中国创业者最集聚的城市。

  新型概念制造业成热点

  去年3月11日,福布斯发布“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这已是福布斯第二次发布此名单。

  “去年的`经济环境对于年轻的中国创业者而言并不乐观。年轻的创业者们越来越关注现金流和营利性,活下来远比‘big idea’更为重要。投资者也纷纷放慢了投资节奏,投资人更看重资源和现金流,这也导致了年轻创业者融资难度增加。”因此,福布斯认为此次能登上名单的创业者实属不易。

  从名单统计来看,互联网及科技行业是涌现创业者最多的行业。不过,福布斯表示,“这次名单的亮点并不是人们普遍看好的移动互联网,而是科技行业中具备新型概念的制造业。如深圳矽递科技创始人潘昊、佛山阿里顺林业的创始人林佐义、泛普纳米科技公司创始人张妍等。”

  据介绍,潘昊关注的领域正是目前正兴起的“开源硬件”(指与自由及开放原始码软体相同方式设计的计算机和电子硬体),他创办的深圳矽递科技成为全球前三的开源硬件制造商,年销售额已达5000万元人民币。

  名单还有一个显着特点,深圳是年轻创业者的聚集地。对此,福布斯表示,“那里显示出相对成熟的市场和竞争环境,为创业和创新提供了最好的生态。”

  曾自嘲“丝逆袭”的近期热门人物陈欧成功登陆福布斯排行榜。

  2012年10月,陈欧创立的化妆品网购平台“聚美优品”发布2012年新版广告,其广告词道出了无数80后的心声,引发强烈共鸣,2013年,“陈欧体”开始风靡全国。“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这是“陈欧体”的部分广告词。

  在广告词被炒热的同时,也为陈欧的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福布斯介绍,目前,聚美优品拥有400万注册用户,每日订单过5万。另外,去年12月初,聚美优品宣布线下旗舰店即将开幕,意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强化品牌优势,正式布局“O2O”业务。这也成为陈欧登上福布斯创业者榜的一大注脚。

  除陈欧外,还有个登榜的特殊人物,他是Peak Labs 创始人季逸超,年仅20岁,是30位创业者中年纪最小的。他19岁时创立了Peak Labs,并招募到了创业伙伴刘欣旸和任东昊。2012年10月召开了首场产品发布会,推出了第五代猛犸浏览器在内的三款产品,目前已获得百万元的风险投资。

  名人创业故事 4

  史玉柱给创业者的几点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在政府推动下的发展,创业这个词,逐渐成为一个新鲜时髦的词汇。当然,把创业一词推上神坛的,终究还是其造就的无数个财富神话。这些神话,就像精神鸦p一样诱惑着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而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的创业者,却寥寥无几。因此,很多财富神话,在未来都将难以超越。史玉柱给创业者的几点建议

  我们并不缺乏开天辟地的'本领,能吃苦,也有胆子。唯一欠缺火候的就是我们先天不足的创业智慧,一种适合某种环境体制并且野蛮生长的能力。恰恰是因为先天性市场经济开放得比较晚,造成了诸多创业者在这种创业基因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感,直接导致了我们大多数创业者缺乏胆识与足够的商业意识。

  创业者在创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自己,作好每一个选择。

  如果你遇到了机会,就意味着你也将同时面临选择。是选择抓住机会去放手一搏,还是安于现状,等待更好的时机出现?所以,人应该多去了解自己,通过朋友们的中肯评价,通过长辈们的中肯建议,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去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这样,在机会来的时候,才不至于那么优柔寡断。

  2、CEO必须懂营销。

  俗话说:没有战术细胞的将军就是武夫。同样的道理,总经理不懂营销那就注定公司缺乏长期和短期的计划,也缺乏扭转乾坤的能力,公司内部也不会和谐到哪里去。一个好的CEO,必须懂得营销。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对外要懂得该在什么时机如何更好地宣传产品,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另外一层则是对内要懂得如何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热爱公司,热爱工作。

  3、在商业场上要学会变通。

  懂常识的人都知道,兵家排兵布阵,都讲究选择有利的地形,使军队进可攻、退可守,方乃万全之策。同样的,这也是生意场上的真理。另外,一个企业,必须得有拳头产品,这象征着该企业的企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李嘉诚也说过,他的多元化经营,永远是有一个到两个赚钱,才去做第三个。

  4、一个好的战略胜过多得到一个客户。

  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并不是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的。你得通过你的管理调度能力去管理公司,保障公司里每个员工高效地工作。一家公司,不是比谁更务实和刻苦,比的是效率,是质量,这才是公司的根本。

  5、创业要循序渐进。

  有了启动资金的创业朋友们,也不要激动得找不到头脑,觉得好像压抑在自己心里的一团热血沸腾得就要爆炸了一样。

  在这里,想告诫广大创业者,对于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建立,应该是一个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有一套长远的计划。企业处于不同的状况,该进行的品牌营销也是不同的。

  名人创业故事 5

  邵逸夫电影事业中所经历的8段创业故事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2014年1月7日早上8时许逝世,享年107岁。传奇的一生,跨越一个多世纪。八个故事,八件事,八个邵逸夫电影事业的重大阶段,加起来就是,香港电影。邵逸夫电影事业中所经历的8段创业故事

  第一段:萌芽

  1924年成立天一电影公司。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是个眼光独特的人,那时候中国电影还未有生气,他看了部《孤儿救祖记》,就料定这行业有前景,于是一鼓作气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并把兄弟几个全给拉了进来做帮手,老六邵逸夫应该感谢这个大哥,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以后的影视帝国,正是因为年少的熏陶,使他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电影发行了如指掌。

  第二段:创业

  1926年,去新加坡成立公司。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就被三哥邵仁枚拉去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如果说后来去香港是拓荒,这里何尝不是,他们在1930年终于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之后发展迅猛,成立了110多家影院,称霸整个东南亚市场。“邵氏兄弟”的招牌锋芒初露。

  第三段:天灾人祸

  1937年,八年抗战。正当的商人在这个年代都发不了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的爆发,还有谁能安心的拍电影?还有谁去看电影?公司经营惨淡,入不敷出,最终导致了正当年的邵氏兄弟公司的倒闭,美好的电影梦就这样被无情地打碎了……

  第四段:二次创业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抗战胜利后,邵逸夫决定重整旗鼓,把自己的未竟之梦完成,于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这也就是以后我们整天见到的那个黄色背景上SB两个字,公司的成立宣告了邵氏兄弟正式进军香港电影市场(当然,东南亚还是他们的),这是他们的立足之本。

  第五段:发展

  1955年到1962年,影视基地设立。30多年的电影生涯使邵逸夫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完整的拍摄场地——影城,影片的.提高就是纸上谈兵。于是,新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创立自己的影城,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正式建立,这个影城耗时7年,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华语电影影城,“东方好莱坞”因此得名。

  第六段:鼎盛

  1960年代,初创明星制。邵逸夫是香港最初实行造星体制的人,吹捧,宣传,演员成功了,赚钱的却还是老板,那时候不像现在太多的公司竞争,在邵逸夫只手遮天的时代,邵氏集团几乎成了天王天后宫,大大小小的明星聚集着,每天吃饭上厕所都能碰上几个,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影响了香港几十年的电影体制。

  第七段:没落的前兆

  1970年,邹文怀等人离开创建嘉禾。邹文怀想受重用但却被冷落,于是离开是迟早的事,反正邵氏集团那么多明星名导,少他一个两个邵逸夫根本不放在心上,恰巧这时候出现个同样被邵逸夫看不上的李小龙。于是,宿敌嘉禾诞生了,李小龙风靡了,再加上之后许冠文等人的跳槽,嘉禾风光无限,而邵氏则逐渐的没落。

  第八段:尾声

  1980年,淡出影坛,主管TVB。随着邵氏的逐渐没落,年纪越来越大的邵逸夫已经很难打起精神拼搏了,年少的体力与精力都已不在。于是,他转向低风险的电视行业发展,1980年,他成为TVB主席,这个信号传递的信息的,从此以后,电影,与我们关系不大了。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并非夸大的承诺,“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更不是空喊口号,四届影后林黛、“古典美人”乐蒂、“反串王”凌波、“喜剧圣手”陈厚,这些演员们就已经足够撑起邵氏的门面,更不用说那些早已成为传奇的导演们。一代武侠大师张彻,把风月片拍得媚而不淫的李翰祥等等,整整影响了几代的香港影人。

  107岁的传奇,叱咤影视圈风云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邵逸夫,已是华语电影圈内一个不灭的神话,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崛起的电影人,给予他们百倍的创业信心与勇气。

  名人创业故事 6

  俞敏洪讲述被“逼”创业的故事

  1993年之前,我要比现在轻松。轻松倒不是指工作时间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其实那时候工作时间要比现在长,早上六七点钟起,晚上一两点钟才睡觉,因为要备课、讲课,就睡四五个小时。但完全没事,体力很好。其实到现在,睡觉也只是五个小时。可能是遗传,有耐力基因。就像我老妈,做事情也是从早做到晚,一点也不觉得累。

  那时候之所以心灵上是轻松的,因为可以天天在家里数钱啊。1991年底1992年初我第一次拿到钱的时候,一天收了2000千多的学费。当时100块钱的人民币还没有发行,都是10块的,2000块就是厚厚两沓。回家以后我和老婆两个人就在床上一起数,数了大概二三十遍。数完后也不知道把钱藏到什么地方。

  那个时候超级快乐。员工那,就是招了几个下岗工人,给我们管后勤。后来又招了几个老师。学生只有晚上和周六、周日有课,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我就带老师们玩,天天请他们吃饭。有一段时间我老婆每天晚上在家里都炖一只鸡,大家全去吃。吃完很开心,就打牌,然后到12点的时候再下楼备课。

  我从北大出来创业的时候是和老妈打了招呼的,那时候她就说,你要是敢从北大出来我就自杀。因为她觉得一个农村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北大当了老师,你就要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干吗要出来呢?

  我老婆也反对我出来创业,因为毕竟当老师是铁饭碗。她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创业的能力,有没有才华。我记得当时东方外语培训部(新东方前身)开第一个班的时候买了十盒英文磁带,要上课用,花了60块钱。结果为此我老婆从王府井一直和我吵到家里。因为她觉得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这个磁带有什么用啊。直到我开了第一个班把钱收回来了,我老婆才定心了,觉得这个还是对的。

  最初成立新东方的时候,我用的是家庭成员。后来我老妈也过来帮我的忙。因为老太太个性比较强,除了做饭之外还会参与新东方事务,像后勤之类的。我又不敢管我老妈,结果她就变成了新东方管事的一部分!而且我老婆也进来了,再后来我的姐夫、我老婆的姐夫也都过来了。当时王强、徐小平等人对我的家人在新东方里是没有多大意见的,因为他们觉得你是创始人嘛。但当时在国内发展的两三个合伙人也跟着我学,带进来的家庭成员比我的家庭成员还要多。

  这样一来,徐小平他们就不干了,因为新东方变成了这儿一个家族,那儿一个家族,全是家族的成员了。而他们几个受过西方的教育,从来没有起过念头说把自己的家族成员也弄进来。

  慢慢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新东方最大的.矛盾不是我们所说的业务矛盾,而是家族矛盾。所以他们几个说,家族成员必须出去,而俞敏洪的家族成员可以不出去。

  开始我还想他们几个挺厚道的,把我的家族成员留下,转念一下,不对啊,我要把自己的家族成员留下,把其他的赶出去,我在新东方一点威望也没有了,就变成很霸道了。另外,要真是这样,那几个人也会大搞破坏,不会在新东方干了。所以,我也得把我的家族成员弄走。

  没有在北大继续教书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已经当了北大老师,并且做了接近7年。所以北大老师这个称号会一直跟着你,不管你是离开了北大还是去哪里工作,北大老师这个身份都不会让你自卑的。

  第二个,尽管我天性不是爱冒险的人,但是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其实北大已经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因为一周上课才八小时,这之外就全是你的时间。每个月的奖金和工资还照拿,基本就是挺安逸的。要按这个走下去就是一个挺安定的生活。但后来我又想这也不太符合我的个性。因为我在外面尝到了甜头,看到我在外面一个月可以上出北大十个月的工资,这样心里就不安分了。

  名人创业故事 7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

  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

  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

  名人创业故事 8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

  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名人创业故事 9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

  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名人创业故事 10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的故事:

  1992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家里很穷,只带了五百块钱。当时的他对自己说:希望大学4年不再向家里要钱。

  大四那年,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恰巧要转手,刘强东用他前三年赚的24万元,把店面盘了下来。因为要上课,每周只去店里两次。

  谁知,接手之前盈利的饭店,不到一年时间,就赔光了他赚来的第一桶金。无奈之下,只能关门。他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还清了餐厅欠下的账,给每位员工发了两份工资。

  走的时候,他连一个碗都没有带走。餐厅倒闭时,他欠了20多万元的债,但他创业的信念和激情一直没有消退,毕业后的两年,他还清了所有债务。 1998年,刘强东离开外资企业再次创业。他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叫“京东”。

【名人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李开复的创业故事10-24

企业名人创业故事06-10

名人创业经验06-05

创业达人分享创业故事10-25

淘宝创业故事06-08

烧烤创业故事08-10

大学创业故事05-28

肯德基创业故事08-06

携程网创业故事04-29

煤矿创业故事11-16